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蘭芳
摘 要:作文,歷來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頭戲,但卻又是眾多學生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方面也存在著怕輔導、怕批改,見了作文本就頭脹的困境。學生怕寫作文,教師怕教作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任何一樣事物總是對立統(tǒng)一的,只要老師在課堂上能夠正確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那么就不用愁學生此次作文會寫得空洞、不具體。而利用身邊的地方特產,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指導學生寫作,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作文;特產;觀察;品嘗;體驗
作文來自于豐富多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文的過程就是學生體驗和感受生活的過程?!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由于平時學生對生活缺少觀察,其所能體會到的,感受到的并不深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親密接觸生機盎然的大自然,而且要深入到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校園生活、家庭生活中,盡情去體驗“原汁原味”的生活。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是我們的學習的榜樣。
在這一方面,我已經(jīng)嘗到了作文教學的一點甜頭,在剛開始教學生作文時,見他們個個愁眉苦臉,幾乎人人都在為作文犯愁。結果收上作文本一看,令人犯愁的卻變成了我一人,那些作文簡直不堪入目:短短兩三行,五六十來字,讀來令人費勁,讀來讀去都感到不通順,其中還包括兩三個錯別字,怎么辦!怎么辦!我看得無從下手!還是我校的領導——吳教導為我指點了這條迷津。這樣的作文,雖說有雷同現(xiàn)象,但對于剛作文起步的中年級學生來說,至少有絕大部分同學能將它寫具體,寫生動了。聽了吳教導的一席話,我馬上行動起來,想到了家鄉(xiāng)的特產,這是孩子們都愛吃的,肯定能將它寫好。
一、家鄉(xiāng)的楊梅
如在教學第七冊習作三“向遠方朋友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上課前,我從家中帶來一些浸過酒的楊梅,準備上課時用。當孩子們見到那已久違了三個多月的楊梅時,個個變得興奮起來,話也變得多了,一些饞嘴的孩子甚至用舌頭舔嘴,直咽口水!于是我順勢利導,“你能向遠方的親朋好友來介紹一下家鄉(xiāng)的楊梅嗎?”于是小手如林,學生個個都想說,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的,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將楊梅成熟的季節(jié)、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全都介紹完了。我話鋒一轉,“你能用手中的筆向遠方的朋友介紹嗎?”只見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筆,沙沙地在草稿本上開始寫著。呵,這一次竟一氣呵成,這個效果真是超出我的想象。翻開一本本作文,笑容悄悄地在我臉龐綻放。啊,我成功了!這是我第一次嘗到的甜頭。
二、家鄉(xiāng)的桔子
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的作文一次比一次有所進步、進入秋季的一天,我讓學生從家中帶來各種桔子。一上課,就像在開桔子展覽會。我先讓孩子們介紹了家鄉(xiāng)桔子的品種,接著又挑了幾個洞庭蜜桔讓他們觀察,通過眼睛看、用手摸、鼻子聞、最后剝皮、嘗果肉,就這樣,孩子對洞庭蜜桔又有了新的了解,他們又非常樂意地把它寫成了作文。
我的家鄉(xiāng)盛產桔子。桔子的種類很多,有溫柑,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籽,有外表是黃色的黃皮桔,有果肉非常甜的洞庭蜜桔,有外表通紅的紅桔,還有個頭最小的金錢蜜桔。別看它個頭小,它的身價可不低。最早上市的是溫柑,然后就是黃皮桔、洞庭蜜桔和金錢蜜桔,最后就是紅桔上市了。
其中,我們東山的代表是洞庭蜜桔。它是在11月份成熟的,它的顏色是桔黃色的,而沒有成熟的是黃中帶一點青色。洞庭蜜桔可沒像其他桔子一樣圓、大,它的個頭扁扁的,所以又俗稱“扁桔”。扁桔一面是短枝,一面是因為花謝落后留下的凹洞。桔子外皮上還有一個個小細洞。
三、家鄉(xiāng)的碧螺春
正值家鄉(xiāng)碧螺春上市的季節(ji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能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同時進一步讓他們提高寫作能力,在星期六我布置了這樣一個家庭作業(yè):利用雙休日跟著父母去采茶,或看父母炒茶,也可以泡一杯茶喝,并寫成一篇日記。有了一個多學期的訓練,此次作文對于學生來說是輕車熟路,他們現(xiàn)在已能獨自一人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了。從以前單一的寫作素材,現(xiàn)在已慢慢變得寫作素材多樣化了,有寫采茶的,有寫炒茶的,也有寫品茶的。
星期六早上,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到魚池上去采茶葉。
一路上,爺爺和奶奶輪流搖著船,河水輕輕地拍打著水中的魚兒,發(fā)出嘩嘩嘩的響聲,似乎在唱歌。雖然爺爺和奶奶搖得很慢,但我眼前的景象卻常常一閃而過,那大概是我觀賞太慢的緣故吧!河岸的兩旁種著一些桃樹、枇杷樹、青菜……可它們都是一下子就沒有了,因為我看得頭暈眼花,所以坐在椅子上睡著了。
到了魚池上,爺爺奶奶叫醒了我,我們就一起上岸采茶葉。我手舞足蹈地來到茶葉樹前,看見一個個長長的嫩葉,它們似乎在說:“快摘下我們吧!”我把它們一個個放進籃子里。我專心致志地采了一段時間,籃子里就滿底了。過了一會兒,因為天氣熱,我已經(jīng)滿頭大汗了,而且腿也很酸。于是,我到了河邊去休息,順便洗洗手。洗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的手非常臟。洗完手,吃了一些食物后,我又和爺爺奶奶一起采了一會兒。
轉眼間,已經(jīng)是下午2點鐘了,于是,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搖著船回家了?;貋淼臅r候,我發(fā)現(xiàn)天是那么的藍,水是那么的清,樹是那么的綠,它們仿佛都在贊揚我……
看著學生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寫得精彩,真的要感謝課堂中那一個又一個的實物——家鄉(xiāng)特產。是你,讓孩子的作文“鄉(xiāng)”味四溢。葉圣陶先生說得好: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息。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