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紅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新視野下教育的不斷改革,小學教育質(zhì)量普遍提高,德育工作也逐漸普及,但還有部分學困生的存在,對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而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班主任在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同時,也需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認真和學困生進行溝通,找到相關(guān)問題并努力解決。就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特點和成因,對新視野下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德育管理策略進行淺析。
關(guān)鍵詞:小學;學困生;德育管理
隨著新視野下教育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教師在教育中愈加注重對學生的德育管理教育工作。作為小學班主任,做好學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責任重大,只有做好學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才能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價值,展示教育工作者塑造靈魂的風采,在班級中達到整體提升的效果,因此,對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刻不容緩。
一、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特點
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在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學生。學困生區(qū)別于其他學生,在學困生的內(nèi)心缺乏學習動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因為學習較差,在學習中受到教師的批評、父母的訓斥較多,因此有一定的自卑感。會出現(xiàn)自暴自棄的情況,因為學困生經(jīng)常受到別人的輕視,在言行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反抗性,部分學困生的性格表現(xiàn)為自由散漫、沖動暴力、孤僻冷漠、逆反心理較嚴重等,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特別在小學高年級中,面臨升學壓力,在學習方面會出現(xiàn)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逐漸在學習中失去信心,逐漸影響到學困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二、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正所謂:人之初,如玉璞。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孩子的聽力與視力等也是正常的,但在聽、說、讀、寫、算以及推理等學習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明顯的困難,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成績低下,學業(yè)暫時達不到標準,學習心理有障礙,學習方法不對頭等。究其原因,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1)學習基礎(chǔ)弱;(2)缺乏自信;(3)行為習慣差;(4)家庭教育不到位。
三、新視野下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德育管理策略
1.以尊重為基礎(chǔ),提供進步機遇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弊鳛榻處煂⒆咏o予平等的尊重,讓孩子感受到教師平等、公平的目光與尊重,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并適時提供表現(xiàn)機會,讓孩子重拾自信。如:五(1)班的小青(化名)同學,單親、喜愛畫畫、性格孤僻、學習成績較差。作為班主任的我利用展示欄專門展示了她的作品,同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并在其他方面對她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她很快就接受了我的建議,并逐步按要求做好,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能和其他同學玩在一起了,學習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2.以關(guān)愛為途徑,營造和諧關(guān)系
愛是教育的一切,教師的關(guān)愛對學困生的學習和生活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處于發(fā)展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對學困生的引導很重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與學困生的溝通,從生活上、學習上、課堂上、課余時間等全方位去愛學困生,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用心良苦,營造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如:六(1)班的小晨(化名)同學,我認為他的智力、動手能力比一般的孩子都強,但各科的成績都不太好,上課調(diào)皮不專心。通過與他及他家長多次溝通,了解到他媽媽在他一年級時就離家出走了,家里只有他和他父親,父親上班三班倒也沒多少時間陪他。于是我買了新衣服送給他,讓他感受到了我的關(guān)愛。在課堂上關(guān)注他,在課余時間給他補課,給他正確的心理引導。慢慢地,他行為端正了,成績也上來了。
3.以合力為助力,促使不斷進步
德育工作必須走進學生的生活,深入到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家庭溝通,并形成合力,讓德育效果做到1+1>2,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兩者相結(jié)合,相互促進,讓孩子全面進步。如:上面提到的小晨同學,除了我在各方面對他的關(guān)愛與幫助,還主動與他父親溝通,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求他父親能多關(guān)心他的生活與學習,后來,他父親把他爺爺接過來照顧他了,爺爺也能每天過問他的學習、作業(yè)等情況,孩子的品行與成績都進步得很快。
4.以脫“困”為目的,促使全面發(fā)展
學校是學困生進行德育的主陣地,教師是學困生進行德育改造的導師。通過教師的正確引領(lǐng),建立學困生個人檔案,分析每位學困生的心理狀況、個性及生活學習情況,增加對學困生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對學困生開展德育工作。同時在班級中給予學困生特殊的關(guān)愛,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放棄,態(tài)度不強硬,切切實實地幫助孩子把不良行為改正,讓學困生脫“困”,健康地成長為陽光少年。
綜上所述,針對新視野下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班主任應(yīng)根據(jù)學困生的心理特點,結(jié)合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情況,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做好心理疏導,尊重學困生,采用鼓勵式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爭取家長共同對學困生進行德育管理工作,充分提高對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德育教育質(zhì)量,達到整體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大鵬.淺談小學學困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和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1.
[2]崔葉香.學校困難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