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各界對于素質教育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人們對于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方法的實施都有了一些全新的思考,都希望通過全方位的改進,來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更好的優(yōu)化,從而最大程度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從開展多樣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互助小組,培養(yǎng)合作學習能力;加強師生之間交流,構建良好師生關系三個方面入手,提出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師起到一定的幫助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思考
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它是學習其他各學科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文字思維和表達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作為授課教師,必須要及早轉變教學觀念,跳脫出傳統(tǒng)教學固有思維模式對自己的影響,加強對于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以達到更好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開展多樣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造更多奇跡的動力來源。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按部就班對于學生進行一味灌輸式的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年紀偏小、天性活潑好動,一旦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注意力比較不容易長時間集中,有的甚至會出現(xiàn)趴在桌子上睡覺的情況,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盡早轉變觀念,可以通過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的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對《秋天》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們展示一些秋天的特征,南飛的大雁、樹上飄落的樹葉、金色的稻田等等秋天固有的景象,讓學生知道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進而激發(fā)學生朗讀和說話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1]。
二、建立學習互助小組,培養(yǎng)合作學習能力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往往都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學生坐在座位上按部就班、規(guī)規(guī)矩矩的聽,在聽課的過程中不允許和同桌交流,有的甚至當遇到不會的問題時,也不允許交頭接耳和周圍的同學進行交流。其實當這樣的問題發(fā)生的時候,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抑制性的教育,十分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更加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想從本質上改變這樣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將其分成能力比較平均的多個學習小組,通過建立學習互助小組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比如,在對《小公雞和小鴨子》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角色扮演,一個學生演小公雞,一個學生演小鴨子,讓他們通過彼此之間互助合作的形式將課文中的故事表演出來,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選擇幾組表演好的同學,邀請他們走上講臺為大家進行表演。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還能夠讓學生通過表演,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師生之間交流,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教師只有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才能夠掌握和了解班上每一名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更好的推進接下來的教學工作。然而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扮演著高高在上的決策者的角色,學生則是乖乖聽話的執(zhí)行者,很少能夠在課堂上有更多話語權,很多問題即便有了一點自己的見解,也會因為不愿意更多的與教師進行交流,而放棄更多主動思考的機會,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通過向學生多提問題的形式,了解學生接受問題和理解問題的程度,進而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反饋進行及時的教學方法調整。比如,在對《白楊》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問學生:“我們中間有沒有人去過戈壁?有沒有人通過電視知道戈壁的樣子?”此時,有的學生會回答見過,有的同學會回答沒見過,教師可以繼續(xù)向學生進行提問:“在茫茫的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但卻生長這一種生命力極其頑強的白楊樹,大家見過沒有?”同學們通過老師的提問,對戈壁好奇,對白楊樹更是好奇,教師就可以通過這種提問方式激起學生興趣,同時把學生帶進到對課文的進一步學習當中[2]。
綜合以上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依然存在著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這樣那樣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教師應該有效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形式,同時建立學習互助小組,培養(yǎng)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通過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交流,構建輕松良性的師生關系,充分活躍課堂氛圍,以此來發(fā)揮出語文這門學科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樊明霞.淺議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J].發(fā)展導報,2018(26):74.
[2]王金龍.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