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林
【摘 要】很多高職鋼琴教學一般只注重學生的技巧培養(yǎng),而忽略了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也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本文則是通過分析高職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音樂能力的重要性,以此探究培養(yǎng)高中學生音樂能力更加有效的方式。
【關鍵詞】高職學生;鋼琴教學;音樂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180-01
因收到自身專業(yè)和課程設置等原因的影響,高職學生在鋼琴練習部分使用的時間較少。同時因為很多學生原本的演奏程度有限,導致了高職鋼琴教學的實效性較低,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針對此種情況,高職院校需要提高對鋼琴教學的重視度,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音樂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科學的培養(yǎng),并運用合理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
一、高職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存在的問題主要可分為兩點,第一教學的表面化,第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的不足。很多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無論是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和方式方法,往往無法滿足和適合高職學生的需求,最后令鋼琴教學停留在表面,學生只是具備基礎的鋼琴演奏能力。
其次,高職學生無論是在鋼琴的演奏技巧和對音樂的賞析能力方面,相比本科學生是較弱的。如果學生沒有積極而自主的學習意識,采用任何教學方法都是低效或無效的。其中,部分學生在學習鋼琴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方面是較被動的,離開院校和教師的管理個人無法進行有效地學習,這種情況直接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了較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高職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的重要性
高職學生無論是生理或心理方面,對音樂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次,多數(shù)學生對鋼琴教學的接受性較高,在掌握和熟悉樂理的基本知識以后,則可以應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加強對各種音樂的理解和賞析。不過,要想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校方和教師則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
演奏技巧與音樂能力是現(xiàn)代高中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演奏技巧主要從機械性角度對學生開展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奏效果。而音樂能力則是指學生通過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音樂所代表的情感、文化和思想,最后與自身的個性化特征相融合,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己的演奏方式,最后增強自身演奏時的感染力。
三、高職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強化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
首先,教師應加強對音樂內容的分析深度,令學生可以以音樂作品自身的節(jié)奏、內容和情感等角度展開賞析與討論,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以此輔助自身技巧的聯(lián)系和使用。
1.節(jié)奏方面。音樂的節(jié)奏是自身表現(xiàn)形式的核心,也是創(chuàng)造形象的重要語元素。一部音樂作品一般擁有三大基礎元素。即:節(jié)奏、旋律與和聲。三者之間彼此影響作用,而不是分別獨立的個體。在此前提下,首先應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的賞析能力,即:分析與感受,從而在不斷加強自己分析能力的同時深入地感受音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律動感,逐漸令學生掌握節(jié)奏與節(jié)拍的能力。例如:圓舞曲、小步舞曲中,則應強化學生對此類舞曲的節(jié)奏分析的教學,進而實現(xiàn)在彈奏過程中,增強彈奏的活力和感染力的目標。
2.內容與情感方面。這一點,主要是由音樂的快慢和體現(xiàn)自己情感表達的差別。即:快速所代表的歡快、激動的情緒;中速所代表的緩和、優(yōu)雅的情緒;慢速所代表的沉重、謹慎的情緒。其次,音樂作品的整體速度會受到結構、內容等因素影響。音樂的速度是為自身的情感表達而服務的。在演奏的過程中,速度的微小差別則會同一首樂曲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進而使該樂曲的風格、感染力上發(fā)生變化。因此,教師應首先令學生關注音樂的內容與速度,了解兩者的關系,從而令學生可以在演奏過程中更好地掌控音樂的速度,避免出現(xiàn)扭曲音樂本身的情感和形象的情況。
(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和視聽能力
鋼琴的音域較廣,在聲音的表現(xiàn)方面較全面,感染力較強。彈奏者運用不同的技巧,則可產(chǎn)生不同的演奏效果。因此,要想利用鋼琴表現(xiàn)出音樂的多元性,突出聲音的流暢和情感,教師則應加強對學生聲音意識方面的教學,從而啟發(fā)學生對不同聲音的想象力。此種想象力是建立在學生對音樂作的理解與感受的基礎上,只有增強學生對音樂中蘊含的故事與情感的理解,才可以真正令學生的想象力和視聽能力得到提高。針對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完善教學內容,把單個的音樂作品與創(chuàng)作者聯(lián)系在一起,包括:作者本人的經(jīng)歷、思想、情感和時代背景等,以此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中每一個聲音所代表的內涵,從而凸顯鋼琴演奏的藝術性,將音樂中的情感完美地表達出來。
其次,院校和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實踐機會,積極地組織學生的實際演出,從而豐富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最后,重視學生個性化的成長,避免統(tǒng)一化的教學成果。
四、結語
隨著中國教育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職鋼琴教學也發(fā)生了變化,從以往單純的基礎性技術教學,進而向更加深入的音樂能力發(fā)展,這也表示高職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將成為教學的核心。
參考文獻:
[1]張茵.改進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的幾點建議[J].北方音樂.2014年17期.
[2]唐飛.芻議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