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少玲
內(nèi)容摘要:閱讀與寫作是兩種不同的能力,但是閱讀能力能夠直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本文從閱讀能為寫作積累豐富的材料、閱讀能為寫作提供更好的方法、閱讀能為寫作奠定思想的基礎等三方面對該課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閱讀 寫作 材料 方法 思想
目前,中學生閱讀量不足的問題普遍存在,這直接影響了其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給他們講清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之間的關系,以提高其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增加其自覺閱讀的動力。閱讀與寫作是兩種不同的能力,各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互相替代;但它們之間又有著極為重要的聯(lián)系,閱讀能力提高了,閱讀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增加和提高,能夠直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閱讀能為寫作積累豐富的材料
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事類》中說:“才為盟主,學為輔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學褊狹,雖美少功?!边@里說的是學識的重要。寫作能力的獲得依賴于知識的掌握,而知識的掌握除了依靠社會實踐之外,主要的是靠刻苦的讀書學習。因為人類社會的知識面是非常廣闊的,生活的內(nèi)容是無比豐富多彩的。但是對每一個人而言,其生活面肯定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管他是如何的見多識廣,接觸的人和事是如何的多,也不可能觀察和體驗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他的見識一定是有局限的。然而借助于閱讀,人們就可以超越這些限制,跟隨著書的作者周游世界,漫步歷史,從而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所以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都無一例外地十分重視閱讀學習。西漢經(jīng)學家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善于閱讀的人,必然知識淵博、視野開闊、素材豐富,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習寫作,就能夠做到迅速提高。中學階段是閱讀的最佳時期,因此,應該大量地閱讀古今中外的各種優(yōu)秀作品,來豐富自己的積累,為寫作初步足夠的的材料。
二.閱讀能為寫作提供更好的方法
有了寫作的材料還遠遠不夠,必須有合適的方法才能進行有效的寫作。寫作方法的獲得一方面可以學習寫作理論,另一方面就是從閱讀中獲得。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分析、綜合、概括等智力活動,學得了知識的同時,也了解到了一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寫作方法。閱讀能力越強,閱讀的書越多,了解的寫作方法也就越多、越熟悉,選擇的余地也就越大。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馑季褪钦f,勤奮讀書,從中獲得教益,寫文章就會變得很容易了。人們學習寫文章的直接方法就是從書本上模仿,一篇范文所能給予學習者的啟發(fā)往往比很多條寫作理論更重要,因為寫作要經(jīng)過一個模仿的階段,做到模仿而不抄襲,則需要更多的閱讀。不閱讀,就無從借鑒,無從取法。只有精心地閱讀,透徹了解古人的經(jīng)驗,全面掌握成功者的寫作方法,一代又一代的繼承和發(fā)展,才能豐富寫作理論與方法。
寫一篇文章如此,掌握某種文章體裁也是如此。每一種文章體裁都各有特點,各有傳統(tǒng)。如果你沒有讀過散文,你自然不會知道散文的特點,那么你就不可能無師自通地寫出散文來。歐陽修說:“作詩須多誦古今人詩。不獨詩爾,其他文字皆然。”說的就是從閱讀中熟悉寫作方法。劉勰的“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閱讀多了,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各方面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日積月累,逐步熟練,寫起文章來就會得心應手。
三.閱讀能為寫作奠定思想的基礎
大家都知道,寫文章是受自己的思想支配的,有了寫作材料,掌握了寫作方法,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寫出文章來。要寫出好的文章,作者必須砥礪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認識,修煉自己的品德。而思想的磨練,品德的陶冶,除了依賴社會實踐以外,善于閱讀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這是從廣義上說閱讀的意義,我們這里主要是說閱讀對人的思想形成的作用。誠然,閱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可以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閱讀歷史作品,可以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閱讀文藝作品,可以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通過閱讀,對于以前不夠明白的東西會更加了然于心,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得以形成,從而正確地指導自己的寫作。
綜上所述,閱讀是采花,寫作是釀蜜,這可以用來比喻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采集花粉的能力越強,采集的花粉則越多,質(zhì)量也就越高,釀成的花蜜也就越多,越精良。也就是說,閱讀能力越高,讀的書也就越多,理解吸收的也就越好,寫作的文章也隨之越來越好。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西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