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寧
摘 要:近年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學中的開展和不斷完善,使學生和教師從中受益良多。在廣西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教育信息化技術,相比傳統(tǒng)教育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初中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各個學科教學中,多樣式的教學形式,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已經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初步的探索和嘗試,并在學生的培養(yǎng)和教育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課、學校心理咨詢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加凸顯了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
一、在初中生心理健康課堂采用教育信息化教學
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采用多樣式的教學形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并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熱情。實驗研究證明,單靠聽覺可以獲得知識的60%,單靠視覺僅獲得知識的10%,視聽并用可獲得知識的86.3%以上。從保持三天的記憶率來看,單靠聽覺是15%,單靠視覺是40%,視聽并用是75%。因此,多樣的教學形式能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課堂熱情和參與度,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效果。
例如,在講授“邁好初中第一步適應附中新生活”一課中,對民大附中新環(huán)境的認識體驗,如果只是單純的文字性陳述,即便是高中生也比較難有深入體會,但是利用了多媒體加入了民大附中的各種圖片、視頻,學生就很容易了解校園,了解新的環(huán)境。作為寄宿制學校,宿舍間的人際關系是初中生很關注的心理需求之一,在講授“宿舍你我他”一課中,教師引入《心理訪談》欄目的宿舍關系視頻播放,不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還讓學生通過視頻的案例聯想到自己的經歷,通過視頻中的專家指導,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取得了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此外,在初中生心理健康課堂中,活動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圖片、音頻、視頻的運用大大增加了課堂的生動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氛圍較為活躍。在情緒體驗、情感共鳴上,也能節(jié)省教師的時間,而講更多精力放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有效性教學上。
二、運用信息數據庫建立初中生心理健康檔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檔案,是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階段特點,通過心理測評手段,從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學習表現、個性特征、心理健康狀況、學習動機和態(tài)度、心理困惑等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描述和評價記錄,既可以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的參考依據,又可以建立學生動態(tài)心理檔案,作為教學效果、教育研究的參考依據。這些詳細的資料結合計算機信息數據庫的應用,相比傳統(tǒng)的文本記錄,計算機記錄清晰明了、方便快捷、準確性高,便于規(guī)范管理。
我校對初一新生就建立心理檔案,并逐一分類進行存檔,根據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背景資料,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了參考資料,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此外,運用計算機自動統(tǒng)計分析并生成文字報告,方便查詢與打印。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依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化管理起到了傳統(tǒng)方式無法替代的作用。
三、運用多元化的教育信息手段輔助初中生個體心理咨詢
在初中生的個體咨詢中,建立了最初的良好咨訪關系后,需要心理咨詢師對來訪學生的問題有清晰的診斷鑒別,并在心理咨詢后對來訪學生的各項相關指標有標準化的測量,這就需要標準化的心理測評量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各種計算機心理測評軟件逐漸替代了紙質版的心理量表。相比紙質版的心理量表,計算機心理測評軟件花費時間較短、計算簡便快捷,能對數據進行準確統(tǒng)計,并自動生成分析結果,提高了咨詢的效率和準確度。
此外在個體心理咨詢中,音頻常常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例如在一例考試焦慮的學生心理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運用音樂,讓學生更好地舒緩情緒,并學習自我放松,緩解焦慮。
由于計算機網絡的普及,給初中生與搭建了一個心理疏導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在線網絡與心理健康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起到心理問題的預防作用,同時增加了心理咨詢的保密性。由此可見,在初中生個體心理咨詢中,計算機的運用提高了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效率,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咨詢工作的發(fā)展。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運用多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為初中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發(fā)揮更加有效的作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在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中,獲益匪淺,將對提高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完善初中生人格等方面產生更為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吳增強,蔣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
[2]董奇,申繼亮.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