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娟
【關鍵詞】 政治教學;教學觀念;教學氛圍;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4—0070—01
思想政治課是提高高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它在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其他課程不可比擬的。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出現了新的喜人局面。同時,在貫徹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新的問題。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該如何結合高中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實際學習情況,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教學呢?在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的主體性
在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在傳統(tǒng)觀念的左右下以講為主,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束縛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思想政治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需要教師的分析、講解,這樣學生才能理解、掌握。但是教師一味地講解理論,不免會讓課堂氣氛變得沉悶,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影響教學效果。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發(fā)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積極獲取知識,因此,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我們要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徹底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要正確認識班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情況,既要全面考慮,又要有的放矢,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探究、思考,獲取新知,提高素質。
二、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高中學生的身心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面對著高考和未來不確定的人生,存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了解高中生在特殊時期的特殊心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了學習政治課的興趣,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意愿,想學、愿學、愛學,從而積累知識,提升素質。眾所周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嚴肅,理論性很強,趣味性不足,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難以完成。鑒于此,作為政治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努力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比如,在學習一些與學生的生活有聯(lián)系的知識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甚至讓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上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認識。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引入課堂,豐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對政治理論的理解,同時還可用一些幽默風趣的歇后語來解釋一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成長,徹底改變他們對政治這門學科枯燥、乏味、無趣的認識,以新的視角和認識投入到政治課學習之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
三、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增強學生的理解
政治學科常給學生這樣的錯覺,其與我們的生活無關。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排斥或者抵觸,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難以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實現有機融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教材內容生活化,要讓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把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政治理論在分析現實生活問題中的作用,鍛煉學生用政治理論分析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比如,可引導學生結合政治理論分析生活中房價上漲、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等現象。再比如,存款是每個家庭的生活現象。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存款的意義、利息的計算方法以及利率是由誰來決定和調控的等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增強學生對政治知識的親近感,拉近學生與政治的距離。讓學生用所學政治理論知識對這些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則能增強他們對政治理論的理解,讓學生明白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政治,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政治,要想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政治現象,就要加強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