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璟
摘 要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優(yōu)化指導合作學習形式,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結合小學數(shù)學教學,分析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探索實施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進一步促進數(shù)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2-0112-01
教師要科學指導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鍛煉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的同時,加強與同學、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習能力。
一、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分組不夠合理,學習積極性低
有些教師隨意把學生按照座位就近安排。這樣可能會讓成績較差的學生難以融入,不愿發(fā)言,或者幾個學生在一起難以開展討論,無法真正體現(xiàn)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越性,也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問題設置不夠合理,合作題材選擇不科學
在設置數(shù)學問題時,有的教師把問題設置得過于簡單,不需要討論就可以得到答案,偏離了成立合作小組的初衷。并且,片面地夸大了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只為了合作而去設置合作環(huán)節(jié),很多問題純粹是為了合作學習而展開,沒有去衡量問題是否值得展開合作學習。
(三)合作時機欠妥,合作效率不高
如果不注重時機的安排,或沒有根據課堂實際和教學內容對預設的時機做出適當調整,這樣的小組合作也只是形式。如果湊巧一組的學生性格都是比較內向,在討論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學生無人做主,不僅浪費了學習的時間,失去合作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劃分小組,明確學習職責
有效指導開展合作學習,首先必須進行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師要注重將小組合作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有機結合,發(fā)揮各種教學形式的特點,綜合應用;要注意在安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之前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思考時間,避免學生沒有自己的想法就開始討論,那討論是毫無意義的。
合作小組最好以每組分4-6人,過少不能集思廣益,過多又無法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創(chuàng)建小組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特點,按照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思維的活躍程度以及學生的性別和性格特點,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劃分,促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在討論的過程中發(fā)揮各自的特點,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營造融洽氛圍,激發(fā)合作興趣
通過營造良好融洽的合作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首先,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真誠關愛,在融洽的情感氛圍中進行合作學習活動。其次,生生之間要互愛、互幫、互助。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的互愛、互幫、互助尤為重要。教師要尊重每個人的個體差異,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形成。最后,要能力營造民主教學氛圍。教師必須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給小組內外更多爭論的機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聯(lián)系,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選取多樣題材,科學引導合作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多樣題材,引導其開展合作學習。如,在教學“圖形”時,就可以選擇利用“分蛋糕”為題材,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討論中得出一定結論。在此,以蛋糕為主題,不僅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又很好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其很快地理解了數(shù)學問題。
選取多樣題材也要注意適宜的難度,要鼓勵小組成員共同合作達成一定的意見和見解,要為每個孩子提供平等的機會。如,在學習“統(tǒng)計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數(shù)數(shù)一張圖片上每一種小動物分別有幾個……指導學生善于利用合作學習的互助力量來解決問題。學生間相互合作的興趣和欲望被激發(fā)后,合作學習也就順理成章了。
(四)加強溝通互動,注重合作實效
教師要巧妙引導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幫助他們在合作學習的時候可以順暢地進行交流。如,在“比例尺”一節(jié)教學中,有這樣一道例題:“一個長方形操場,長110米,寬90米。把它畫在比例尺為1:1000的圖紙上,長和寬各應畫多少厘米?”當指導學生用比例解答時,一位學生對本題的比例解法提出了異議:“這個題目若用算術方法解答,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可以直接用‘實際距離乘以比例尺,解答出圖上距離”??梢?,讓學生一起合作討論,能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
同時,合作學習還要講求實際效果。如,在《找規(guī)律》課中,一位教師上課時給每一小組發(fā)了張白紙,要求學生在紙上按一定的規(guī)律涂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由于學生的興趣都在畫畫上,場面失去了控制,結果組內交流與組外交流的時間都被挪用了,課堂中喧賓奪主,真正的“討論”、“合作”全部給畫畫占用了;只有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小組中扮演“首席發(fā)言員”,而成績差的學生只能被動當聽眾,課堂出現(xiàn)了嚴重的兩級分化現(xiàn)象。
三、結語
合作學習是小學數(shù)學有效的學習模式。教師需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探索和改進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模式,幫助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小銀.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學習例談[J].江西教育,2014(02).
[2]黃秀娟.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的探究與實踐[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