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
【摘 要】 本文結合教學案例闡述了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意識和策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達到以閱讀促進寫作的目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從本質(zhì)上是一種思維活動,把思維導圖引進課堂活動中,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語篇內(nèi)容按照一定的知識結構和邏輯關系進行梳理,促進發(fā)散思維和邏輯思維,從而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 高中英語寫作 思維導圖 話題 結構 內(nèi)容 語言
寫作與閱讀是密不可分的。語言學習的過程體現(xiàn)為輸入——內(nèi)化——輸出。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輸入途徑之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則是語言輸出的關鍵途徑之一,是作文素材和表達方式的源泉。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貙⒆x與寫相結合,有效利用閱讀教學,依托閱讀文本,在加強閱讀技能指導的同時進行寫作技能的指導, 從而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寫作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可以通過閱讀掌握扎實的詞匯、語法及修飾等方面的語言基本功以及因不同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而形成的英語特有的篇章結構模式,最終在自己獨立寫作時可以自如地借鑒閱讀過的同一話題和題材的文章的框架結構、地道的表達以及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F(xiàn)以模塊六Unit 4 Reading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為例,談談我的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本篇閱讀語篇的中心話題是探討 “全球變暖”的問題,主要講述了地球溫度上升的現(xiàn)象和原因以及對于地球溫度上升這一現(xiàn)象科學家們各執(zhí)己見,文章的最后以開放性的問題結尾要求讀者思考:對于全球變暖,人類要不要采取措施? 像Global Warming 這類與關注地球氣候變化以及人類生存環(huán)境有關的話題也是平時寫作常涉及的話題。 我想借助本節(jié)課的教學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想幫助學生在今后遇到這一類似話題的寫作時可以做到言之有物, 懂得如何展開文章并且自如地運用從文章中學到的詞匯、句型和語法。本堂課我嘗試了把思維導圖引進課堂活動中,使用層級結構、各類顏色、圖片、關鍵詞等的模式來突出閱讀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幫助學生明晰文章架構,理清錯綜復雜的課文內(nèi)容,從而不斷降低閱讀的難度;同時還利用思維導圖實現(xiàn)讀后從讀到說和寫的過渡,使整節(jié)課更加渾然一體。
一、 輸入: Reading
(一) Pre-reading 話題引入
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 首先以猜謎游戲(aguessing-game)的方式, 引導學生猜出greenhouse(溫室)并由此展開greenhouse相關知識問與答。 接著通過呈現(xiàn)一張簡筆畫,引導學生描述和了解the greenhouse effect(溫室效應),最后以問題What would happen with 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 increasing constantly? 引出閱讀語篇的話題也是文章標題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 在話題導入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入本篇課文特定語言環(huán)境的話語活動,既讓學生熟悉文章的話題和內(nèi)容,也為寫作global warming提供話題支撐, 形成內(nèi)容圖式,開闊了學生的寫作視野和思路,啟發(fā)了學生的寫作靈感,使學生產(chǎn)生寫作動機。
(二) While-reading 結構分析和內(nèi)容分析
讀中環(huán)節(jié),我先設計了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文章:1. What does the title tell us about the topic of the article? 2. What information do you get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3.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4. What?蒺s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ssage? 5.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設計這些問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整體感知文章,了解文章整體結構,即內(nèi)容框架和思維脈絡。閱讀中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語篇分析,既訓練了閱讀能力又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寫文章要謀篇布局,閱讀材料的篇章和結構就是寫作的框架。分析語篇結構能讓學生了解同一話題和體裁的框架結構,形成寫作中的篇章組織能力,從而可以克服在英語作文語篇上存在的內(nèi)容重點不突出和行文缺乏連貫性兩大缺陷,使書面表達更具邏輯性和條理性。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邊思考這些問題,邊用組織結構圖的思維導圖形式將分析的結果呈現(xiàn)出來。結構圖可以形象化、結構化、系統(tǒng)化和圖式化,這樣能夠讓學生很直觀地把握這篇文章的結構,幫助學生構建語篇的邏輯框架以及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最終發(fā)展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篇章結構了解之后,我進一步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閱讀和思考: 1. How has global warming come about? 2. How does the author develop this part of the passage? 3. What are the two different attitudes among scientists? 4. How does the author develop this part of the passage? 本篇閱讀文章主要圍繞兩個方面展開說明: 地球溫度上升的原因以及科學家們對于地球溫度上升這一現(xiàn)象持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此項閱讀設計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進行文本內(nèi)容分析以及段落分析。為此我設計了兩張思維導圖,讓學生帶著問題就文章的結構和相關細節(jié)進行梳理。完成圖一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就是對該語段內(nèi)容層層深入分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學會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明白了地球溫度上升的原因是人為溫室效應,并了解到關于全球加速變暖的原因作者是通過解釋、舉例和圖表方式來陳述的。圖二是關于科學家們對全球變暖這一現(xiàn)象的不同觀點。學生們在導圖的中心確定了中心詞attitudes之后,分別從三個方面scientists、reasons、effects入手進行文章具體信息的有效提取。這種思維導圖的設計能夠把文章簡潔化,將抽象化的閱讀材料形象化。借助文字、圖像、線條把復雜的學習內(nèi)容直觀、深刻地呈現(xiàn)出來,便于理清思想脈絡,有利于學生們對語篇的整體理解并促進了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學生們在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去除非重要信息,把握核心信息,這個過程中也是把握文章重點內(nèi)容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被調(diào)動,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個不同的角度為學生讀后仿寫提供范本與樣本。文本內(nèi)容分析為寫作提供參考的寫作內(nèi)容和寫作角度。
二、輸出:After-reading
(一)sharing opinions 話題討論
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完成了文本分析。接著結合文章最后開放性的問題我設計了討論話題:Should we do something about global warming? Give your reasons. 閱讀除了獲取信息之外還要引導學生思考,思考的過程就是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的過程。在對課文深層理解的基礎上,思考、討論和交流相關話題,強化學生的社會意識。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了解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強化他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寫作不僅是語言知識的運用也是情感以及個人人生價值觀的表達。討論是學生寫前的口頭表達, 即口頭作文。討論中形成了要表達的思想和信息,寫作時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將信息編碼,產(chǎn)生有意義的句子和語段。因此,閱讀課教學中的討論是有助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的。
(二)writing
話題討論完成之后, 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寫作任務:
Based on what you have read and discussed, please write a passage in 120 words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introduce scientists?蒺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it and express your opinion on it.
這是一項基于閱讀的仿寫活動設計,利用閱讀過程中生成的思維導圖,建構作文思路和語塊,仿寫文本。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其結構的基礎上,抓住原文的重點,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對原文進行整理并包含觀點描述。同時提示學生借鑒和運用閱讀材料中的詞匯和句型以及恰當?shù)你暯釉~。 本篇閱讀文中的段落模式以及豐富的詞匯和句型,如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no doubt that...,It is ...that...(強調(diào)句型), subscribe to, result in,be opposed to等, 是學生寫作時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源。沒有充足的詞匯量和豐富的句型作保證,寫作將無法有效進行。在閱讀教學中,我通過提問有意識地向?qū)W生輸入這些詞匯和句型,并加深他們對這些詞匯和句型的理解和應用,從而為他們的寫作打下基礎。
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我要求學生按擬提綱,寫各段主題句,豐富細節(jié)支撐的步驟展開寫作。為此我設計了寫作思維導圖,希望學生借助基本的框架能夠有話可寫,不走題,不偏題。通過思維導圖的寫作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可以改變課堂氣氛沉悶、內(nèi)容單一的局面,讓學生思路更加清楚,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興趣。
(三)evaluating
基于思維導圖獨立完成寫作任務后,讓小組成員間利用評價表相互評價作文并修改潤色?;ピu不僅能夠通過對班級其他學生作文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而引以為戒,取長補短,還能夠增強班級學生之間的交流。
結束語:
本堂英語讀寫結合課,我嘗試通過使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閱讀了解和學習語篇的框架結構,獲取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課文承載的信息,感知和學習文章中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之后以閱讀材料為寫作背景和素材來源,對課文素材進行提煉加工,同時還要求學生對所提供的材料進行適度拓展,發(fā)表自己觀點和想法,經(jīng)歷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這種從閱讀之中學習寫作技能的方法既有助于更深層次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構思寫作意識;既能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鍛煉分析、歸納和判斷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寫、有話能寫。 “以讀促寫”,引導學生把閱讀課中學到的相關內(nèi)容運用到寫作中,為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節(jié)讀寫結合課,選材是科技類的說明文,稍顯冗長而繁瑣,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技術和認知工具,可以輔助學生在讀寫過程中積極主動地發(fā)散思維,還可以將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明晰的記錄,并使之成為清晰的可視化網(wǎng)絡或圖形,可將枯燥的英語閱讀和寫作過程轉(zhuǎn)變?yōu)閷W生和文字之間情感交流及相互促進的過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從本質(zhì)上是一種思維活動,把思維導圖引進課堂活動中,促進發(fā)散思維和邏輯思維,從而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谒季S導圖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課是可行的,也是一種有效的模式。
參考文獻
[1] 曹敏.2011.以讀促寫循序漸進[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34-38.
[2] 汪建群.2009.新課程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2):39-43.
[3] 羅慧英.2011.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中小學外語教學,(7):1-7.
[4] 祝敏.2009.新課程背景下思維導圖引入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與探究[J].新課程(教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