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宜斌
摘 要:探究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是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活動的基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目標的重中之重。從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教師指引探究性學習、生生合作探究性學習三個方面入手,詳細闡釋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互動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詳細策略,為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探究性學習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小學數學;應用
探究性學習方式重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未知的能力,促進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提升,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融合,小學數學課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能力、數學品質等核心素養(yǎng),在課程學習中,探究性學習能讓學生從實踐中探究數學理論知識,能用數學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因此,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將理論實踐相互結合的學習方式,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與應用,同時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妙用
學生自主探究是一種學生積極主動,自主確定學習內容,自主控制研究方向的一種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自主探究模式下,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自主權與決定權,能讓小學生感受到自身是學習真正的小主人的感受,在此過程中,將體驗更多的學習內容與實踐結果,能更好地展示出小主人學習的風采,因此,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廣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判斷能力、思維敏捷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關鍵核心素養(yǎng)能力。
譬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一部分內容時,學生的空間立體思維打不開,很容易在立體中間中“迷失”,找不到解決思路與方法,從而導致這部分知識的不吸收、不內化,也就達不到學習目標,實現(xiàn)不了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部分內容中,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從實物長方體與正方體出發(fā),從中探究長方體與正方體的一些特征,并通過展開的圖形,小學生能了解到立體圖形中相對的面、相鄰的面在平面圖形中的位置關系,能夠將已知的平面圖形直接轉變成立體圖形,還能將立體圖形轉變成平面圖形,讓學生自主尋找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了解面與面、面與線之間的關系,從而能夠讓小學生思想中培養(yǎng)直接構建立體圖形的能力,發(fā)展空間思維能力,促進知識的內化與能力的提升。
二、教師指引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妙用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策劃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學習的高效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其自身的引導功能,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幫助,引導學生,從簡單走向復雜,從已知走向未知,輔助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幫助學生提高自身探究能力,保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積極開展探究未知的數學活動。
“探索圖形”一課中的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表面涂色,分別計算一面、兩面、三面以及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題的個數,對于這樣的數學問題,小學生是有難度的,因為一方面是小正方體個數太多,另外一方面是表面涂色的類型太復雜,有一面涂色、兩面涂色、三面涂色,還有一些是一個面都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遇到復雜的問題,學生就會煩躁,甚至知難而退,此時,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能力,逐個引導學生思維能力弱或者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指引其通過“數一數”的方式尋找出各種類型涂色的小正方形的個數,這樣簡單的計數,學生會很輕易地駕馭,然后再引導學生去探究這些同一種涂色類型的小正方體都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如果學生在探究規(guī)律的時候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特征,教師可以適當提醒,引導學生從點、線、面去考慮,逐漸引導學生去探究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而且這樣的規(guī)律探究給學生加深了印象,學習的內容也更深刻。
三、生生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妙用
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是學生在未來社會中能夠獲得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也是學生能否獲得自身提升的關鍵,因此,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合作探究性學習能夠讓學生相互幫助、共同進步,讓學生幫助他人,或者借助他人幫助自己開展探究性學習,能同時培養(yǎng)探究能力與合作能力,使得學生自身各個方面的能力都能被提升。
“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部分,小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是小數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長期學習整數,導致學生思維還不夠靈活應對小數,因此,在此處教師可以試試合作探究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幫助學生,開展生活化探究,用生活中的小數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更復雜的小數知識,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譬如開展一次生活實踐綜合活動“去超市購物”,一方面了解生活中小數的應用,另外一方面了解小數的計算。通過合作探究超市的商品小數價格以及貨物的購買,實現(xiàn)對小數的初步認識與小數的生活應用,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探究式學習方式是小學生獲得知識與理論最佳方式之一,不僅僅能深入到知識的內部,還能增強知識應用的體驗,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深入研究具體的學情,研究課本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探究方式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友利.讓探究成為學生的學習技能:淺論探究性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167.
[2]苑舉清.基于“交互工具”進行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79.
[3]廖春花.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現(xiàn)狀及其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75.
[4]李君.以“四邊形的認識”為例談探究性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開展[J].學周刊,2018(32):81-8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