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兆龍
【摘 要】 在小學,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它是有效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關(guān)鍵,所以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的關(guān)注度逐漸加大,把語文的教學主要力度放在閱讀上。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教育的質(zhì)量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責任就越來越重,教師需要有新的思維觀念,需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努力學習,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完善。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有效提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學好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關(guān)鍵。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學習語文的關(guān)鍵時期,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從出生發(fā)音就開始使用,但是真正系統(tǒng)的學習與使用主要還是在小學階段。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小學生更好的使用母語,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得到重視。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在聽、說、讀、寫等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另外一個方面,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閱讀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領(lǐng)域,則需要從課堂內(nèi)外等等方面入手,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關(guān)于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Z文課程標準(修訂稿)》也更加強調(diào)閱讀教學的目標要盯住學生終生閱讀習慣、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在大的語文觀下再去研究具體的閱讀方法、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梢婇喿x興趣和習慣對一個人閱讀能力的提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著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當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喜歡閱讀時,他們才會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閱讀需求,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水平與素養(yǎng)。
比如,學習了《草船借箭》后,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上完《丑小鴨》一課,我們可以讓學生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等。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課內(nèi)和課外知識的有機結(jié)合,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通過組織開展“講故事”、“手抄報”、“詩歌朗誦比賽”、“展評出色的讀書筆記”等課外活動,讓學生不僅能夠?qū)W習語文、應用語文,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而且教師也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
二、巧設提問,突出重難點
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優(yōu)化教學的重要手段。巧設提問,便于教師牢牢把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和方向,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通過思考和回答教師的提問,會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上,思維保持在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中,更好融入到文本中去。巧設提問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教師應抓住文章的題眼、關(guān)鍵詞和主要線索進行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學《廬山的云霧》時,在導入新課時,我問學生:“同學們知道哪些關(guān)于‘山的名勝景地啊?”學生聽了特別感興趣,七嘴八舌說了很多。然后我問學生:“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廬山???”立刻就有去過廬山的學生主動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旅游感悟。學生聽了對廬山更是充滿了好奇,求知欲變得非常強烈。接著我就給學生演示了幾張廬山的照片,學生看得津津有味,我問學生:“大家看了照片肯定有不少的感悟,那么大家就保持了這種好奇心,一起閱讀今天的新課《廬山的云霧》,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這番美景的?!鼻稍O提問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提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學作品,使文章的脈絡更加清晰化,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閱讀,又能在閱讀的時候有所感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課外閱讀能力
現(xiàn)行的《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第三階段的閱讀要“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不少于100萬字”。這就要讓學生根據(jù)其中的閱讀形式自覺并積極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順利完成閱讀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其中關(guān)鍵是要在課中或課外做好引導,讓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帶著濃厚的興趣,走進課外閱讀的大世界中去,去感受、理解、欣賞更廣闊的天空。
由于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當今少年兒童對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土地革命等歷史都比較陌生。課堂上教師有限的介紹也只能讓學生“一知半解”,不能達到“人同此心”的境界。不少教師在上完《馬背上的小紅軍》、《金色的魚鉤》這類課文后,都覺得學生的思想境界不能達到預定的高度。課后,教師可充滿感情地說:“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為了革命、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被這茫茫草地吞噬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著我們?nèi)チ私獍?!同學們,行動起來吧!”這番激勵性的語言一定會激發(fā)學生再探究的欲望。學生會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去尋找紅軍的足跡,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質(zhì),能更深地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我們可利用班會課時間舉行讀書報告會、英雄事跡介紹會、英雄事跡圖片展覽等,提供交流的平臺。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更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總之,閱讀理解是學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質(zhì),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學習中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行之有效的閱讀技能和技巧,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家駟.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6).
[2] 宋艷艷.怎樣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J].吉林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