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新萍
摘? ?要:
學生在材料作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審題失誤,其中有些失誤已經(jīng)不是閱讀能力和審題方法的問題,而是人生觀、價值觀出現(xiàn)了偏差。重組高中選修“《論語》選讀”教學單元,以“仁義禮智信”等儒家傳統(tǒng)道德重塑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 ] 《論語》;寫作教學;立德樹人
一、作文審題立意不僅僅是“術”的問題
面對當前高考材料作文一統(tǒng)天下的趨勢,學生學會審題立意顯得至關重要。很多老師會花不少精力講審題立意的各種方法,但在實戰(zhàn)演練中,筆者卻發(fā)現(xiàn)這些方法經(jīng)常失效。請看下面兩則實例:
1.2015年10月8日,影視明星黃曉明花費2億人民幣舉辦的超豪華婚禮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而關于這場“世紀婚禮”的爭議至今尚未停息。有人指其“太過奢侈”,借婚禮“高調(diào)炫富”;有人斥其婚禮影響惡劣,“讓中國敗壞的世風雪上加霜”;還有人慨嘆:科學家辛辛苦苦研究了一輩子,不如明星的一場婚禮。對此,黃曉明的回應是:“我憑自己干凈賺來的錢辦一場婚禮,沒覺得是什么不應該的事兒?!?請針對以上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這則材料涉及諸多視點,學生作文的過程,其實就是心靈的內(nèi)省、反思、凈化的過程,是一次思想觀念的自我教育過程。評分標準中明確指出,對黃曉明的回應應持批判態(tài)度。但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不少學生卻在為黃曉明的做法點贊,認為用自己的錢做自己想做的事,值得稱道;批判大家的“指責”和“感嘆”,認為這些人喜歡多管閑事,得了“紅眼病”。當他們得了不及格的分數(shù)時,還百思不得其解,大喊冤屈:高考作文為什么不讓我們講真話,這不是虛偽嗎?
2.重慶青年秦玥飛高中畢業(yè)后,憑著托福滿分的成績和突出的面試表現(xiàn),成為重慶市第一位被耶魯大學直接錄取的中學生。26歲時,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耶魯大學文科學士學位,在最意氣風發(fā)、最渴望名利的年紀,秦玥飛卻把“名校光環(huán)”拋到了一邊,選擇了別人眼中“大材小用”之路——成了湖南省衡山縣賀家鄉(xiāng)的一名村干部。
對秦玥飛的人生選擇,你怎么看?請選取一個角度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作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秦玥飛,本應成為青年人學習的榜樣: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到基層去鍛煉,又用自己所學造福民生;他發(fā)起的“鄉(xiāng)土創(chuàng)客”計劃,更是體現(xiàn)了一位有為青年的社會責任意識。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在作文中明確反對秦玥飛選擇的學生大有人在。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如果他選擇了高薪工作,他會活得更光鮮;認為他在一個高平臺上,卻讓自己以“最低價格售出”,大材小用,太不明智;認為他棄名校學位這塊打開成功之門的敲門磚不用,棲身基層,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當看到這些文字,老師比看到離題文還要痛心。這已經(jīng)不是“術”的問題了,老師講再多的審題技巧也無益,它折射出的是有些學生在價值觀、人生觀方面出了問題。認為秦玥飛的選擇不明智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受享樂主義人生觀影響,以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zhì)生活享受為人生的目的。贊同黃曉明做法,認為自己賺的錢就該任性花的學生則是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價值觀的體現(xiàn)。
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思想純正,有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才是學生應有的風貌。但有些學生的價值觀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格格不入。
二、是誰影響了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與這類學生展開深度對話后,筆者了解到產(chǎn)生問題的部分原因。
(一)泛娛樂化時代大眾文化的影響
當前一些媒體在宣傳企業(yè)家、明星時,不時渲染他們的奢華生活,以致《非誠勿擾》上的拜金女、一擲千金的“土豪”都成了大眾羨慕的對象。耳聞目睹下,大眾文化成了學生精神的銷蝕劑,金錢本位思想就這樣悄然侵入到學生的心中。因此,這些學生面對秦玥飛的選擇時,衡量標準是能為自己帶來多少經(jīng)濟價值和現(xiàn)實利益,而忽視了對社會責任意識的考量。
(二)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因素
有些家長常常這樣告誡孩子:“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只能去底層工作?!币恍┘彝ソ逃涑庵褐髁x思想和享樂主義人生觀。為迎合應試教育,許多家長重視智育卻忽視德育,沒讓孩子輸在知識的起跑線上,卻輸在了道德教育的起跑線上,這無異于舍本逐末。
(三)學校教育力量的式微
反躬自問,德性教育、詩性教育、生命教育本應居于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而今在教學實踐中是否漸行漸遠?當我們在為自己的升學率而沾沾自喜時,有沒有考慮過對孩子未來成長的影響?當下許多學校對師生的教育評價基本就是唯分數(shù)論,對教師德育效果的考評是缺失的。
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教師如何在體制困境中恪守自己的職責,怎樣更好地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這是我們應當多多思考和關注的。
三、巧用《論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馮友蘭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xiàn)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即便現(xiàn)在沒有達到,也應該“心向往之”,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筆者充分發(fā)揮《論語》的思想價值,對學生進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使學生成為有根之人。筆者將教材中的“《論語》選讀”部分按照“仁義禮智信”重組,開展專題講座,并關照當前的現(xiàn)實,提升學生的辨識力與思想境界?,F(xiàn)以“儒家的義利觀”教學專題為例。
(一)國家財富分配重在“均”的思想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笨鬃訌木S護國家穩(wěn)定的意義上說,若能保持財富分配的某種均衡,就能促使百姓的和睦團結。
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要求我們逐步縮小收入差距,實現(xiàn)公平公正,特別是地區(qū)間要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學生應該站在社會高度來認識理解國家的扶貧工程,為了整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很多有情懷的人都在做出自己的努力。馬克思說:“在選擇職業(yè)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睂W生如能有這樣的認識,對秦玥飛的選擇就會多一份理解與敬重。而黃曉明花2億人民幣打造的世紀婚禮,反映的則是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如此高調(diào)炫富的行為,會激起社會的仇富心理,激化社會矛盾,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產(chǎn)生不良影響。
(二)“義”當置于“利”之上
孔子并不反對人們追求財富,“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但他更關注是否合乎道義,“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鬃訌娬{(diào)“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會把奉行仁義道德放在追逐富貴之上。把孔子的思想發(fā)揚光大,對于治愈當前物欲橫流、為謀取私利而不擇手段的病癥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圣人善于用全局的、發(fā)展的眼光看“義與利”
原則不可違,但遇到具體情境要善于辨識。如當年“子貢贖人”與“子路救人”,子貢把魯國奴隸從國外贖回來卻不向國家領贖金,看似高尚卻遭到孔子的批評;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接受了那人為感謝他送的一頭牛,孔子高興地說“魯人必多拯溺者矣”。圣人早就能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關照的是一個事件最終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經(jīng)過這樣的思想洗禮后,再來面對當今一些現(xiàn)實問題,如乘客將包落在了車上,出租車司機送回物品但要了200元報酬,對此你怎么看?有了儒家“義利觀”的指導,學生在作文中體現(xiàn)的認識水平明顯提高了。認為司機送回物品要200元合情合理的同學,能自覺聯(lián)系到孔子對“子貢贖人”和“子路救人”的態(tài)度,提出強制拾金者無償歸還,會嚴重打壓道德表達的積極性,并最終危及道德釋放的活力;另一觀點認為,司機撿到乘客的東西就該歸還,不應索要200元,持這種觀點的學生也能從恪守職業(yè)道德、“見利思義”等角度出發(fā),講得入情入理。學了這個專題后,之前以“利”為上的學生,對比以“義”為上的賢者,大多都能自我反思,明白功利境界與道德境界的高下之分,進而激發(fā)向上之心。
除此之外,“仁以待人”“為人君子”“孝道為先”等專題皆可以挖掘出德育因子,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薄墩撜Z》在教學中可挖掘的價值有很多,在用好傳統(tǒng)文化育人的道路上,我們將矢志不渝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