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常鵬
摘要: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而學生的學習不應該是被動地接受外界信息,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感、價值觀等接受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的體驗。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程目標;因地制宜;綜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018-01
課改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而且是一門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由于課程本身的特殊性,使得“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教學內容、組織形式以及價值目標等諸多方面,都與學科課程有著很大的不同。目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所存在的問題,并不是課程能不能正常開設、教學內容能不能切實完成的問題,更應該重視的是“如何真正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問題。因此,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要呈現(xiàn)方式。沒有了學生親自參與的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失去了意義。如何在實踐中,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的“活”起來呢?
事實上,我們的實踐活動課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陪學生玩”的層面。我們僅僅以學生“玩得高興”為目的,將教學目標定位于興趣的培養(yǎng),而始終沒有把能力的目標擺放到應有的位置上。我們的教學活動過分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與“直接體驗”,忽視學生的“探究”與“嘗試”,簡單地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等同于課外興趣活動。這顯然是不符合課程開設的宗旨的。
結合課程綱要和教學實際,我們可以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育目標形象地定位為“愛玩,會做,敢問”這樣三個漸進的層次。
1.尊重與呵護小學生“愛玩”的天性
與國外相比,我國小學生缺乏的不是知識的儲備,而是操作的技能和優(yōu)良的心態(tài),諸如自信、樂觀、善于質疑、敢為人先等。學科課程的教學受制于尚不完備的教育制度,屈從升學考試的壓力,迫使小孩子提前告別了玩樂的童年,沉陷于殘酷的學業(yè)競爭之中。但是,“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會在玩樂中迸發(fā)智慧的火花,人的創(chuàng)造特性也將在率真的玩樂中誕生與成長。如果我們剝奪了孩子們玩的權利,也就是剝奪了孩子們成為大師的機會。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尊重與呵護小學生“愛玩”的天性,應該是我們的重要目標之一。
但是,作為課程目標,又不僅僅是使課程“好玩”,還必須千方百計地使學生“玩好”,即“玩有所得”!因為只有玩得好、有所得,才能讓小孩子“愛玩”。
怎樣才能使孩子們“玩好”?這就要求我們在整合課程資源、選擇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堅決地把學生放在首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切實保證他們“人人有的玩”,“個個有所得”。如果活動過于簡單,課堂可能很熱鬧,但玩過之后一無所獲。這樣的教學會讓孩子慢慢失去熱情與興趣,最終將課堂變得沉悶無比。而如果活動難度太大,學生玩得不順利,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因此,我們要在全面掌握學生的生活經驗、操作能力以及相關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指導學生開展一些小孩子感興趣而且能夠“玩有所悟”的實踐活動。要做到這一點,整合課程資源的時候就必須遵循“生活化,趣味化,時尚化,鄉(xiāng)土化”以及“兒童化”的原則;選取教學內容時以“激發(fā)興趣,鍛煉能力,挑戰(zhàn)自我”為指針;制定計劃時,精心設計,合理安排,嚴密組織,全程指導,正面評價,及時反饋。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愛玩”之教育目標的順利完成。
2.培養(yǎng)與鍛煉小學生“會做”的能力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中明確指出:“……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边@里面清楚地說明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社交能力,干練的組織能力和熟練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問題意識。所有這些能力,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具備“會做”的能力。
反觀我們的課堂,表面熱熱鬧鬧,到最后卻拿不出像樣的成果來。就是一些簡單的手工作品,也是作工粗糙,毫無創(chuàng)意。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的要求不嚴格,指導不到位。要想讓小孩子真正學到動手操作的本領,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就不能“放羊”!課前準備中,我們要制定詳細計劃,作出周密安排,要精心選擇課程內容,具體擬定切合小學生發(fā)展水平的能力目標,保證每一堂課都能夠“目標明確,有的放矢”;而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必須始終圍繞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學能力為核心,嚴格要求,耐心指導,確保學生逐步實現(xiàn)“會做”的目標。
只要我們作到了這一切,學生就一定能夠大膽嘗試,不斷挑戰(zhàn),不斷地從“愛玩”走向“會做”!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向師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尤其是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真正服務于學生,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操作實踐中“活”起來,“動”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長同學間合作探究意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真正成為學生喜歡上的課程。只要我們緊密聯(lián)系實際、循序漸進、堅持不懈、不斷探索,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一定會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課堂的有效性會越來越明顯。
參考文獻:
[1] 郭元祥.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指南。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6.
[2] 姜平.汪春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北京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