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洋
【摘要】思維導圖被稱為“21世紀全球思維工具”,作為可視化思維工具,能夠高效地激發(fā)思維和整理思維。在《〈論語〉選讀》教學中,筆者啟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利于彌補教材體例缺陷,有利于提高高考復習效率。通過思維導圖整合法、思維導圖筆記法、思維導圖記憶法、思維導圖復盤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關鍵詞】思維導圖;論語;意義;具體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從2006年起,語文版《〈論語〉選讀》作為“文化論著研讀”系列選修教材之一全面進入浙江省高中語文課堂。在這12年里,廣大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在“教什么、如何教,怎么評”上苦苦探索,不懈追求,雖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課堂教學依然舉步維艱,教學主體依然消極被動,整體教學狀態(tài)依然“無序、無趣、無味”。有鑒于此,筆者嘗試將思維導圖引入《〈論語〉選讀》教學,效果顯著。
一、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理論基礎
思維導圖(Mind Map)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創(chuàng)造的一種筆記方法,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到了學術界、教育界、企業(yè)界的認可,被公認為“21世紀全球思維工具”。
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左腦偏重于邏輯思維,右腦偏重于形象思維。以往,教師只注重或更擅長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而忽略或不擅長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右腦常處于被動或閑置狀態(tài),長此以往,思維雖變得嚴謹、有條理,但學習會逐漸變得枯燥、乏味,從而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就是按照大腦的自身規(guī)律進行思考,具有發(fā)散性的特點。作為一種知識可視化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注重圖文并茂,圍繞某一主題,把所有相關信息組織在一個樹狀的結構圖上,形成不同層級的分支,每一個分支上寫著不同的關鍵詞或短語。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既能調動左腦的邏輯、分析、概念思維,又能調動右腦的圖像、想象、綜合思維,使人的左右大腦一起配合,讓人的神經通路更暢通,人的思維潛力挖掘得更充分。
二、思維導圖在《〈論語〉選讀》教學中的意義
(一)啟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語文學習四大核心素養(yǎng),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結合思維導圖和《論語》特點,筆者在這里重點闡釋“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兩大素養(yǎng)。
1.思維素養(yǎng)部分要求學生發(fā)展“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這五種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同時開發(fā)學生的左右腦,而思維導圖作為全腦開發(fā)的思維工具,有利于學生思維力的訓練。在《〈論語〉選讀》中,有許多的概念、邏輯、關系、分析,這些抽象的知識,經過思維導圖的呈現,會變得更加形象,關系更加具體,邏輯更加清晰。
2.文化素養(yǎng)部分要求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立體理解和傳承文化。如何正確理解《論語》每一個章節(jié),理清關系,形成思路,扎根心中,從而更好地傳承文化,這需要掌握更為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大量的、零散的《論語》章節(jié)中有效突圍,這也是筆者系統研究思維導圖的初衷之一。
(二)啟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彌補教材體例缺陷
《〈論語〉選讀》的課文只是根據某一主題編排,章節(jié)之間沒有緊密聯系。正如編者“前言”中所說,“只是為了閱讀上的便利”。
如何把零散的章節(jié)系統化,如何找到章節(jié)之間的聯系,如何歸納出教材的重難點,這些都需要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特別適合學科體系的構建,系統化的知識要放到一個載體上去傳承,樹狀知識結構無疑是最理想的組織形式。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地把握知識間的邏輯結構和聯系,從而提高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三)啟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高考復習效率
在《〈論語〉選讀》復習階段,由于復習進度緊張,教師無法像傳授新課那樣去詳細分析講解,學生對整體思路的把握有所欠缺,復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著名教育家奧蘇貝爾說:“只有把新舊知識鏈接起來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惫P者在近四輪的高考復習中,針對 《〈論語〉選讀》,巧妙啟用思維導圖,將原本松散的、無序的語錄結合自己的授課思路,用圖畫的形式形象地展現出來,既授課高效,讓學生快速整理思維,回憶起已學的知識,又讓學生積極發(fā)散思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溫故而知新。
三、思維導圖在《〈論語〉選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思維導圖整合法
整合就是把零散龐雜的點狀知識通過內在邏輯關系進行彼此連接,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知識,思維導圖能很好地完成這一任務。
如前文所述,思維導圖是以發(fā)散性思考為基礎,講究圖文并重,圍繞某一主題,通過節(jié)點與線條把關聯的碎片化知識“模塊化”,進而形成“知識網”,建立有規(guī)律、結構化的“知識樹”,從無序到有序,從雜亂到清晰呈現出來。事實證明,啟用思維導圖來整合知識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仁者愛人》這一課首要教學任務就是理解“仁”的豐富內涵。這些豐富內涵蘊含在本課的11個章節(jié)中,這些章節(jié)又是零散的,沒有一定的內在邏輯關系,如果教師從頭到尾依次講授,學生無法從整體上理解“仁”的內涵,只會獲得一些碎片化的知識。在學生梳理好文言詞句和翻譯基礎上,教師可以繪制思維導圖。圖中首先確定“仁”為核心,圍繞“仁”這個一級主題發(fā)散開去,歸納出“仁之本”“仁之方”“仁的實踐”“仁的最高境界”“仁的理想效果”這些二級主題,然后再具體闡述,列出關鍵詞,用線條連接,形成了一個有內在邏輯的“知識樹”。
(二)思維導圖筆記法
記筆記是學生最廣泛也是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然而在實際的學習中,并不是所有記筆記的同學都能取得好成績。這其中就有很“認真”的學生,老師口述的每一個字、板書的每一個詞,他都一絲不茍地記錄,一學期下來,筆記本比其他同學多用去了許多,可不幸的是,成績依舊沒能提高。為什么記下了所有知識點,卻學而無獲?這其中的原因就是不會記筆記。
思維導圖最早就是一種筆記方法,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以將思維過程可視化、具體化。思維導圖筆記相較于傳統筆記,不再是機械摘錄,反復復習,而是要求學生對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和構思,理清各個知識點和主題的關系。
以往,我們發(fā)現《〈論語〉選讀》整本書學完,許多學生的課本要么嶄新如故,要么密密麻麻,學習效率低。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向學生推薦并講授了思維導圖筆記的制作,學生興趣濃厚,收效甚好。學生根據老師課堂教授的內容整理制作《克己復禮》思維導圖筆記。什么是禮樂制?禮崩樂壞、名實不符在文中具體如何體現?克己復禮首先要做什么?仁和禮的關系如何?如何把握“孝”?這些問題在繪制的思維導圖里能夠得到很好的詮釋,相較于傳統筆記,思路明暢,關系清晰,既提高學習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三)思維導圖記憶法
思維導圖有利于記憶,首先在于關鍵詞的提取。以《中庸之道》為例,文本里的“中”“禮”“和”三個字就是關鍵詞,所有章節(jié)都是圍繞這三個字展開,抓住了這三個關鍵詞,也就是抓住了本文的核心,進而更好地理解中庸之道的內涵。
思維導圖有利于記憶,其次在于思維的可視化。以《中庸之道》為例,文本中圍繞中庸之道這一處事原則,第一章就指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民鮮久矣”,進而引出“狂”“狷”兩種對立品質,此二者均不符合中庸,因此要提倡“中行”,即“尚中”?!吧兄小辈皇敲つ?,沒有原則,而是要“義之于比”,也就是“時中”。這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在思維導圖上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再現。
思維導圖有利于記憶,最后在于記憶元素的豐富。這里的元素包括節(jié)點、線條、符號、色彩、形狀等,結合各種元素制作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刺激大腦記憶深處,將平鋪直敘的內容圖形化,解放大腦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思維導圖復盤法
復盤,源于圍棋術語,就是指每次博弈結束以后,雙方棋手把剛才的對局再重復一遍,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對這盤對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雙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復盤同樣適用于教學,再結合思維導圖,讓復習變得高效。
在復習《〈論語〉選讀》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在高二下學期初所學到的知識到高三復習時已經遺忘差不多。一方面,教師再重新詳細講解,時間和精力不允許;另一方面,學生往往按照教材亦步亦趨地復習記憶,無法對數量繁多的知識點形成系統的聯系,更無法對復習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收效甚微。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導圖進行復盤,學生將會快速回憶起以往所學的知識,并且串聯起相關的知識,節(jié)省大量時間,提高復習的效率。
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為例,教學要求讓學生通過了解孔子與幾位隱士的相互態(tài)度,進而領會孔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情懷。學生如果能夠在熟悉課本章節(jié)的情況下,主動通過思維導圖復盤孔子和幾位隱士的相互態(tài)度,便能夠很好地掌握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內涵。
綜上所述,經過幾年來對思維導圖的學習與實踐,筆者在教授《〈論語〉選讀》新課和復習過程中,和學生一起繪制思維導圖,并形成了一整套基本繪制流程:構圖——讀圖——說圖——評圖——改圖。這里的“圖”只是可視化思維的輔助工具,筆者不只是希望通過思維導圖工具的使用呈現思維,根本地希望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力,系統學習力。借此,讓學習由點狀學習升級為系統學習,讓學生在無涯的學海中以“圖”為舟盡遨游,為《〈論語〉選讀》教學辟新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孫易新.思維導圖(應用寶典)[M].北京: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荆本r代華文書局,2017.
[3]東尼·博贊.思維導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7.
[4]林靜靜.思維導圖在高三語文閱讀復習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10).
[5]折宏凡.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自主學習中的應用性探究[J].新課程(中學版),2017(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