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霞
【關(guān)鍵詞】 數(shù)學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8—0113—01
一、尊重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學生由于興趣愛好、家庭環(huán)境、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他們之間會存在個體差異。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同時,還要恰當處理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同類型的反饋信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教學時,要注意傾聽學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學生可能回答不對,也應鼓勵學生積極表達。
二、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好的課堂應該有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學生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學生在板著面孔的課堂上可能會掌握知識和技能,但他們不會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探索的熱情。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并不意味著只是游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xiàn),教師生動的語言、友好的態(tài)度、富有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大數(shù)目的認識”時,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大數(shù)時,提供一萬人、幾萬人的情境,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一萬粒大米有多少。這樣的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和諧的氛圍,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段
1.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由于農(nóng)村學生生活在比較封閉的環(huán)境,他們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卻又知之甚少,教師可以根據(jù)他們的特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并運用設置懸念法、開門見山法、問題導入法、情緒感染法、游戲切入法等方法,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進而導入新課。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一課時,教師準備了一張大水牛的圖片,上課時讓一個學生描述大水牛的特征,其他學生不能看圖片,而是通過前面學生的特征描述猜出圖片上的動物。學生們興致勃勃,積極參與,很快就猜出了答案。接著教師提出問題:“你們?yōu)槭裁茨懿聦??是因為前面的同學對大水牛的特征抓得準,而你們又在生活或通過其他渠道見過大水牛。生活中對特征的描述,數(shù)學中也有。比如三角形,你們都能從圖形中找到它,但如果我讓你們像描述大水牛的特征那樣,把它的特征描述出來,讓其他同學一下就能猜到它是三角形,你們行嗎?”學生們踴躍嘗試,很快投入學習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 加強合作學習。要使學生能高效地合作交流學習,教師首先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與技巧。同時,教師要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在學生開展合作與交流的時候,教師的角色是一個促進者和合作者,有時也根據(jù)學習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當指導者。這時,教師需要觀察小組的活動情況,包括學生個人的參與情況,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情況;需要深入到小組中,了解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失誤,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幫助,并能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個別學生或個別小組有獨到見解或出現(xiàn)創(chuàng)新性思維火花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
四、為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于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學習歸根結(jié)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是否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并且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最簡單的一個指標是教師提問以后是否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甚至有幾秒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而不是急于下結(jié)論,判斷學生會還是不會。特別是那些需要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更需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