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雯雯
【摘 要】時代在改變,步入21世紀后,社會需求和實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語言交流的重要性。為更好的體現(xiàn)出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我們一直尋求著一種最佳的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把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發(fā)揮英語的交流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課程改革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jīng)驗改造?!敝袊逃姨招兄矎闹袊膶嶋H出發(f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和整個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各種社會實踐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對語言學習者來說,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語言,它來源生活,并為生活所用。《新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的參與。要能夠讓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教材處理生活化,讓英語貼近生活
小學英語教材本身內容就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一幅幅插圖生動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極富文化底蘊。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也大多是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能夠經(jīng)常運用的知識。如:同學們最愛玩的公園、動物園;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牛奶;同學們掛在嘴邊的一些日常禮貌用語。然而,僅僅靠書中的知識點還遠遠不能為學生的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提供最佳的語言情景。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收集生活中的英語,把它們帶進課堂,為教學服務。這樣生活化的處理教材,喚起了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效率大大提高,也讓學生們感到英語就在我們身邊,并驅使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語。
二、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使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
新的課程理念特別強調了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學生思維、情感、行動的整合,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使課堂充滿情趣。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氣氛
在生活化的英語課堂中,老師的微笑,老師的上課激情,老師的表揚與鼓勵是十分的重要的,不僅可緩解學生緊張的心理,還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優(yōu)劣、性別、出身等的不同而產(chǎn)生親疏和偏向。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差生有表現(xiàn)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上課時,教師要環(huán)視每個學生,不要只看好學生,而使其他學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學生,讓他們感到不自在而情緒緊張。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學生可以經(jīng)常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被激發(fā)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
2.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情感,進而產(chǎn)生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良好的教學情景場、充分的空間環(huán)境可以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表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自我的天地。情境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英語教學的一大特點,也是重點運用的方式之一。學生只學習不運用,我們的教學也是失敗的。學生不但要學習,還要會運用,這樣,才可以說學生學會了英語。語言來源于生活,更應運用于生活。通過設置情境,結合表演,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語言環(huán)境中快樂、活潑地學習,從而可以達到運用的目的,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生活化環(huán)境下,課堂成為交際性場所,言語性課堂,具有了真正的交際性質,其效果不僅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真實的言語體驗。
三、以作業(yè)為橋梁,實現(xiàn)生活化的再擴展
《新課標》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地學習策略,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因此,我們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yè)時要做到有趣味性、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這樣不但使語言學以致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能使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我們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和交往。隨著觀念的更新,教學已不僅局限于課堂,而是開放型的。因此,我們要利用一切機會,幫助學生拓寬英語使用的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走進社會,走向生活,用英語交流。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讓學生“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演一演”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引導學生說英語,用英語,愛英語,將課堂融入到真實的生活中去,以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的大課堂,讓學生在這塊生活舞臺上,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最終,在絢麗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語交流,使英語真正走進每一個學生的生活,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愛上英語。
【參考文獻】
[1][美]杜威著.民主主義與教育(王承緒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劉鐵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學[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郭元祥著.生活與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基礎教育論綱[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黃焱.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