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進行知識儲備和個性塑造的重要階段。在當前多樣化的社會背景下,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小學生的知識文化需求。隨著網(wǎng)絡技術和電子產(chǎn)品的不斷推廣與普及,如何革新教育模式,最大程度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成為學校與教師探索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模式;運用與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2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20
小學生在學校的身份是初學者。他們缺乏正確分析是非的能力,自我管控能力較差,心智較為幼稚。針對以上情況,需要教師先以基本知識和法律法規(guī)作為教學工作的開始。同時,還需要讓小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情緒控制,針對小學生課堂的表現(xiàn)做出的相應措施,同樣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探究與思考的問題。
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的產(chǎn)生和不斷發(fā)展,舊有的“填鴨式”教育模式早已不適合當前的教育。現(xiàn)代化教育工作的重點是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通過自身知識儲備和教學實踐做有效的教學引導,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提升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當前的語文教材由故事、古詩和短文等構成,內容充實、豐富。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自我認知和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弱。如何通過揣測他們的心理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仍需要學校與教師分析與探究。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社會發(fā)展進程,采用新型的教育模式來探尋小學生的需求。
(一)說讀課
朗讀、品讀、選讀、演讀是說讀課的四大組成內容,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模式可辯證地采用不同的形式。
朗讀,通過理解進行學習。在學習新的課程前,要采用朗讀的形式加深小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和自我分析能力,多次朗讀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提升閱讀興趣。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帶著好奇心和問題去朗讀,可以大聲,可以合讀,不拘泥于形式,而注重認真與細致。在學生讀完一遍后,可以提出問題,鼓勵他們再次帶著問題去朗讀,做到朗讀與思考同行。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產(chǎn)生整體的概念,進而得出自己對文章的認識與思考。
品讀,運用發(fā)現(xiàn)去學習。在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過程中,結合自身實際回答問題時,將自己的心得與看法一并提出,遇到問題可采用合作探究的模式進行交流與解答。教師在帶領小學生品鑒文學作品的時候,要鼓勵他們進行思想感悟,通過自身的體驗來發(fā)掘對于自然與生命的啟示。教學結合生活,能夠極大程度地簡化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并提升小學生對于教學中自然生活知識的挖掘,增強自身對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理念,從而注重合作,用合作來尋找重點,解答難點,提升學習能力。
選讀,用積累來學習。小學生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文章內涵的領悟和課文妙點的揣摩。通過品鑒美詞佳句,形成積累的好習慣,為將來的寫作能力提升奠基,并提升自我的品位與審美能力。
演讀,用創(chuàng)造來學習。在小學生閱讀之后,教師應鼓勵他們通過說的模式來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演講能力的提升。在說的過程中,小學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展開聯(lián)想大膽去演講。在讓小學生充分體會文章寓意與內涵之后,創(chuàng)造性地去演講,不僅能夠加深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更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閱讀教學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學法指導課
學讀課又名學法指導課,旨在讓小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學習與閱讀的方法。辨識文體與閱讀文章是學讀課的主要內容。
文體閱讀包括朗讀、精讀和略讀等形式,其中朗讀模式多樣,包括閱讀、背誦和默讀等。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根據(jù)不同文體需要辯證地選擇不同的閱讀模式,沒有固定模式,只有靈活的、合適的模式。
在文章閱讀過程中,小學生可以運用工具書進行重要內容的摘錄,并通過查找資料和積累資料等辦法來解決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個人喜好合理地進行閱讀活動,并做好個人心得和筆記的記錄工作。教師則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授給他們不同的方法和技能,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不斷提升閱讀與欣賞能力。
綜上所述,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知識儲備和對生活的理解和向往。新型教育模式如何在語文課堂得到充分的實踐,又該如何提升小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等方面,仍需學校與教師的研究與踐行。在教育理念不斷優(yōu)化發(fā)展的今天,學校與教師的責任意識不斷加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且實用的新型閱讀與教學模式一定能夠推動學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和彬.基于學生心理的小學閱讀教學模式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8(14).
[2]羅剛淮.小班化背景下小學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支架——導學”教學模式為例[J].教書育人,2018(11).
[3]韓明明.多媒體環(huán)境下小學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新通信,2015(8).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張書芹(1974.10— ),女,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