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 要:在當今時代,高校大學生面臨學習、生活和就業(yè)方面的壓力,由于心理危機引發(fā)的各種問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園安全造成較大的影響,引發(fā)人們的廣泛關注。從心理危機干預的視角出發(fā),提出有效的校園安全應對策略,對于構建安全校園有積極作用。文章闡述了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性,分析當前工作開展面臨的困境,并提出借助心理危機干預技術提升高校校園安全防控效果的策略,希望對提升高校校園安全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心理危機;高校校園安全;防控效果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多元化的信息、快節(jié)奏的生活、高強度的競爭給很多大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負擔。從這幾年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心理原因引發(fā)的高校惡性事件屢見不鮮,加強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技術,提升高校校園安全防控效果勢在必行。
1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性
由于心理問題引發(fā)的校園安全事件不勝枚舉,這對高校大學生產(chǎn)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危機大學生財產(chǎn)及人身安全。從心理危機類型來看,大學校園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心理危機性校園違法犯罪行為(因心理問題導致大學生犯罪)和事故性心理危機(由犯罪侵害、校園安全事件、公共衛(wèi)生事故引發(fā)的創(chuàng)傷性心理不適)。從近幾年各大高校發(fā)生的心理危機事件來看,由于考試失利、感情破裂、網(wǎng)絡貸款引發(fā)的心理危機比比皆是,不少新生無法適應大學生活而選擇退學,這些行為對高校正常工作的開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為了減少這些事件對校園安全的影響,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通過科學的監(jiān)測、合理的干預,體現(xiàn)分層管理的模式,在工作開展中明確心理健康教師的責任,可以快速反應,確保心理危機預防措施的針對性及合理性,引導學生對心理危機有正確的認識,進而正確面對各項心理危機,在應用心理危機時找到適當?shù)钠胶恻c,發(fā)揮預防和應對兩種效果,提升高校大學生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抵抗挫折和壓力。
2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困境
2.1工作目標不明確
在常規(guī)理念下,心理危機干預的宗旨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在工作開展時遵循教育為主、重在預防的基本原則,通過強化學生的心理調(diào)節(jié)、適應環(huán)境、承受挫折等能力,實現(xiàn)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全的個性,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在這種觀念下,主要精力放在大學生的人格成長上,滿足了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要求,但對于工作的開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高校在開展心理教育時,要明確培養(yǎng)目標,這樣才能彰顯心理健康的實際價值,達到良好的安全防控效果。
2.2工作隊伍不專業(yè)
作為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實施者,心理健康教師專業(yè)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面對“正?!睂W生群體的心理教育與“一般心理問題”學生群體時,心理健康教師往往能夠游刃有余,但是對于精神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他們往往束手無策。與此同時,心理學專業(yè)學生在校課程體系是以追求量化和普適規(guī)律為導向的“科學心理學”,面向以人的幸福和發(fā)展為需求的“大眾心理學”時便會遇到麻煩。
2.3工作的開展與校園安全機制不協(xié)調(diào)
從當前階段來看,很多高校對于大學生心理教育重視程度不足,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上都處于初級階段,工作開展中存在不少問題。很多高校認識不到心理危機干預的作用,同時對心理危機干預和高校校園安全之間的關系缺乏深入了解。在高校校園安全建設中,心理問題和制度保障體系不完善,同時心理危機干預機構相對缺乏,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往往不知所措,把握不到關鍵問題。一些高校雖然開展心理危機干預,但是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不足,整體效果達不到預期要求。
2.4心理管理認知與落實不到位
在開展心理管理工作時,主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師要做好危機預防,能夠妥善處理學生心理危機。在學生心理問題管理的過程中,預防比處理更加重要。由于重視程度的不足,高校將主要精力放在課程知識傳授上面,缺乏對心理管理的有效認識,影響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正常開展。心理健康教師未能在心理危機潛伏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在出現(xiàn)心理問題也不能有效的解決。
2.5工作評價不激勵
高校處于心理危機狀態(tài)的大學生整體數(shù)量并不多,心理危機干預是一項系統(tǒng)工作,需要消耗的時間和精力較多,同時收效往往不夠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心理健康教師不愿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僅如此,很多高校缺乏健全的心理危機考核體系,工作指標缺乏量化標準,獎懲措施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會受到較大影響。此外,心理危機事件突發(fā)后,高校重視當事人的善后和周圍學生的心理干預,但缺乏對輔導員等學生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容易導致職業(yè)倦怠,影響工作績效。
3借助心理危機干預技術提升高校校園安全防控策略
3.1加大安全宣傳力度
很多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觸心理,遇到心理問題時不會主動尋求輔導教師的幫助。有些學生認為,找輔導老師咨詢心理健康問題就代表一定有問題,得不到同學和朋友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有充分的了解,幫助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適當?shù)亻_展心理健康教育。
3.2完善安全預警機制
在實施心理危機干預技術時,要強化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對于不能預防或者可控性較低的安全問題,通過安全預警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這種方法能夠有效降低安全問題帶來的不利影響。校園安全與社會安全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心理危機干預技術應用時要逐步完善安全預警機制,讓學生對社會中的復雜威脅因素有一定了解,盡量降低外界的影響。在安全預警工作開展時,需要從多個層面出發(fā),加強校園、班級、宿舍等管控力度,確保安全預警工作落實的有效性。
3.3建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支持體系
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開展時,成長環(huán)境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人員要逐步健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為學生營造優(yōu)越的校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及時排解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實際問題。豐富校園活動,組織各種類型的比賽,比如詩歌朗誦比賽、體育運動、書法比賽、唱歌、舞蹈等,幫助大學生找到自己的愛好,提升他們的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只有專注于提升自身的能力發(fā)展才能豐富自身的追求,進而營造出適合自身成長的心理環(huán)境。除此以外,加強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引導學生關注心理健康教育,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
3.4提供經(jīng)費保障
心理危機干預技術的開展離不開經(jīng)費的支持,在有效的經(jīng)費支持下,通過組織校園安全管理培訓,全面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加大與當?shù)毓膊块T之間的合作,提升校園安全人員管理效果,加強應急預案演練,大力宣傳校園安全建設和防治措施,維護校園的和諧穩(wěn)定。
3.5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教育制度
在心理危機干預過程中,高校應根據(jù)自身基本情況,逐步健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教育制度,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提升學生和心理健康教師對危機干預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是預防心理危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在工作開展中要以課堂為主要渠道,在德育課、公共課上向?qū)W生普及相關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知識,從而幫助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到社會中。另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礎上,能夠準確找到學生存在的心理危機問題,加大心理障礙學生的監(jiān)控和疏導力度,體現(xiàn)心理危機干預的整體效果。
4結語
總而言之,心理危機干預技術對提升高校校園安全防控效果有積極意義。如果高校校園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就會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心理健康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明確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大安全宣傳力度、完善安全預警機制、健全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提供經(jīng)費保障等措施,形成系統(tǒng)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流程,為高校校園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林凡.校院兩級管理下高校心理危機動態(tài)干預模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4):85-86.
[2]白煜.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電力教育,2010(21):147-149.
[3]楊婷,謝剛,李垠.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及定位分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8,28(05):23-27.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以心理危機干預技術防控高校校園安全”(編號:2017SJBFDY590),主持人:任海華;
2017年“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高職院校三全育人的‘大德育教育范式探究”(編號:17SZA-01),主持人:王鑫明;
南通職業(yè)大學校級項目立項課題“基于心理危機干預技術的高校校園突發(fā)事件防控體系構建研究”(編號:16JK02),主持人:任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