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紅
摘要:在當今這個信息化迅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合作學習模式,并在合作中得到進步和發(fā)展。教師還要懂得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給學生傳遞最有效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改變過去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資源優(yōu)勢,切實提升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小組合作;策略
在現(xiàn)代教育影響下,教師應摒棄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理念,重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促進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設(shè)置與講授應當關(guān)注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體現(xiàn)“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將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健康的價值取向傳遞到全體學生的心中。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了團體教學中,有些學生因為得不到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而不得不在旁邊被動聽的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包含學困生在內(nèi)的每個組員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這種信息的多方位溝通可以推動思維的互相引發(fā),行動的互相配合以及學習成果的互相評定,最大限度地帶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學習變成學生本身的需求。在這種放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學生獲取新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教學質(zhì)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為了落實小組的預期目標,小組組員不單單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完成,更應該協(xié)助小組成員完成目標,所以小組成員之間一定要互相了解,彼此信任,時常開展交流溝通,相互協(xié)助和扶持,建立起一種和諧、友愛的伙伴關(guān)系。在和同伴的交流活動中,學生漸漸學會怎樣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仔細傾聽別人的建議,總結(jié)汲取同伴的經(jīng)驗,繼而養(yǎng)成團結(jié)合作、互相尊重、互幫互助的良好作風。
(三)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
學生處在認知的主體地位,只有在溝通當中,他們主體性的發(fā)展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主體地位發(fā)展的優(yōu)良路徑,有助于學生從小組同伴的評價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學會客觀地評判別人,繼而形成符合現(xiàn)實的自我評判,提升自我調(diào)節(jié)控制的能力。同時,團體中的認可、理解,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探求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自己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小組學習的具體模式
(一)開放式
開放式小組學習模式的特點是由小組內(nèi)的成員自行選擇研究主題,完全遵循學生的興趣愛好。這種模式的優(yōu)點是各個小組的研究角度不易沖突,成果也豐富多樣,寬泛的選題領(lǐng)域有利于小學生思維的開發(fā),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組間競爭、組內(nèi)合作”這一良性機制的形成。
(二)半開放式
這種小組學習模式的特點是由教師給出一個研究的大致方向,具體的研究角度由小組自主選擇和決定,但是不可以逾越老師所指出的主題范圍,這就相當于是作文學習中的“話題作文”形式。
(三)集中式
在這種小組學習模式下,需要全體同學和教師一起進行主題的討論和選擇,最后選定一個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意愿的主題作為研究對象,并且各個小組活動的開展都要緊密圍繞著這個唯一的主題。例如在學習《這樣安全嗎》這一課的時候,選定的研究主題就可以是“安全”,那么無論是從課下的資料收集方面還是課堂上的討論方面都要圍繞著一定的安全知識。由于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在這種小組學習模式下,小組間的競爭會相對激烈,但有利于知識內(nèi)容的全面掌握。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策略
(一)建設(shè)科學高效的小組是進行小組活動的前提
為了在班級更好地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教師應當更為科學地安排小組成員,使小組學習過程更平衡發(fā)展,同時能夠充分提高不同學生的能力。每個學生有不同的特長和優(yōu)點,教師可以將不同特色的學生進行適當分組,保障每個小組各個方面的能力都能有所均衡,這樣才能保證他們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將男生和女生、內(nèi)向型學生和外向型學生以及程度較好的學生和程度較差的學生分為一組,能夠更好地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們認知到其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讓他們在合作過程之中不斷成長。
3.2教師適當?shù)闹笇?/p>
能引導學生學習過程的展開教師的科學指導也是學生小組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不僅僅要進行自我解讀和理解,更需要將自己的看法表述出來,讓別人也能夠理解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學生們還要學會傾聽其他人的觀點,并積極對別人的觀點提出認同,在他人觀點與自己不合時,要學會以適當?shù)姆绞教岢鲎约翰煌囊庖?,這一切都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實現(xiàn),這個過程也是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成分,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之中將會形成良好的合作行為,這對他們未來的成長將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當在班上與同學們進行“約法三章”即盡量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不隨意打斷別人談話,對別人的好點子進行贊揚,通過規(guī)定性的內(nèi)容讓學生們做到認真傾聽認真表達;在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可以在教室內(nèi)四處走走,與不同的小組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當下正在討論的內(nèi)容以及他們合作學習過程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深入了解個別學生的意見,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們有一個可以與教師進行平等討論的平臺,幫助學生們有更好的提高。
3.3探究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技巧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其實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不斷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在生生互動中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因為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與交流,最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更加有利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并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掌握學習技巧。在小組學習中,學生是合作的主體,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學生積極地開展探究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擺脫了對教師的依賴,然后由學生自主探究,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探索獲得的,這樣能夠促進學生有效地掌握學習技巧。利用小組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技巧,并在合作中學習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團結(jié)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例如,在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我和大自然”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究大自然中的景物,這與以往的教學方式不同,教師有效地利用小組學習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積極的討論,并展示出了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景物,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之間充分地交流與合作,學生的思維也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學生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不止一種常見的自然景象,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進而全面提升了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
結(jié)語:
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樂趣,可以使道德與法治課程變成學生的一種期盼,他們將會習慣于每次課上和同組的同學們一起進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過程,將學習過程變得更為輕松愉悅,課堂氣氛也變得更為和睦融洽,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也會更加順暢,課堂教學效率將會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穆鈺.談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53.
[2]鄭士國.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52-53.
[3]吳淑麗.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小班化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1(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