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劉娟
摘要:本文在MOOC和SPOC視角下,針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體系、評價體系和管理體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基于MOOC和SPOC的內涵特點,開展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在此基礎上以大學數(shù)學課程為例,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最后,本文提出了適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相關改革措施。
關鍵詞:MOOC;SPOC;混合式教學;在線課程;教學評價體系
中國分類號:G43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8-0174-03
一、引言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正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方式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混合式教學的概念在1999年被正式提出。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運用現(xiàn)代化媒體技術,采取“線上+線下”協(xié)同進行教學的現(xiàn)代化新型教學模式[1]?;旌鲜浇虒W模式既能帶給學生便捷的現(xiàn)代化學習條件,又能有效地避免單純的在線學習的無趣、不利于深入互動的缺點,從而為大學課堂的教與學帶來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全新的思路。
二、MOOC的優(yōu)勢與不足
MOOC作為一種大規(guī)模的在線開放課程,是互聯(lián)網加上教育的產物。近幾年來,MOOC發(fā)展迅猛。MOOC具有典型的廣泛性與開放性、優(yōu)質學習資源的共享性及易獲取性、透明性等。
(一)MOOC的優(yōu)勢
毫無疑問,MOOC為更多的人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免費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機會。人人都想擁有接受名校教育的機會,然而,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卻總是有限的。MOOC的出現(xiàn)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爸袊髮WMOOC”“愛課程”“好大學在線”“華文慕課”等知名MOOC網站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大餐,讓無數(shù)人體會到了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進行學習的無限樂趣。
MOOC作為一種活躍在教育第一線的在線教育形式,在各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特別是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的自由度上的優(yōu)勢,尤為突出。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MOOC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是更加自由和靈活的,不需要受到限制,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另一方面,學生還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選擇學習進度的快慢以及學習的重點。一些薄弱的知識點和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反復學習,已經掌握得較為熟練的知識點可以采取快進的方式進行觀看。因而,MOOC的出現(xiàn)更有利于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按需索取。
(二)MOOC的不足之處
要將MOOC這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與歷史悠久的《微積分》《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等傳統(tǒng)課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怎樣做才能獲得良好的授課效果,體現(xiàn)出數(shù)學類課程注重推導、側重邏輯訓練的典型特征呢?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在MOOC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容易存在學習初期學習興趣濃厚,然而難以堅持的問題。[2]有一些學生會感覺到通過目前的MOOC學習,沒有辦法獲得學分認證,因而很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半途而廢。另一方面,MOOC作為大規(guī)模的在線課程,授課對象龐大,因而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更談不上結合學生的專業(yè)、已有知識結構去及時靈活地調整授課內容,當然互動起來也就更加難以實現(xiàn)了。這些問題,顯然會造成學生最后難以系統(tǒng)性地學習到知識,從而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三、SPOC的內涵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簡寫,即“小眾的私密的在線課程”,是“后MOOC時代”的產物。SPOC的授課對象的人數(shù)一般在數(shù)十人到數(shù)百人之間。
SPOC中的“Private”代表著“限制”,需要對選課的學生進行條件設置,滿足條件的學生才能成功選課[3]。SPOC的基本教學形式一般是指在學校內采用MOOC的講座視頻或者在線評價等功能進行教學活動,同時教師根據(jù)自動評價系統(tǒng)給予學生快速的回應[4]。
由于SPOC具有典型的小眾性和私密性,SPOC課程可以依托已有的MOOC平臺進行[5],因而SPOC將更有助于將MOOC豐富多彩的內容與互動行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SPOC的出現(xiàn)有效地彌補了MOOC的不足,更有利于提供給學生個性化的教學形式。SPOC的出現(xiàn)不是全盤否定MOOC的教學模式,而是在其基礎之上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從而使線上的教育資源更利于教學的發(fā)展,并且更便于在線課程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有機的融合。
SPOC不僅擁有豐富的在線資源,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認證,并且給予學分,同時利用一些已經較為成熟的社交媒體和學生進行及時的互動。SPOC教學形式,更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監(jiān)管,從而避免了整個學習過程陷入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狀態(tài)。SPOC所擁有的完整的教學體系為混合式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積極探索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在授課方式上,以大學數(shù)學課程為例,在有條件的學校,針對數(shù)學課程的特點及學生的專業(yè)特性,采取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可以收到揚長避短的效果??梢砸?guī)劃出三分之一的學時用于學生自主的MOOC學習,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與自我發(fā)揮的空間。其他的學時,教師則可以采取面授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學習,突出重難點,集中講授一些推導性強、邏輯性強的知識點。同時,答疑解惑,通過課程討論、分組討論等方式積極與學生互動,以此避免MOOC學習互動困難的尷尬。
MOOC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形式的材料,即豐富多樣的知識模塊單元,SPOC則可以為教師和學生設計如何成為“學習大餐”的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靈活、更具個性化的良好環(huán)境,形成系統(tǒng)化的課程內容[7]。
以《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這門課程中的“貝葉斯公式”為例。貝葉斯公式是一個經典的概率公式,并且在目前熱門的“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該公式的推導并不十分的困難,因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MOOC自學公式的理論部分,在課堂上通過微課結合進一步的當面講解,鞏固該公式的理論證明部分,同時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最后要求學生應用該公式,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特點等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fā)言,通過小組互評給出討論分數(shù)。課后,再通過學習討論平臺或者微信群等進行答疑、討論,鞏固該部分的知識內容。
隨著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要想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現(xiàn)有的MOOC資源,并且定期針對教師展開相關技術教學理念的培訓,學校和二級學院的管理層應積極與相關的平臺建設公司合作,開發(fā)適合自己學校實際教學情況的在線教學系統(tǒng)、互動平臺等。
學校應積極構建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共存的混合式教學的推進制度。內在激勵制度是指學校應該積極宣傳和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導教師接受新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學校應積極為教師提供相關訊息、其他試點課程經驗等。外在激勵制度指學校應該出臺一系列的相關措施,對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試點的老師予以肯定,作為學校層面來講,應針對新的教學環(huán)境,靈活轉變教學評價系統(tǒng)及管理方式,鼓勵廣大教師進行研究與試點,同時從制度上保證積極投身混合式教學的老師能得到相應的認可與回報,并且應該出臺相應的課時數(shù)量計算制度,讓老師們勞有所得。對與混合式教學改革相關的教學改革項目,要加大支持力度,切實保證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6],提高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投身“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規(guī)范管理方面,學校應出臺相應的管理政策,并成立專門的在線課程教學的相關管理機構。學校相關部門在批復一門混合式教學課程之前,應當要求主講教師及其團隊與視頻制作單位提供樣片,并隨機抽查一些相關視頻。教師所提供的視頻應該符合學校的統(tǒng)一標準。
教師在實施混合式教學前須提供明確的混合式教學日歷,在混合式教學日歷中明確規(guī)劃每次課的教學類型(屬于線上還是實體)。同時,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程總學時應當與各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中提供的課程的學時要求相一致。學校相關管理部門應該要求SPOC課程公布課程相關的教學基本內容。例如,相關課程的學時、學分,以及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比例分配;參考教材、主講教師與助教的基本資料;授課的主要內容,重難點;教學日歷,教學設計,教學進度等。同時,應該明確并對外公布成績的構成比例情況,以及課程考核方案和成績獲取方式等。
五、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
由于混合式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講授法有較大不同,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勢在必行。
(一)過程評價的重要性
針對采取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評價,應該突顯出學習過程的持續(xù)性,覆蓋整個學習過程的始終。例如,是否按時完成應該學習的視頻內容,這些問題都應該通過系統(tǒng)反應出來,并計入成績得分中。在分配在線考核比例的時候,為了避免抄襲、請人代做等不恰當行為,應該盡量降低MOOC中的分數(shù)比例,提高SPOC的分數(shù)比例,從而更加體現(xiàn)出公平性的原則。
(二)評價主體的多樣性
不同于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混合式教學的評價主體不僅是老師,更應該是師生結合評價的綜合體現(xiàn)。可以適當采取同學之間互評、討論小組成員互評等形式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制度上保證學生參與互動活動的積極性。
六、結束語
采取混合式教學法進行大學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及MOOC教學模式的一種拓展和創(chuàng)新,有效地互補了純粹的在線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不足與缺陷[7],即有利于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啟發(fā)的主導性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新性[8,9]。
基于MOOC+SPOC視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豐富了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使得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與教育實現(xiàn)了深度融合[10],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前+課中+課后”的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模式?;旌鲜浇虒W模式,能夠很好地為學生提供超越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體系化服務,也能夠為教師的不斷發(fā)展提供成長的空間[11]。教師作為教學理念的實踐者與創(chuàng)造者應該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積極踐行MOOC+SPOC視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爭取做到“線上+線下”齊開花。
參考文獻:
[1]蘇小紅,趙玲玲,葉麟,張彥航.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5,(7):60-65.
[2]楊金云.基于翻轉課堂的高等數(shù)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高教學刊,2017,(23):103-105.
[3]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35(1):83-93.
[4]李海龍,李新磊.“后MOOC時代”基于分布翻轉的SPOC體驗式學習探討[J].電教化研究,2015,(11):44-50.
[5]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5):42-47.
[6]任軍.高?;旌鲜浇虒W模式改革推進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7,27(4):74-78.
[7]裴小琴,夏春明,杜龍并.MOOC視角下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研究[J].教育與人才,2015,(11):96-98.
[8]薛云,鄭麗.基于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6,(5):132-137.
[9]王勝清,馮雪松.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的設計與實踐—以2016~2016年北京大學開設的混合式課程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7,27(11):71-77.
[10]薛云,鄭麗.基于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6,(5):132-137.
[11]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6,26(9):18-24.
Abstract:Based on MOOC and SPOC,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system,evalu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blended teaching.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OC and SPOC,this paper attempt to probe into the blended teaching.Taking the course of college mathematic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mode of "Online + Offline”.Final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reform measures suitable for blended teaching.
Key words:MOOC;SPOC;blended teaching;online courses;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