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茜
摘要: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之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呈現(xiàn)出與日俱增的作用。因此新時代的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少數民族地區(qū)獨立院校在面對國際化進展的當今,應結合自身特點,承擔起這個責任,重視大學英語教學及其課堂英語文化導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使用英語,適應全球化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文化導入;跨文化交際;大學英語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8-0216-02
一、引言
20世紀80年代至今,全球化已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征。各國各民族各地區(qū)在政治、文化、科技、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多層次、多領域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因此,培養(yǎng)具有國際化意識和胸懷以及國際一流的知識結構、視野和能力,在全球化競爭中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人才是全球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編著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對高等院校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學習提出基本要求,即從聽、說、讀、寫、譯五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的能力和技巧,以此幫助學生能夠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并滿足全球化對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見,大學英語課堂應當使學生掌握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的實踐能力。
二、少數民族地區(qū)獨立院校的基本情況——以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為例
由于英語教育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導致我國各地區(qū)的英語基礎水平存在巨大差異。此外,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生的英語教育教學方法相對落后,目前仍大多沿襲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法,課堂創(chuàng)新性不夠,從而使學生失去繼續(xù)學習英語的興趣。
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地處湖北省西南邊遠少數民族地區(qū),其學生大部分來自經濟落后的少數民族偏遠的農村地區(qū),他們接受的英語教育資源十分有限,起步晚、基礎不牢固,思維模式、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與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在學習動機上,由于少數民族地區(qū)獨立院校的學生國際化交流的機會較少,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時間僅限于大學英語課堂上。因此少數民族地區(qū)獨立院校大學生整體呈現(xiàn)出“英語不重要”的觀念,不愿意花過多的時間在英語學習上。加之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關注于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語言與其文化內涵之間的隱性關系,因此學生無法獲得系統(tǒng)的與英語相關的文化和背景知識。同時,傳統(tǒng)的“輸出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普遍存在“開不了口”的現(xiàn)象,導致一旦遇到全英文的交流情景,學生就會陷入“集體沉默”的狀態(tài)。
三、文化導入的必要性
“文化”一詞,古已有之。它是屬于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鬃釉唬骸靶韵嘟玻曄噙h也?!彪m人性相通,但“習相遠”卻也導致了文化的差異。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際者首先要了解別人的文化,才能達到有效的交際。
根據課程教學要求,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應達到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因此大學英語課堂上適當的文化導入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社會、文化和風俗,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對日后就業(yè)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如何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文化導入
少數民族地區(qū)獨立院校大學英語課堂是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獲得英語語言相關知識的重要途徑,而大學英語課堂進行適當的英語語言文化導入,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語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使他們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進行以下兩點文化導入。
(一)價值觀念和思維習慣的導入
由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取向,在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中西方在價值觀念和思維習慣方面都各有特色,因此將價值觀和思維習慣的導入作為大學英語課堂文化導入的重點部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大學英語課堂不是單純的語法課或翻譯課,更多的應該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表達自己對中西文化的理解。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能夠代表中西文化差異的英文電影、視頻材料或原版英文小說,將英語文化導入英語教學課堂當中,拓展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與背景的知識面。通過對比,既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價值觀念和思維習慣的不同,又了解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應把握的技巧,使得學生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語用對比分析
不同文化環(huán)境生活的人,說話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只能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及價值體系內得以解釋。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適當地進行語用對比分析,通過中英文語言使用的對比,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當代主要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例如:從言語行為的文化差異的角度看,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在別人家做客,在晚餐結束后,告別方式存在著驚人的區(qū)別。西方人會說:“Thank you so much for a wonderful evening.”而中國人會說:“實在抱歉,給您添了不少麻煩?!保ā癐'm sorry,I have given you so much trouble.”)西方人會用感謝用來告別,而中國人則用道歉語來道別。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適當地把這些不同文化的語言使用方式有目的、有關聯(lián)地導入到課堂中,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教學需要讓學生掌握中西方文化在價值觀和思維模式、語言使用上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的能力和技巧。由于地理位置偏遠、基礎教育薄弱、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低等因素,少數民族地區(qū)獨立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更要重視英語語言文化的導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通過將文化導入融會到整個課堂,使學生能夠深入地掌握英語溝通的技能,適應全球化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輝,王勇.新時代地方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8,(8):204-243.
[2]李江雯.跨文化交際背景下外語詞匯認知教學的實踐策略[J].成都工業(yè)學院學報,2018,(21):69-72.
[3]朱貞翊.文化導入對公共外語教學的重要性[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7):163-165.
[4]吳為善,嚴慧仙.跨文化交際概論[M].商務印書館,2016.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