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丁肇中教授在加州伯克力大學開學典禮上強調(diào):“教師不要教死的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碧貏e是在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教育方法的選擇,對教育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影響。有方法的閱讀是借助于教材,改變舊的閱讀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觀”進行完美的統(tǒng)一,改變學生被動學習、閱讀速度慢、閱讀量小、獲取知識能力差等不良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方法閱讀;語文素養(yǎng);三維目標;閱讀量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語文基礎(chǔ)知識與寫作能力的“支點”。找到語文閱讀的有效方法,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根本。無論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都是傳授知識、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是學生在知識上舉一反三能力的依托;是學生多元化思維的調(diào)和劑。運用方法巧學,可以使語文閱讀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運用方法巧學——提升閱讀速度及閱讀量
方法從實踐中來,教師要注重學生和教材的實際,根據(jù)課文題目的特點設(shè)計無主句采用補充題目法,讓學生通過題目就能知曉閱讀的主題,提高閱讀的速度。如題目完整的主謂賓類采用充實題目法,單詞的童話故事類采用“看樹找果法”,題目中有疑問詞的采用抽換完整法,四季景物描寫類采用季節(jié)抽象法,說明文按空間順序?qū)懙牟捎谩皩ふ抑行姆ā被颉皹?gòu)圖穿線法”,介紹動物、植物、靜物(無生命的物)類的說明文采用分類總結(jié)法,記敘文類運用“尋事品德定向法”。學生掌握方法以后,只要遇到符合方法特點的課文,就可以通過補充題目的方法閱讀,能很快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例如:九年義務(wù)教育“注提”教材第一冊《過橋》,第二冊《砸缸救人》,第三冊《看企鵝》,第四冊《坐井觀天》等題目的特點是缺主語“誰”,這樣就可以運用補充題目法,通過閱讀找出文中的“誰”就可以了。第十一冊的《激光》,第十二冊的《埃及金字塔》等說明文,是按空間順序?qū)懙?,可采用“尋找中心法”或“?gòu)圖穿線法”,第十二冊的《春》《三峽之秋》等四季景物描寫類文章采用季節(jié)抽象法,第七冊《賣火柴的小女孩》童話故事類采用“看樹找果法”。教學中,我把第四冊中的33篇課文按照體裁進行分類教學。如《小作家》《心靈手巧的小林》《愛迪生》等課文都是記敘文,運用“尋事品德定向法”,通過閱讀學生把主要人物的事件說明白,然后根據(jù)事件對人物進行品德定向(定位),這樣既概括了課文內(nèi)容,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運用方法巧學——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思維能力
從教學實踐來看,運用方法巧學閱讀,學生不但能靈活地完成課文閱讀內(nèi)容,而且還能余下充分的時間進行大量課外閱讀,縮短了課本學習時間,增加了課外知識量,開擴了視野,培養(yǎng)了邏輯思維能力。
1.運用方法巧學拓展閱讀,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運用方法巧學指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能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這種想象,是有依據(jù)的想象,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延伸和拓展,而不是憑空臆想。如教學《黃河象》時讓學生假想黃河象還有哪些失足落水的可能,學生無論怎樣推斷想象,都必須根據(jù)黃河象骨架的完整和斜插在沙土里的姿勢這一事實合理地展開。小學語文教材中多篇課文是關(guān)于地球受到污染、不可再生資源逐漸枯竭等問題,學生運用整合閱讀的方式,想象了如何對月球進行開發(fā)、利用以及其它與環(huán)保有關(guān)的對策等,在閱讀中既培養(yǎng)了想象力,也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運用方法巧學拓展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闡述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重要關(guān)系。大量閱讀是寫好文章的關(guān)鍵,也是為學生寫作能力提高所作的必要素材積累。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睂τ趯W生來說,運用方法巧學拓展閱讀,閱讀面寬了,知識積累多了,能更加熟練地掌握各種表達方式,寫起來便隨心應(yīng)手,使自己的表達也更加形象和生動。
新課標強調(diào)了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作出具體規(guī)定: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每學年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并對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建設(shè)性意見。這一重要舉措,改變了以往語文閱讀教學只注重課內(nèi)例文教學,忽視課外拓展閱讀、閱讀量不足的弊端。運用方法巧學是閱讀的關(guān)鍵,拓展了閱讀,也將課內(nèi)外、書內(nèi)外充分整合起來,體現(xiàn)了“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的理念,為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讀寫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大量讀書、整合讀書的做法,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多多積累名詞佳句、精理妙思等寫作材料,讓學生寫作文時“有米可炊”。
三、運用方法巧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運用方法巧學是獲取豐富知識的捷徑。語文課堂教學不單單是教學方法的問題,課堂氛圍的營造、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等也非常重要,注重這幾方面的問題,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課堂形式
教師可以打破學生固定座位學習的模式,采用自由流動式的學習形式,把班級學生編成幾個組,目的是讓各組學生在競爭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這種自由流動式的課堂從班級整體來看,變學生座位的固定式為自由流動式,課堂學習環(huán)境由安靜、凝固變得活躍起來;從學生個體來看,變呆板的被動式學習為鮮活的主動式,變被動提問為主動搶答,變被動思維為主動思維,解決疑難問題的途徑由單一式(教師)變?yōu)槎嘣üぞ邥?、伙伴、小組、大家、教師),從而達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活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意識,自然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
2.學習方式
改變傳統(tǒng)的一問一答式教學,采取自由開放式的教學形式。這里的“自由”指的是學生的行動自由、思維方式自由和闡明觀點的自由。盧梭說過:“為了使一個人能夠成為明智的人,就必須培養(yǎng)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硬要他采取我們的看法。”愛因斯坦也曾經(jīng)說:“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社會的向上發(fā)展就不可想象?!弊杂捎懻?、自由搶答、自由發(fā)表意見、自由尋求幫助四種學習方式,已經(jīng)成為課堂中學生獨立自主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學生的人身自由了,課堂上那種緊張的感覺就會消除,學生會在這種自由學習的環(huán)境中受到感染,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這里的“開放”,指的是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不要千人一面,要鼓勵學生所做答案的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描繪多彩的人生。
3.教學模式
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閱讀教學模式,根據(jù)不同課型確定不同的閱讀方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促使他們自主探究知識,在閱讀量的積累中達到質(zhì)的飛躍。
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運用方法巧學閱讀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體會到生活的快樂,陶冶了情操。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guān)于方法的知識,牽一發(fā)以動全身。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渴求心理,而且學生在思維中會少走或不走彎路。”以筆者為例,每學期的一本教材,我運用方法巧學最多用一個月,最少20天左右就全教完了。剩余的在校時間,學生可以大量閱讀課外知識。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讀名著、讀傳記,科普文等,在校一學期的閱讀量已達到100萬字左右,遠遠超出了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志強.去弊與創(chuàng)新:孫紹振作文教育思想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袁江平.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3,(21).
[3]許海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2).
[4]李志強.小學語文閱讀方法淺探[J].讀寫算,2015(17).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