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云 張慧玲
摘 要:高等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機電專業(yè)的學習中,能夠幫助學生解決許多實際難題。學生必須學好高等數學,從而為自身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機電專業(yè)中的高等數學課程本身相對枯燥,具有高難度特點。而少數民族預科生在語言上又處于劣勢,更難真正領悟。因此,本文旨從應用分層教學的意義與途徑進行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關鍵詞:少數民族預科生 高等數學 分層教學
一、實施高等數學分層教學對少數民族預科生的意義
1.因材施教,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
高等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為機電專業(yè)課的學習提供幫助。機電專業(yè)包含了信息技術、液壓技術等專業(yè)課程,這些課程內容相互滲透,而高等數學的開設為機電專業(yè)學生融會貫通這些專業(yè)課程提供了輔助和指導性的科學方法。例如:學好高等數學中的定積分以及微元法,有利于學生掌握工程力學中的力矩計算;學會高等數學中的導數和積分,能夠有效掌握電工技術中的交變電流等。而少數民族預科學生在接收這些高難度知識時,通常感覺力不從心。因為少數民族預科學生是學校通過降分錄取招收進來的,大部分人來自偏遠山區(qū),當地的文化習俗和教育水平極大的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導致這些學生進行高等數學學習時,基礎知識根基不穩(wěn),無法進行綜合運用,因此傳統(tǒng)教學根本不適用。
2.優(yōu)化體制,使學生真正掌握技能
在高等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機電專業(yè)屬于理科性質,對于高等數學的課堂要求增多,考試要求也是穩(wěn)步上升。老師通常為了應試需求,一板一眼的傳授數學知識,久而久之枯燥乏味。少數民族預科生由于覺得無趣,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干脆敷衍應付。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導致考試結果往往很不理想。加上少數民族預科生沒有明確的競爭意識,由于跟不上其他學生的步伐,無法形成高等數學學習的自主性。而分層教學能夠將這些學生分組,利用良好的機制,讓他們在相同起跑線上競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加強他們的技能訓練。
二、對少數民族預科生實施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合理策略
1.落實分層教學的組織形式
少數民族預科生在接受能力上具有差異性,老師可以將少數民族預科生進行分組,剛進行知識學習時,將少數民族預科生分成三組,并且讓成績較為優(yōu)異的學生出任組長。這三組組長對三組預科生進行作業(yè)檢查、課外輔導,并隨時匯報情況給老師。進行第一階段考試以后,老師根據他們接受能力的強弱分為A層、B層、C層根據每個小組的不同特點精確每一項任務的要求,每項任務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而有所調整[2]。
2.定位分層教學的合理目標
學習高等數學,要優(yōu)化課程目標。老師應該針對每一組之間的差異化,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制定每一階段必須達到的標準。較好的一組學完本章內容,需要加強課外練習,布置多一點學習內容。而中等一點的可以反復練習本章內容,消化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至于較差的一組,則可以針對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反復攻克。
3.優(yōu)化分層教學的課程內容
老師應該以A、B兩組的課程標準為導向,傳授A、B兩組有階段性的課程內容,深化他們對課程知識的消化能力,提高兩組學生的實踐成績。而對C組進行基礎性的課程輔導,主要強調穩(wěn)步推進。而且對不同組學生的學習差異都要兼顧,讓組員學生合作,取長補短。老師在確定這些小組的發(fā)展目標以后,應該深入挖掘新鮮的教學元素,更新教學課題。例如:老師可以在教授每一組學生課程時,告訴他們各自的課程目標與課題內容,并且隨時進行課內檢查。教授課程時,讓三組學生都可以進行提問,并逐一進行解答。教授三組學生時,在課堂上都花大量時間傳授相同知識,以合為主。之后剩余少量時間讓他們分學不同知識??梢宰孉組學生第一階段學習第一章的內容,不能原封不動的傳授,可以帶來課外選題和應用研究作為探討。教授B組學生時,學習第一章時,可以教授一些簡單的課外知識,教授C組學生時,學習第一章內容,可以通過教授學生觀察圖形變化規(guī)律,從中了解圖形變換原理,教會學生學習三角函數等知識,為學生的機電專業(yè)學習打好基礎。在進行課程傳授時,區(qū)別的內容以B組為區(qū)間。例如:“A組分開來學的內容比B組難一點,那么C組學習的比B組容易一點,而這個程度值需要均等?!?/p>
4.區(qū)分分層教學的考查內容
老師在進行考核的時候,要有效的進行分類??疾榉蛛A段進行,例如:考查A組的綜合素質內容,其中包括“課堂表現、課外內容與平時考試”。主要考驗A組的反應能力與實踐能力。老師可以重點考查高等數學在機電專業(yè)方面的應用知識,例如二階導數如何實踐操作的問題。。老師可以考查這些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知識的實用能力,能不能提出相應機電結合理論。而B組的學生主要在過渡階段,老師考查他們的知識消化能力,課堂知識與作業(yè),針對這些,老師可以圍繞前三章的某一塊知識,進行學生課堂與課外訓練結果的抽查。而在C組這里,老師主要考查學生的堅持能力與接受能力。主要包括“課堂內容”,老師重點考查學生前兩章消化的知識,針對這些知識提出問題,并作出解答。
5.更新分層教學的評價模式
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評價,能尊重其主體性。老師要時刻注意每一個小組的發(fā)展情況,對每個小組成員的成績變化進行調研與整理。少數民族預科生的基礎相對較差,在進行評價時教師也應該以鼓勵為主,結合學生所在組的平均水平,避免要求過高造成學生感到挫敗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也要避免要求過低而降低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
結語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預科生同其他學生一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然而因為語言存在差異、接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利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高等數知識學的傳授顯然已經不再合理。分層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具有許多優(yōu)勢,然而要解決當前問題依然任重而道遠。老師需要通過制定教學目標、優(yōu)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評價模式等多個方面探索。
參考文獻
[1]黃勇剛.機電專業(yè)分層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教學園地,2015,10(9).
[2]余高,陳芬.我國少數民族預科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思考[J].科學教育,2018,6(1).
作者簡介
吳曉云(1982.7—),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數學教學研究。
張慧玲(1982.10—),女,漢族,河南安陽人,本科,任教高等數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