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是新課改的要求,而“德”排在首位,可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人無德而不立,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本質(zhì)是教書育人,但是某些老師把“教書”和“育人”給分裂開,書教的很好,學生的考試成績也都理想,但是忽視了“育人”的重要性,不太重視學生品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以后的成長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學生心理世界不夠強大,不能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有的學生三觀不正,修養(yǎng)素質(zhì)低下,沒有社會公德心;有的學生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小學語文課堂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地點,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不僅能夠?qū)φZ文知識進行很好的補充,更可以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修養(yǎng)
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往大了的方面說,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道德修養(yǎng)高,則國道德修養(yǎng)高,這樣可以保證國家的繁榮昌盛,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對學生個人來說,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人生中的每一次風雨,讓其成為一個正能量滿滿的人。德育教育包括的范圍很廣泛,凡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都可列入德育教育內(nèi)容。接下來我將挑選幾個相對比較重要的德育方面,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這些內(nèi)容。
一、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是一切德育教育的前提,我們應該為作為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一員感到驕傲,我們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中產(chǎn)生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而沒有出現(xiàn)過斷層。如果一個學生不愛自己的民族,不愛自己的國家,還指望他熱愛什么呢?長大后也一定是社會的危害。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老師在講課時可以穿插進去一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風俗習慣和節(jié)日特點,讓學生領略到這些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民族祖先的勤勞和智慧,為學生講一些愛國人物的英雄事跡和我們國家的光輝歷史可以更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利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紅色和愛國歌曲也是很好的滲透方法,比如《我愛你中國》《黃河大合唱》《抗日軍政大學校歌》《我的中國心》……這些美妙的音符一定能打動學生幼小的心靈,使其在心中萌發(fā)出愛國主義情感。小學語文教材上有許多過于愛國主義的文章,可以把以上所講的幾個小建議融合在這些課文的講解過程中,這樣能夠舉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讓學生懂得感恩
人要常懷感恩之心,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大自然,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許多人都過分的不擇手段去追求名利,人心浮躁,貪得無厭,最后觸碰了法律和道德底線,受到了嚴厲的懲罰,當然也有許多人經(jīng)常抱怨和發(fā)牢騷,埋怨生活不公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負能量滿滿。如果一個人懂得感恩,那么他的生活就充滿了陽光,會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處理事情,而不會貪得無厭,牢騷滿腹。所以我們要從小學生抓起,讓他們從小懂得感恩,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告誡學生要友好的對待自己的親人和其他同學,感恩他們出現(xiàn)在自己的生命中,給自己帶來溫暖和歡樂。老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為學生播放一些專家的感恩報告會,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感觸。還可以舉行關于“感恩”的主題課堂,讓學生自己準備稿子進行演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感恩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成長中懂得感恩。
三、孝敬父母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百善孝為先。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古代的人們生平最重視的兩個字就是“忠”和“孝”,父母去世后要為其丁憂三年,三年內(nèi)不能從事其他的事情,來表達對父母的追思。但是現(xiàn)在有很多人不孝敬、尊重自己的父母,有的人甚至辱罵和毆打自己的父母,這也跟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在課堂上要經(jīng)常向?qū)W生講解父母把孩子從小養(yǎng)大需要付出的艱辛,使其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奉獻的、偉大的。要讓學生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好孩子,少惹事,讓父母少操心,同時要讓學生照顧好自己,因為照顧好自己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老師還可以向?qū)W生布置關于父愛或者母愛的作文,讓學生去完成,讓學生在家里去幫父母做家務也是不錯的方法。
四、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
人無信而不立。誠信是一個人的美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道,也是一個人受人尊敬的重要品質(zhì),我們都樂于跟那些有誠信的人交朋友,而遠離那些沒有誠信的人。交朋友如此,做生意更是如此,凡是那些做的大、做的強的公司,也都是把誠信當作自己的信仰。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在課堂上告訴學生要說到做到,不輕易向別人許下諾言,向?qū)W生講一些關于古今中外關于誠信的故事,以及因為誠信而獲得成功的人物事跡,這樣能更好的打動學生。在班級里要表揚和獎勵那些遵守諾言、拾金不昧的同學。
總之,德育教育包括各個方面,這些方面關系著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我們在教學中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來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使其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有素質(zhì),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信心的人。
參考文獻:
[1]徐源.淺談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6(5).
[2]曹中遠.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J].大眾科技,2015.
[3]邱玲.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有效的德育[J].赤子,2013(8).
作者簡介:
陳清華,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師范附屬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