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宏
摘 要:無月的中秋,寒冷的心,赤子報國無門之情力透紙背。通過賞析此文體會作者的愛國感情和精妙的寫作藝術(shù)
關(guān)鍵詞:寫景抒情繪聲繪色;情景交融;直抒胸臆;修辭精妙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主要作品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退隱江西期間辛棄疾于一個中秋之夜,寫下了一首《一剪梅中秋無月》的詩詞。詩詞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憤懣情懷?!蹲髌肥珍浻诩谲庨L短句》?,F(xiàn)賞析如下:
原文
一剪梅·中秋無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ㄔ诒?。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云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fēng)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詞的大意是回憶起那個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ㄓ坝痴赵诰票?,月波蕩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上舉杯待月光,可是烏云浸濕了紗窗,雨水打濕了紗窗。
我直想乘風(fēng)上天去質(zhì)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滿堂只有蠟燭高燒光閃閃,照耀得酒宴上紅彤彤。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讓我們慢慢把曲唱。
辛棄疾自投南宋以來,從未獲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屢遭權(quán)奸彈劾,一貶再貶,直至削職閑居,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救國理想。辛棄疾借此中秋無月之時,將自己那種欲“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的怨恨,那種報國無門、濟世無望、壯志難酬的悲憤全都傾注于問“月”之中,通過該詞表達出來。
此首中秋詞,表面寫中秋無月之愁情看似平白如話,實則繪聲繪色十分精妙的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愛國情懷。
上片,用對比的手法寫今宵中秋無月之遺憾。起首二句,逆入,因今思昔。起筆入題,回憶先年中秋之夜,碧霄無云,皓月當(dāng)空, 桂影婆娑,桂花飄香,伴桂倚花,把酒賞月,“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怡然自得的情景?!盎ㄔ凇眱删?,筆意極工,透顯空靈靜境,欣喜之情?!敖裣比洌坜D(zhuǎn)寫今宵中秋樓臺賞月,人酒依舊,卻不見明月。原因是“云濕紗窗,雨濕紗窗”,今晚是個雨夜。曲筆寫出賞月而不得月的沉悶而遺憾之情。下片寫無月之夜的孤寂愁懷。換頭緊承上片?!皽営比?,寫企盼中秋之月的心情?!皽営孙L(fēng)問化工”寫出盼月心情之急切,倍見其遺恨之深。此句暗中透出詞人被朝廷閑置不用,報國無門之恨,他要“渾欲乘風(fēng)”去質(zhì)問皇上,為何如此對待他。“路也難通。信也難通?!睂懗鲈竿y以實現(xiàn)的無可奈何之情狀,其怨恨之情顯而易見。結(jié)末三句以景作結(jié),寫中秋無月之夜的寂寞愁情。詞人在無奈之下,只得以紅燭為伴,借酒澆愁,慢歌獨飲,聊以自慰,以此來打發(fā)這個無月的漫漫長夜。其孤苦之狀,歷歷在目。
該詞寫景抒懷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法高超尤其修辭運用十分巧妙。
如:
寫景 ①對比和反復(fù)?!皯泴Α迸c“今宵”,用往昔花好月圓的中秋美景,反襯今夜無月的孤寂;“在杯中…‘濕紗窗”,反復(fù)詠嘆,含蓄蘊藉,耐人尋味。②虛實結(jié)合。借“今宵樓上一尊同”巧妙地將往昔與今夜的中秋景致聯(lián)系在一起。③白描寫景?!盎ㄔ诒小略诒小薄霸茲窦喆啊隄窦喆啊?,寥寥數(shù)筆傳神地勾畫出花月掩映杯酒和云雨沾濕紗窗的景色。
抒懷 ①無月可賞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圓,今宵賞月不得、丹桂不見,唯有“燭花紅”。②欲訴無門的郁憤。欲問“化工”,但“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明詠中秋無月,實嘆世路艱難、壯志難酬。③自我寬慰的灑脫?,F(xiàn)實無奈,只能暫憑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憤。
作品畫面生動音韻美妙:作者用丹青妙筆筆在該詞上片描寫了詞人回憶曾經(jīng)在一個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叢中,月波花影蕩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濕了紗窗,只有蠟燭閃光的情景,下片描寫了詞人想要乘風(fēng)上天去質(zhì)問天宮,但路也難通,信也難通,只得在燭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憤懣情懷和強烈的愛國感情。該詞上下片二、四、六、八句用疊韻,僅首字相異,形成一種特殊的回環(huán)的音韻美,讀來如口含珠玉,悅耳動聽。
縱觀全詞,作者明傷“中秋無月”,實則嘆英雄末路,抒愛國情感。全詞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語言明白曉暢,描寫生動,婉曲蘊藉,韻味無窮,其藝術(shù)魅力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