陳靜瑜
摘 要:繪本豐富的教育價值是值得關注的,但是如何發(fā)揮繪本閱讀的價值是教師需要重點研究和探討的。在推廣繪本閱讀的今天,教師要充分認識繪本的特點與優(yōu)勢,理性地開展繪本閱讀實踐。作者基于教學研究經驗,從角色體驗、教學課件、拓展延伸等不同的教學方式著手,深入研究繪本教學內容,以讓繪本的教學價值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并向幼兒傳達相關的抽象情感以及文化知識,以讓幼兒更大限度地感悟正確的感情觀念和價值觀念。
關鍵詞:幼兒教育;繪本教學;角色體驗;教學課件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2-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0-0090-02
一、引言
繪本閱讀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繪本教學能促進幼兒閱讀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幼兒園教師應該重視將繪本教學納入日常的教學體系,明確繪本教學的教學目標。幼兒園的繪本教學實際上是讓幼兒能夠通過繪本教學,學習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更加積極的情感,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體驗人生的真善美。
二、實施角色體驗,激發(fā)幼兒與角色共鳴
實施角色體驗,能讓幼兒園教師和幼兒都參與到繪本的學習過程中,領悟繪本所蘊含的內涵和形象。幼兒園教師應該加入一些角色體驗和扮演,讓教師能夠和幼兒更好地參與到繪本的故事里面。幼兒園只有通過更加豐富的活動模式,讓幼兒體驗角色,才能讓幼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幼兒的年紀比較小,教師要讓幼兒真正體驗角色,要強化幼兒的直接感受,不能讓幼兒得過且過,以真正發(fā)揮出幼兒繪本教學的價值。例如,以繪本《收集東收集西》教學為例,節(jié)選課堂教學實錄如下: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按照這個繪本里面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大家都能了解這里面的故事內容。我們都來玩一下吧!
幼兒1:我今天扮演的是里面的那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收集了非常多漂亮的衣服。這些衣服都花花綠綠的,非常好看,我最喜歡收集漂亮的衣服了,因為穿起來特別好看、特別漂亮。
幼兒2:我今天扮演的是里面的清潔工伯伯,因為清潔工每天都要收集垃圾,把這些垃圾全部都收集起來之后,再到別的地方處理掉。因為垃圾太多整個城市就不漂亮了,所以我們都是這個城市的美容師,我們都為這個城市的美觀和漂亮做出努力和貢獻。
幼兒3:我今天扮演的是繪本里面的老奶奶,我是收集拖鞋。為什么我要收集拖鞋呢?因為以前日子過得很苦,沒有鞋子,所以把拖鞋都收集起來,然后在有需要的時候就能夠用到了。
教師:大家都演得非常好,都特別像繪本里面的角色,演得非常真實。
幼兒根據所閱讀的繪本進行角色扮演,對角色的理解能夠更加深刻。在體驗角色的過程中,幼兒更能深刻地理解這個角色的內涵,尤其是這個角色收集某項東西的背后原因,所以能夠更好地對繪本所介紹的故事與內容進行體會。角色扮演讓幼兒園的繪本教學不再枯燥,讓幼兒與繪本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幼兒也更能樂于接受繪本所介紹的各種內容。
三、巧妙利用課件,視聽集合豐富教學內容
課件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善于運用課件,但不是完全依賴信息化手段。幼兒園的教學,特別是繪本教學,應該運用課件,通過更加豐富的視聽資源,調動幼兒對繪本學習的興趣。但課件不應該喧賓奪主,巧妙地運用課件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而讓書籍本身的魅力能夠真正展現出來。
以繪本《為什么我不能》教學為例,《為什么我不能》是一個童話故事,各種小動物向自己的媽媽提問,為什么自己不能夠做某件事情。實際上連他們的媽媽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問媽媽其實是整個繪本的引導性線索。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的時候,需要通過電子課件等方式讓幼兒理解繪本介紹的內容,從而體會繪本所蘊含的一些價值觀。節(jié)選其教學實錄如下: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這本書,大家請看看,屏幕上面是它的封面,這個封面上面有什么東西,他們正在做些什么事情?
幼兒:在池塘里面,是一只小魚,然后它吐了一個非常大的泡泡。
教師:那么小朋友們,你們看一下,這個泡泡里面是什么東西?里面是什么符號?你們是不是在生活里面見過?這個符號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兒:這個符號我見過,叫作問號,是我們去問問題的時候可以用的。
教師:沒錯,這個小朋友非常聰明,當我們有什么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用問號進行表達。那么這個時候你們誰心里有問題嗎?這圖里到底誰有疑問呢?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
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觀察課件,在課件里面呈現出繪本是用泡泡的尖角指向誰,誰就是準備提問的。隨后教師出示課件的第2頁,讓幼兒一起觀察圖畫當中小魚看到小牛踩著泥巴的畫面,然后教師再繼續(xù)引導提問。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一幅圖,小牛正在泥巴地里面做些什么事情呢?相信你們看得出小牛踩著泥巴非常開心。那么你們猜猜看,這條小魚會問自己媽媽什么問題呢?
幼兒1:小魚會問自己的媽媽,為什么自己沒有腳。
幼兒2:小魚見到了,就問自己的媽媽,為什么它不能夠踩泥巴,就像小牛一樣。
教師:那么誰能夠替小魚的媽媽回答這個問題呢?
幼兒:因為小魚沒有腳,所以它是踩不了泥巴的。
以課件為線索,對繪本當中的內容進行解析,能夠讓幼兒更加細致地對繪本里面的內容進行理解。由于幼兒在觀察圖片的時候不一定那么仔細,所以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細致地觀察圖片的內容,從而讓幼兒對相關的內容有所理解。因此課件只是手段,教師的引導才是關鍵。這個時候,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以及教師利用提問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都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所需要運用的技巧與手段。
四、開展教學延伸,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和想象力
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應該開展一些教學上的延伸,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和想象力,必要的教學延伸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重視繪本的內容,特別是繪本中所包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這些觀念進行引導,能讓幼兒具備一些優(yōu)秀的品格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也是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的。教師還應該關注親子閱讀,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表演繪本當中的故事,以讓幼兒體驗這些繪本的內容。
幼兒園的教學應該注重互動性,特別是強化家園聯動,促進家長和子女之間的關系,讓繪本教學資源能夠最大限度被利用。例如,以繪本《收集東收集西》教學延伸為例,節(jié)選課堂實錄如下: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都閱讀完了這本書,那么請問,你們在生活里是不是也收集了什么東西?或者是你身邊的人,如你的家人有收集什么東西嗎?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幼兒1:我在家里收集了非常多的玩具車,因為玩具車非常好玩,看起來非常有趣。玩具車放在地上可以沿著地上走,所以看起來家里就像有一條馬路一樣。
幼兒2:我收集了非常多的貼紙,我覺得貼紙非常漂亮。如果家里有本子的話就可以在上面貼貼紙,本來看起來很普通的本子貼上貼紙就變得非常漂亮。
教師:那么你們?yōu)槭裁磿ナ占@樣的東西呢?
幼兒1:我收集車子是因為我覺得我未來要當個司機。因為當司機非常好,能夠開著車子到處轉,能夠看外面的風景、動物和森林里各種各樣的事物。
幼兒2:我之所以要搜集那么多的貼紙,是因為想當一個藝術家,我想用漂亮的方式去裝飾世上的東西。
這里教師需要引導幼兒理解收集東西的意義,讓幼兒知道“收集東西代表著你們的想法,你們應該要朝著自己的夢想一步步地前進,用腳踏實地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未來”。
教師:那么你們的家人有收集什么樣的東西呢?有沒有非常特別的東西呢?
幼兒3:我媽媽收集了非常多的我的照片。從我小時候開始她就開始給我拍照片,每一張照片都洗出來裝在相冊里面,所以我的照片非常多。
教師:其他小朋友家里有沒有這樣的家庭相冊呢?
幼兒:我們家里也有這樣的相冊,里面都是我和其他家人的照片。
教師:你們看到的都是媽媽收集的東西,或者是爸爸收集的東西。他們收集的東西都是關于你們的東西,都是你們點點滴滴的生活軌跡,都是屬于你們生活的回憶。那么你們的父母為什么會收集關于你們的照片呢?
幼兒:因為我們的爸爸媽媽愛我們。
…………
沒錯,其實教師要引導幼兒樹立一個觀念,即“你們的爸爸媽媽收集的不僅僅是你們的照片,更多的是對你們的愛,正是因為對你們的愛才收集這些東西”。并告訴幼兒:“我們要珍惜家庭的關愛,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要孝順,要向他們表達我們的謝意;并認真學習,通過學習的方式讓我們的爸爸媽媽感到欣慰,才能夠回報他們那么辛苦地收集回憶的那種愛”。
五、結語
不同文化題材以及藝術風格的繪本,有著不同的豐富的內涵。不同類型的繪本關注的層面以及知識都是不同的,比如一些繪本相對比較側重展現社會層面的情感,而一些繪本側重展現繪畫風格、藝術形式。通過情感以及色彩等交叉的方式,幼兒能夠更加直接地理解這些繪本所表現出來的變化。對幼兒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除了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還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強有力的支持。讓我們攜起手,共同致力于幼兒的繪本閱讀,為幼兒的閱讀創(chuàng)設支持性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楊大年.中國傳統(tǒng)玩具與現代玩具的比較研究[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3(4):122-125.
[2]沈建洲,楊 靜.幼兒園教具的選擇與使用[J].甘肅教育,20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