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 要:班團干部是一個班級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教師教學管理的幫手,也是學生自我管理的榜樣。建立一支品學兼優(yōu)、責任心強、工作效率高的優(yōu)秀班團干部群體,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和活力,也為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班團干部;班級管理
高職院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背景相對比較復雜,大多數(shù)學生高考分數(shù)不高,存在學習自覺性差,進取心不強,缺乏自信等問題。作為大一新生的班主任,尤其應該做好班級學生思想管理工作,讓學生盡快適應環(huán)境,樹立學習的信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和學習。建立和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班團學生干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將從建立和培養(yǎng)兩個方面內(nèi)容進行探討。
一、 新生班團干部的建立
(一) 了解階段
從新生報到注冊時,加強對學生信息的掌握,比如有的學生有文藝、體育、繪畫方面特長,有的學生高考成績不錯,有的學生高中有擔任班干部的經(jīng)歷,有的學生性格活潑善于與人交流等等。從新生報道入學到軍訓前這段時間,通過談話、查看報到信息表或者讓學生寫“個人簡歷”等不同形式,班主任要盡量多地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性格特征,盡量抓住每個學生的特點,對每個學生建立初步的認識。在此過程中,可以在微信、QQ群上發(fā)布有關班干部競選的信息,讓有意愿的學生主動聯(lián)系班主任,班主任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后,通過篩選可以基本確定班級班團干部的初步人選。
(二) 考察階段
新生報到后到正式上課前這段時間一般有半個月到1個月,這個過程是考察階段。軍訓期間,同學們朝夕相處,交流得多了,宿舍的話題也慢慢多了,學生真正的個性慢慢顯現(xiàn)出來。班主任老師應該多到宿舍,接近學生、融入學生,一方面可以建立學生的信任,讓學生消除與班主任的陌生感,另外一方面可以多觀察哪些學生思想品德好、生活習慣好、責任心強,能夠假以時日委以重任。軍訓期間班級需要有臨時負責人,讓有意愿的學生主動報名,班主任通過對比選擇最佳人選。
(三) 班團干部的選拔與成立
1. 任命法
對于軍訓期間在臨時負責人的身份當中,深受廣大師生和教官好評。其組織、領導能力強,適合擔當某一職位,由班主任確立其繼續(xù)擔任班級班團干部職位,此方法通常適用于在新生班級中樹立較高威信的同學。
2. 投票選舉法
這種形式和民主選舉類似,首先競選同一崗位的候選人演講然后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在若干候選人中選出票數(shù)最多者擔任該職務。這種方式體現(xiàn)了班級管理的民主和公平,每一個新生都能參與班團干部的角逐,這樣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為班級服務的積極性,有助于班級優(yōu)秀管理人才脫穎而出,也有助于學生競爭意識、民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的培養(yǎng)。
第一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個別學生確在某方面有特長,比如有文藝特長的可以任命為文藝委員,有體育特長的可以任命為體育委員,在班級影響力強、號召力大、組織策劃能力好的可以任命為班長等等,這種方式體現(xiàn)了班主任任人唯賢的原則,可以保證班團干部的質(zhì)量。第二種方式體現(xiàn)了班級管理民主平等的原則,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對某一職務競爭上崗,得票最多的優(yōu)勝。這種方式的缺點是一些學生人際關系好,但是責任心不強的學生可能會混入班團干部的隊伍。因此,在實際遴選學生干部的時候這兩種方式相結合,可以取長補短。
二、 新生班團干部的培養(yǎng)
(一) 幫助學生轉(zhuǎn)變身份,適應新的學習和工作模式
高職學校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干部管理方式和中學時期有很大區(qū)別,所以班主任應當告知學生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模式,班級管理的制度原則等等,讓新生班干部盡快接受角色及管理方式的轉(zhuǎn)變,讓班級管理工作走向正規(guī)化。
(二) 傳授工作方法
在對班團干部的管理中,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干部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讓學生干部自己解決,確實有學生干部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班主任要協(xié)助學生解決問題,但是班主任不越俎代庖,應該有意放手讓他們?nèi)ソ鉀Q問題。
(三) 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對學生干部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主要考核他們在任職期間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工作實績以及個人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根據(jù)考核結果評定等級,按等級在年終綜合素質(zhì)測評中給予相應加分,并及時對那些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干部提出表揚,委以重任并激勵他們不斷進取,精益求精。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終不能放松對學生干部細心的培養(yǎng)與引導。建立一支優(yōu)良的班團干部將極大地促進班級學風建設和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建立,對班級后期的管理工作奠定非常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智祥.高職院校新生班級班干隊伍的建立與培養(yǎng)[J].成功(教育),2010(12):207.
[2]王士珍.淺談高職院校班干部隊伍的組建與培養(yǎng)[J].科技視界,2017(11):151.
[3]王會江.高職院校學生工作者對班級干部選拔和培養(yǎng)的研究[J].現(xiàn)代交際:學術版,2017(19):15-16.
[4]駱志剛.淺議高職院校班干部選拔培養(yǎng)及考核創(chuàng)新[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6):80-81.
[5]賀珍佑.淺議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與管理[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3(11):155.
[6]陳石研,唐于亮.基于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的對策探討[J].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17(1).
[7]韓俊,熊典.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影響[J].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17(24).
[8]駱靜.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策略[J].才智,2018(2).
[9]王佳佳.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