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師生互動不僅能夠調(diào)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有助于素質(zhì)教育的貫徹和落實,對教學改革的實施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將互動教學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相結合,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fā)現(xiàn)、探究以及解決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師生互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5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39
長期以來,我國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師生之間缺乏良好互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帶動不起來,致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很難得到提升。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促進教學目的實現(xiàn),并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將師生互動教學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相結合,使師生在課堂上形成一種良性互動關系,并最大限度激發(fā)出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使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一、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性,體現(xiàn)互動的民主性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差異性,因此,教師并不能用統(tǒng)一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學生。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并在課堂下與學生開展積極的溝通,從學生的具體情況著手,因材施教,將每個學生的潛能充分地挖掘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相信學生,即便是學生在和教師開展互動的過程中,未能夠達到教師與其的互動效果,教師也不能放棄,而是要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運用地理思維解決問題。
此外,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并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不是把學生當作盛裝知識的容器,一味地向其灌輸,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性。在高中教學體系中,地理并非主要科目,許多學生的地理基礎薄弱,因此需要教師積極做好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各種問題的準備。
二、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
在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通常由教師支配著整堂課的時間,并單方面地向學生傳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根本沒有和教師溝通和交流的機會。這種教學形式不僅致使課堂教學氣氛嚴肅、沉悶,甚至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原本的學習興趣,致使其學習成績受到極大的影響。對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并將課程的主體歸還給學生,同時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針對學習問題與學生共同展開討論和分析,努力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教學氣氛。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動,進一步完善知識的結構,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運用幽默的語言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要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當課堂教學進行到高中地理關于“荒漠化的防治”這部分知識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闡述荒漠化產(chǎn)生的原因和自己的防御措施,以此激發(fā)學生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匕l(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之間就將知識印在腦海中,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巧妙設計問題,積極開展課堂討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開展師生互動,不僅能夠調(diào)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確保問題難易結合,且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入難的原則。
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并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學生引導和幫助,使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并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互動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討論習慣。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教學內(nèi)容選擇適當?shù)姆绞?,如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且讓每個小組先展開知識的討論,之后再進行組間討論,然后由教師作最終總結。以南北地區(qū)的知識為例,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南和北兩個小組,各小組通過翻閱書籍與上網(wǎng)查詢等方式搜集資料,并對相關知識進行闡述,兩組之間相互學習、相互補充,能夠在互動中輕松掌握知識,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近年來,師生互動教學已被廣泛應用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即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xiàn)與學生情感、認知、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等多角度的交流與互動。將師生互動教學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性,體現(xiàn)互動過程中的民主性;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巧妙設計問題,積極開展課堂討論。從而活躍教師與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柏林.高中地理課堂師生互動的有效觀評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
[2]秦學玲.優(yōu)化高中地理探究式學習體系,提升師生互動效益[J].中國校外教育,2015(8).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劉文杰(1988.10— ),女,漢族,河北南宮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