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緣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以其互動交流、形式多元、情境真實等特點而廣受教師與學生的好評及喜愛。尤其是在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中,更能彌補學生經(jīng)驗不足、興趣不濃、記憶不深帶來的識字效率低下,字形字義模糊等缺陷,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掌握、運用文字。通過研究多媒體技術及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結合現(xiàn)今多媒體常見的教學應用形態(tài),設計出富含創(chuàng)新性和感染力的教學案例,從而探尋如何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以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體會到漢字之魅力,語文之美感。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識字能力;低年級學生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10-02
識字能力是學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由于年歲較小,思維模式多以具體形象為主,缺乏有邏輯性的抽象思維。借助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課堂,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多感官調動,全方位了解漢字的音形義和活躍課堂氣氛,增加教學感染力,豐富授課內容的有益嘗試。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其成因
在如今的低年級學生教育中,由于孩子剛剛接觸系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其思想與認知能力與成人存在差距,所以不能強行的將施教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賦予于孩子身上,而是應該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改善問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的特點歸結如下:
1.認知能力較低。
低年級學生尚處于孩童階段,認知能力低下,對他們來說,這個全新的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他們去了解去認知,但是這種認知的渴望卻受到了主觀客觀條件的限制,形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2.認知興趣不高,缺少認知原動力。
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學業(yè)占據(jù)大量時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原本就比較短,大量的學業(yè)課業(yè)逼迫他們花費過多的精力去學習那些或許對他們的認知本身沒有太多幫助的東西,從而擠壓了他們去認知世界的動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二、多媒體教學實例
根據(jù)上課時的經(jīng)驗,我將自身多媒體教學的實例文字化,并加以優(yōu)化與改進,將其作為一個前進的目標。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掌握漢字“形義”。
低年級學生往往掌握了漢字的讀音之后,卻無法很好地掌握漢字的字形和意思。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更能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生字。例如在部編本二年級下冊《神州謠》的教學中,我根據(jù)童謠中的情境,在課堂中,通過電子白板與孩子們一起欣賞了神州大地的視頻。在欣賞的過程中,先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山川”即“山脈及河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在河流中多了一塊塊石頭,就像是“州”字,“州”表示的就是“水中的陸地”,書寫起來就一點兒也不廢勁兒了。
跟隨著畫面,學生又來到了一座美麗的小山上,這座小山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成群的鳥兒在這里棲息。適時引導學生像這樣“鳥類喜歡聚集棲息的、四周水域環(huán)繞的陸地”便稱為“島”。接著請學生當小老師提醒大家書寫“島”字時的注意點,根據(jù)剛剛的視頻觀賞,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島”字的書寫。最后引導學生交流、分享自己認識的“島”有哪些?學生躍躍欲試——“臺灣島”“海南島”“西沙群島”……
2.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避免生字混淆。
利用多媒體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能夠避免學生對于一些形近字的混淆。例如“人”和“入”兩個字是低年級學生經(jīng)?;煜纳帧T谝荒昙壪聝浴洞合那锒芬徽n的教學中,通過flash軟件營造出這樣的動畫情境——一個人早早的起來鍛煉身體,他兩腳站立,與肩同寬,雙手合并用力往頭頂伸直,這就是頂天立地的“人”。在這個人的上方,有一只小鳥伸長了頭,拼命煽動翅膀往森林里飛,不一會兒,它的頭、身子、尾巴依次藏進樹林中,這便是“入”,即“進入內部”的意思。通過形象而有趣的畫面和故事情節(jié),學生就能很好的區(qū)分這兩個容易混淆的字了——直立的是“人”,將頭往前伸的是“入”。
3.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識字效率。
漢字的構造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很多漢字是以“母體字”為起點,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一系列子體字,這些漢字便形成了一個“字族”。通過“字族”識字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若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幫助學生辨別同一字族中不同偏旁的漢字的意思,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構字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小青蛙》一課中,先引導學生掌握“青”這個派生能力強的母體字,通過多媒體圖片的觀察,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這個字族的構字規(guī)律——右邊都是相同的部件“青”,左邊的偏旁代表的是每個字所表示的意思,如“清”表示“水清透明、澄澈的樣子”;“晴”則是太陽高照、天氣晴朗的樣子;“睛”與“目”相關,指“眼睛”……當然,教學不能止步于學習課后要求的生字,還應讓學會“舉一反三”,讓學生在文本中發(fā)現(xiàn)其他漢字,幫它們找找自己的家族。很快,學生便找出了“蛙、哇、洼、娃”字族、“少、吵、炒、抄”字族……相信這樣的訓練,學生在往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夠自己運用“字族識字”來學習漢字了。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方法正在不斷地發(fā)展與優(yōu)化,而教師隊伍的相應優(yōu)化將會成為其發(fā)揮作用的保障。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多媒體設備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才能夠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于淑鑠.淺探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116-117.
[2] 馬寧.提高識字、寫字課堂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01):105.
[3] 周以富.觸及一切美好的開始第一學段語文識字教學[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01):96.
[4] 鐘倩. 高效課堂是實現(xiàn)低年級識字教學高效的主要途徑[J].考試周刊,2016,(49):49.
[5] 馬豐梅.興趣是學生識字的金鑰匙[J].人生十六七,2016,(17):14.
[6] 李敏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jié)[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115-117.
[7] 熊濤. 多媒體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探究[D].渤海大學,2017.
[8] 溫小勇. 教育圖文融合設計規(guī)則的構建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7.
[9] 劉國棟. 小學語文多媒體課堂教學負效應及其規(guī)避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7.
[10] 孫建瑞. 中師語文多媒體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聊城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