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亮
【關鍵詞】 小學語文;導學互動;優(yōu)勢;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4—0107—01
在《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影響下,學校教學方式也轉變了,“導學互動”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說得到了很多教師的青睞,它是為了實現(xiàn)高效課堂而產(chǎn)生的一種教學方式。基于此,本文就“導學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開展策略進行重點分析,以期能夠為教師有效開展教學提供借鑒。
一、“導學互動”的優(yōu)勢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語言學科,以語言學習為主,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積極學習并細細品味語言之美,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語言教學上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該方法一定意義上能夠確保教學質量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導學互動”,能夠更加完善語文學科的教學知識,并且推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皩W互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該方法主要是將合作和學習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提高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以及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運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方法時,還應該優(yōu)化教學手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學以及合作的過程中深化討論知識,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有效開展“導學互動”的策略
1. 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互動可以是生生互動,也可以是師生互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課堂上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不可替代的引導作用,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努力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學的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課堂上通過增加與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生生互動也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有利于幫助學生查缺補漏,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如,在教學《王二小》這篇文章時,讓學生通讀兩遍課文,然后教師與學生互動:“有哪位同學可以跟老師說一說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故事?”這時候學習比較積極的學生就開始舉手回答,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再問其他學生有沒有補充,給學生更多的發(fā)言權。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就會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互相討論文章中的內容,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就比較高,學習能力也自然而然提高了。
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探究機會,并且讓學生置身于探究的環(huán)境中,從而積極地去探究新的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經(jīng)驗、借助多媒體、巧用故事創(chuàng)設、利用問題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等方法,通過問題去幫助學生開闊自身的思維,讓學生得到鍛煉。假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地提出不懂的問題,那么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動腦思考,一起交流解決問題。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時,學生讀完課文之后可知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美麗、物產(chǎn)豐富,由此就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教師:“同學們,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這時候由于教師沒有給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的時間,大部分學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為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或者是前后桌討論,提高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3. 拓展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語文學習中,僅靠教材內容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很有必要結合教材內容適當?shù)財U展教學知識,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并且又學到很多課本之外的內容,從而有利于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時,通過學習文章,可知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地球的一些知識,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很多內容都沒有提到。因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搜索與地球有關的更多知識,讓學生對地球有更深入的了解,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知識,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導學互動”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并且?guī)椭鷮W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