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莉
【摘 要】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英語思維形成的關(guān)鍵因素。但初中英語閱讀質(zhì)量整體不高,多數(shù)學生閱讀能力不高。因此,利用通讀、精讀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無疑是教師應(yīng)思考的首要問題。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思路;通讀;精讀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課堂中,閱讀一直都是一項重點和難點。我們通過對學生閱讀效果的觀察與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缺乏行之有效的閱讀技巧,極大多數(shù)還以為閱讀只是走馬觀花。長此以往,不但會制約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同時不利于他們英語思維的形成。因此,合理融入通讀與精度的理念,教會學生科學合理的英語閱讀技巧,以此幫助他們感受英語閱讀的樂趣和魅力,這無疑是全面提升英語閱讀課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同時,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與指導(dǎo),可以將零散的信息碎片與知識碎片整合為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由此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其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一、在通讀中整合文本信息
通讀是一種快速整合本文信息的技巧,體現(xiàn)為: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將其中的生詞、句型、短語、語法等基礎(chǔ)知識進行初期梳理,期間,學生可以大致了解到文章描述的內(nèi)容。需要注意:有人認為此階段學生會遇到障礙,比如:部分詞語生僻無法翻譯。對此,在不影響整體閱讀的情況下,學生可忽略此類詞匯,并在之后的精讀中詳細調(diào)查理解。
以譯林牛津初中英語《My best friend》為例:該單元課中涉及了“I live with my parents in the UK. They are from Bei jing. My parents own a Chinese restaurant in Newcastle. We live in a house near our restaurant.I can speak Chinese…”這段英文描述,學生可以利用通讀的方式了解文字交代了哪些內(nèi)容,隨后再通過對文本的篩選找到關(guān)鍵信息。閱讀期間,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不理解之處利用圓珠筆進行標注,然后指出不理解的主要原因。其次,在翻譯英文句子時,鼓勵學生不要害怕翻譯錯誤,哪怕翻譯出中式英語,也要大膽去做,以此增強學生的體驗效率。當然,受到能力的限制以及認知上的不足,學生在初次操作期間很容易胡亂標注,比如:對一些簡單的知識點進行標注,導(dǎo)致整個課本畫面看上去胡亂不堪。因此,當學生在通讀階段遇到一些淺顯的問題時,可以先與同桌討論。當二人無法準確完成解答后,再整合問題,在課堂中統(tǒng)一指出。這樣教師的指導(dǎo)也會更具針對性。
二、在精讀中探索重點難點
精讀建立在通讀基礎(chǔ)之上,它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洞察文本中的重點和難點,以此落實閱讀目的。而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可以在讀的過程中,為學生設(shè)計一些合理的探究項目,然后要求學生圍繞問題回顧全文。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完成對文章的二次梳理,并在順藤摸瓜中提升閱讀效率。
以期中模擬試卷閱讀題《Making friends》為例:這篇文章中涉及到了特殊疑問句和不定冠詞的使用方法,但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些問題。譬如:有的學生圍繞“We live in a house near our restaurant”這句話提出疑問“將不定冠詞a和an用在可數(shù)名詞的前面,是不是可以說明它們是用來強調(diào)書目觀念的?”針對學生的困惑,教師一方面可以做出針對性講解,另一方面可以間接指出定冠詞和不定冠詞的區(qū)別,以此確保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又如:文章例句“I have a brother.His name is…He works as an accountant in London.”在學生精讀期間,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這個句子中一個地方使用了a,一個地方又使用了an,這兩個不定冠詞的用法是什么?受到哪些限制?”待學生分析完這些問題后,教師要觀察其中是否存在漏洞,然后再給予合理的指導(dǎo)。如此,不但能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并能幫助他們梳理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長此以往,便能為學生以后的英語閱讀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礎(chǔ)。
三、在練習中提升閱讀能力
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單純憑借一兩節(jié)課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指導(dǎo)效果。所以,在融入通讀、精讀的閱讀理念之后,教師還要引導(dǎo)學生圍繞該閱讀技巧展開合理的練習活動。長此以往,學生必然可在不斷的體驗中合理掌握此類閱讀技巧。
首先,教師可在每節(jié)閱讀課結(jié)束之后,為學生選擇一篇幅較短的文章供學生練習。而在學生閱讀期間,教師可以圍繞任務(wù)驅(qū)動理念設(shè)計一些閱讀任務(wù),讓他們帶著目的進行通讀與精度。為了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短板,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設(shè)計一個留白區(qū)域,然后將閱讀期間遇到的障礙記錄在空白區(qū);其次,教師可以將以往閱讀過的文章重新分配給學生,并將閱讀題的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換,這樣學生就要經(jīng)歷重新的思考來完成解答。在此期間,如果學生還是存在錯誤,則說明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尚未透徹。這時,學生可以按照小組合作閱讀、互動閱讀的方式對閱讀題展開思考,總結(jié)最佳答案。由此一來,可讓學生在取長補短、集思廣益中把握正確的知識點。
總而言之,閱讀作為英語課的重點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關(guān)鍵。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每一份英語閱讀材料,帶領(lǐng)學生認真研讀,通過通讀與精讀的完美融合,讓學生更大限度地領(lǐng)略英語的魅力和絢麗。但是,任何教學方法都并非一成不變,隨著學生能力的不斷提升,有關(guān)通讀與精讀的實踐方法也有要有所改良,這樣才能取得持續(xù)性的教育進展。
【參考文獻】
[1]高紅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技巧探討[J].學周刊,2019(03):11—12
[2]孫小芳.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名師在線,2019(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