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晶晶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教學愈加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完善的教學結構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就成為了家長和教師關注的焦點。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思想的推動,中學教學呈現(xiàn)出了更多新的特點,人們逐漸走出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明確提高,開始注重學生體育能力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擊劍作為中心體育教學的新內容,還沒有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廣,教學方式相對單一,不利于彰顯擊劍課程的優(yōu)勢。將合作探究教學應用于中學擊劍課堂,是體育教學新的嘗試。它能夠為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打破教學的局限性,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本文就對合作探究教學在中學擊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加以分析,為實現(xiàn)高效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參與運動奠定基礎。
關鍵詞:合作探究? 教學模式? 中學擊劍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0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b)-0163-02
中學是整個教學階段最重要的時期,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的最佳階段,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體育觀念都有積極的意義。但是,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學理念的制約,一些教師過分強調課堂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導致學習缺乏能動性。以往的中學擊劍教學亦是如此,課程學習強調教師的作用,一味的沿襲教學大綱的思路,忽視了學生個性的延展。合作探究教學是擊劍教學運動中一項新的教學模式,它打破了固有教學方法的制約,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為了進一步了解合作研究教學的意義,本文就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其加以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體可行的應用方法,希望為中學擊劍教學提供有用的建議。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中學擊劍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教學的可行性,分析該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和優(yōu)勢。因此,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某中學接受擊劍教學的學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大組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文獻資料是文章撰寫最主要的參考依據(jù),也是探究的基礎。根據(jù)目前我國擊劍教學的現(xiàn)狀,文獻主要來源于知網(wǎng)、維普、萬方數(shù)據(jù)庫,并結合網(wǎng)上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科學論據(jù)。
1.2.2 實驗法
針對某中學學生開展具體可行性的實驗,將他們分為兩大組別,開展有關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擊劍教學中的應用。
1.2.3 問卷調查法
結合研究的具體目標,對中學生開展相對完整的調查,了解他們對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認識,并得出可供參考的數(shù)據(jù)。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在得出具體實驗數(shù)據(jù)之后,要利用好全部的信息,使用呢SPSS 17.0進行系統(tǒng)分析。
2?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中學擊劍教學中的設計
2.1 分組設計與實驗時間
該實驗研究將某班級參與擊劍教學的學生分為兩大組別,即實驗組和對照組,每一組別人數(shù)為25人。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則開展合作探究教學,實驗時間為三個月,三個月之后將不同組別的學生進行對比。當然,這兩組學生在參與實驗前,擊劍運動總體水平沒有太大的差異,且統(tǒng)一按照教學大綱參與學習。
2.2 教學設計
2.2.1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帥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要解決的問題。
2.2.2 異質分組
教師根據(jù)學生總體水平,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人數(shù)為4-6人。各組成員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不變,小組成員分別擔任不同角色(包括領操者、糾錯者和組織者等),使他們能夠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并能承擔一定的責任,為小組的共同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2.2.3 分組學習
學生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就學習材料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教師應向學生講明以下幾點:小組內須明確角色分工,考核標準以整個小組完成任務情況定奪;遇到問題盡量先在組內解決,不能解決再向教師請教;小組成員間需認真檢查相互間的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以便及時改正。教師調控課堂,采用個別輔導與激勵機制相結合。
2.2.4 組際交流
組際交流是分組學習的補充和升華,此階段各小組可以將分組學習的心得體會及遇到的問題等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對觀察到的問題,通過提問、啟發(fā)和誘導等方法指導學生糾正錯誤。
2.2.5 評價與信息反饋
在學習結束前,進行組間比賽,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打分評比,總結和發(fā)表自己的學習感想。最后由教師進行全面總結,及時對學生和小組的學習情況給予評價,鼓勵促進小組學習的行為。
3?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中學擊劍教學中應用的意義以及建議
3.1 合作探究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擊劍課程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項新內容,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和推廣,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于擊劍的了解還不夠深。特別是長期實施單一的運動方式,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厭學情緒,不利于他們主動參與到擊劍教學之中。積極開展合作探究教學,則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參與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他們對擊劍運動的學習熱情,進而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
3.2 合作探究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合作探究教學重在“合作”和“探究”,在合作中探究,能夠讓學生之間、生生之間更好的互動。同時,基于這種溝通之上的互動,自然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
3.3 合作探究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現(xiàn)如今,我國中學教育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不僅在于中學教學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上,還在于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鍛煉他們與人溝通與交際的能力。在擊劍教學中積極運用合作探究,可以建立組間溝通的新形勢,通過教師的點評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此同時,合作探究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中學體育教學作為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課程,愈加受到人們的關注。通過上述研究發(fā)可以了解到,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運用于擊劍教學具有較高可行性,不僅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主體意識、競爭意識等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因此,我國中學體育教學應該多借鑒擊劍教學中合作探究的模式,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擊劍教學中的應用,完善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將其推廣為中學體育教學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 孫超.引導體驗式教學法在中學擊劍課中的實驗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45-149.
[2] 杜韞潔.目標定位教學在體育院系擊劍專選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觀察,2016,5(10):89-90.
[3] 錢如明.淺議學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擊劍運動教學的可行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6):86-87.
[4] 王興,葉俊.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中學擊劍教學中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3):116-118.
[5] 姚春生.影響擊劍個別課效果的因素探討[J].內江科技,2012,33(8):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