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子瑜?程帥
【摘要】本文針對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進行剖析,通過培養(yǎng)來華留學生學習興趣、明確來華留學生獎懲制度、來華留學生因材施教、舉行比賽等方法,以期提高來華留學生漢語水平,促進文化之間的交流。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獎懲制度
【作者簡介】韋子瑜,程帥,??诮洕鷮W院。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華進行漢語學習,熟練掌握漢語應用,一方面能夠滿足來華留學生日常交流溝通,另一方面能夠為來華留學生在華就業(yè)提供更多的機會。
一、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動機
第一,外部動機。外國人來華進行漢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來華留學生可以通過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來獲得獎學金,而且在熟練掌握漢語之后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或在工作中能夠更快的得到晉升。
第二,內部動機。外國人來華進行漢語學習是為了進行文化之間的交流。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通過漢語言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夠更快了解溝通目標的主觀想法和心理狀態(tài),更好的進行文化融合。
二、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對策
1.培養(yǎng)來華留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進行課程學習的基礎,但很多留學生來華進行漢語學習是父母的要求,并不是自己的實際意愿,學生潛意識排斥漢語學習,尤其考慮到后期HSK考試和未來發(fā)展等問題,使得留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成績上升緩慢。為了保持留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進行簡單問卷調查,了解留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針對性設立相應課程,以培養(yǎng)來華留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某高校在進行來華留學生授課前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整理得到來華留學生對于動手方面內容興趣較強,在進行《長城有八萬五十多公里》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漢語版的旅游路線圖,起點是留學生國家終點是中國的長城腳下,中間包括機票、護照、門票等都由留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留學生積極參與到動手制作的課程中,學習興趣提高,在實踐中加深了對于課程的學習印象,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
2.明確來華留學生獎懲制度。獎懲制度的制定能夠約束留學生的不良行為,提高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學習質量。來華留學生的年齡多數(shù)不超過二十五周歲,缺少了父母的管制,在留學期間開始自由自在的生活,逃課現(xiàn)象較多,而且在漢語學習上熱情較低,沒有學習動力。高校通過明確相應的獎懲制度,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漢語學習,及時糾正留學生的錯誤行為,激發(fā)留學生漢語學習動力。例如某高校在設置留學生獎懲制度時主要分為考勤和獎學金制度兩方面。在考勤制度方面,如果留學生一學期出勤率不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取消平時成績,如果留學生出勤率不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取消本學期考試資格,留學生需要下學期重修此門課程,而且在每一階段課程學習結束后進行漢語考試,將考試成績計入最終成績當中。獎學金制度則鼓勵留學生努力進行課程學習,即使沒有父母管制,留學生依舊可以保持充足的學習動力進行漢語學習。
3.來華留學生因材施教。來華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帶有本國的文化特征,根據(jù)不同的文化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課程,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很多留學生來華進行漢語學習時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在保證教學質量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激發(fā)留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某高校教師有時會帶一些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工具或食物,在完成正常漢語教學之后,會向學生進行工具用途或食物由來的講解。在端午節(jié)前教師進行漢語課堂教學時帶來了粽子,在教學任務結束后將粽子分發(fā)給留學生進行分享,在學生品嘗過程中,教師開始講述屈原保家衛(wèi)國,國家淪陷之后投河自盡的故事,一些國家留學生本國文化時間較短,對于此類傳統(tǒng)文化故事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通過故事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4.舉行比賽。來華留學生在進行某一階段的漢語學習之后,教師舉行一些漢語類比賽來幫助留學生檢驗自身的學習情況,在比賽過程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由外界環(huán)境影響學生學習動機轉變成學生內心希望進行新知識的獲取,使學生能夠保持足夠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漢語學習。高校教師課堂教學中舉行“你畫我猜”、“傳聲筒”之類的小游戲和在學期末尾時組織學生進行話劇比賽,讓留學生享受比賽帶來樂趣的同時,增加與他人之間的合作,為幫助團隊取得勝利更加努力的進行漢語學習。例如,某高校在進行第一階段的漢語學習后,將班級留學生以六人一組進行“傳聲筒”的小游戲,教師寫出一個詞語,第一名留學生看完后通過肢體來描述詞語代表的含義,然后第二名留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繼續(xù)描述給第三名留學生,以此類推,最后由第六名學生說出詞語的名稱,每名同學描述的時間為十秒鐘,統(tǒng)計小組答對詞語個數(shù),多者獲勝,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團隊之間的合作,增加留學生的詞匯儲備。而在學期結束時進行話劇比賽,留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的某一章節(jié)進行話劇編排,根據(jù)表演情況進行打分,得分高者獲勝。通過舉行比賽,學生的競爭意識被充分調動,有效保持留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結論
綜上所述,培養(yǎng)來華留學生學習興趣能夠促進文化之間的交流,明確來華留學生獎懲制度能夠激發(fā)學生漢語學習動力,來華留學生因材施教能夠營造良好的漢語學習環(huán)境,舉行比賽能夠激發(fā)來華留學生競爭意識。針對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制定相應策略,有助于來華留學生更好的進行漢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雨亭.來華醫(yī)學留學生(英語授課)漢語學習動機與需求調查及應對思路[D].山東大學,2018.
[2]王凱,孫宏亮.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動機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8(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