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韻喬
摘要:對外漢語教學中,“被”字句一直是教學的重點以及學生掌握的難點之一。本文在介紹“被”字句的基本定義及教學中常用結構的基礎上,把“被”字句的偏誤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并根據三本常用漢語教材中有關“被”字句的講解,結合易出現的偏誤來對教學提出建議。
關鍵詞:“被”字句 偏誤 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3-0103-02
一、“被”字句的定義及結構
在《現代漢語》(黃廖本)中,給“被”字句的定義是:“指在核心動詞前,用介詞‘被(給、叫、讓)引出施事或單用‘被的表示被動的主謂句?!痹谏垤o敏的《現代漢語通論》中介紹“被”字句是:“介詞‘被的作用是引進動詞的施事。‘被字句中‘被字結構修飾謂語作狀語,主語是謂語動詞的受事?!痹趯ν鉂h語教學中常用的“被”字句句式是:主語(受事)+被(給/叫/讓)+賓語(施事)+動詞+其他成分。如:窗戶被(叫/讓)小明打碎了。
二、“被”字句常見的偏誤分析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被”字句是不易掌握的語法點。留學生與母語為漢語的學習者不同,易受本國語的影響,產生母語的負遷移,從而造成對目的語錯誤的使用。
(一)“被”字句本身常見偏誤
1.遺漏“被”
在漢語中,需要明確地表明施受關系時,“被”字就要體現在句中。在學習者學習“被”字句時,尤其是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易受母語影響,英語中“by”表示“被”的意思,可以省略,受英語影響,使用時“被”字往往會遺漏。如:
①自從她娶回家后,小明就沒有做過飯。
正確:自從她被娶回家后,小明就沒有做過飯。
2.誤用“被”
魯健驥在《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一文中指出:“‘被字句只適用于一部分表示使動意義的動詞,漢語中有為數不少的動詞,表被動意義時不能用‘被?!钡诙Z言學習者易受母語影響,或者在沒充分掌握“被”字句時,容易過度泛化,把不該用“被”的被動句都理解成需要加“被”的“被”字句。如:
①飯被做好了。
正確:飯做好了。
②任務被順利完成了。
正確:任務順利完成了。
③我的房間被打掃干凈了。
正確:我的房間打掃干凈了。
3.忘記“了”
“被”字句表示受事者受到動作的影響,所以要有表示結果的成分。在“被”字句的結構特點中,動詞后要有動態(tài)助詞“了”,如下①,動詞后的結果補語也要有語氣助詞“了”,如下②。
①他被大家感動。
正確:他被大家感動了。
②門被老師打開。
正確:門被老師打開了。
4.否定副詞的錯序
在教師講授“被”字句時,會講其否定形式,否定副詞要放在“被”字前。由于否定詞的位置問題而引起的偏誤也有很多,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否定詞+動詞”這個格式是留學生常見的用法,習慣了這種格式在稍微復雜一點的句型中,總是會把這類格式進行套用。如①、②:
①作業(yè)被不寫完,就別想出去玩。
正確:作業(yè)不被寫完,就別想出去玩。
②這張桌子被沒搬走。
正確:這張桌子沒被搬走。
(二)“把”字“被”字轉換中常見的偏誤
在留學生學習“被”字句之前已學習了“把”字句,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會用“把”字句來輔助理解“被”字句,如在學習“被”字句的開始,老師會給出例句:“老師把門打開了?!币部梢哉f:“門被老師打開了。”這些互換的情況多是由老師來引導完成的,老師在舉例子的時候會充分考慮到語法和語義的合理性,但第二語言學習者會認為“把”字句一定能替換成“被”字句。
①你把衣服洗一洗。
衣服被你洗一洗。
②他把袖子一揚。
袖子被他一揚。
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都是處置性的,且有一定的處置結果,但這個結果在本小句中并沒有明確地表示出來,所以他們都不能轉換成“被”字句。
三、“被”字句教學建議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部分之一,對于“被”字句側重點的展示是有必要的。參考《初級教材語法項目對比分析》一文中對三本常見漢語教材《漢語教程》《成功之路》《發(fā)展?jié)h語》中對“被”字句講解的分析表格給出一定的教學建議:
(一)合理安排教學順序和教學時間
在“被”字句的教學中,對外漢語教師應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被”字句的結構不應全部展示,如初級階段最先展示“被”字,在中高級學習過程中漸漸地加入“叫/讓”此類偏口語化的表達。在“被”字句中,先講語法結構,再講語義色彩,先教有“被”標志的被動句,再教無“被”字標志的意念被動句,對于“被”字句中的“被……給……”“被……所……”等結構也在后期教學中適當安排。最初學習的操練是機械式的模仿和用所給詞語排列成句,再后來漸漸加入“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換練習,最后是情景會話模式的開放性練習。
(二)給出情境開放式操練,由學生獨立完成合乎語法規(guī)則和語義的句子
在“被”字句教學時,多是老師進行指導性的教學,學習者輔以機械性的練習?!氨弧弊志涞慕虒W操練也多是老師引導性的造句以及“把”字句“被”字句的轉換。因為“被”字句在日常生活中較少使用,所以,學習者多會因為不能充分結合實際的掌握而錯用,甚至是不用。這就需要對外漢語教師根據情景開放式訓練學生,不是機械地給定句子引導造句,而是給出同學貼近生活的情景指定練習。如在《對外漢語語言點教學150例》中“被”字句給出的操練:“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會出現哪些問題?(可提示詞匯)”。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 教師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對外漢語教師更多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在基于教材和教學大綱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學中的問題,更多地集中在讓學生說,根據班級里留學生多出現的錯誤來調整教學,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態(tài)度,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充分地理解“被”字句的知識。
四、結語
“被”字句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偏誤,掌握“被”字句的結構和用法對于學習者來說較難。本文對“被”字句的定義及結構進行了介紹,對“被”字句本身及“把”字句“被”字句轉化中易出現的偏誤作了簡單的分析,并根據這些對“被”字句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本文尚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參考文獻:
[1]邵靜敏.現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1).
[3]賈曉蕾.對外漢語教學中“被”字句的偏誤分析及其教學策略[J].語文學刊,2012(20):3-6.
[4]于佳歡.“被”字句的偏誤分析與教學策略[J].大眾文藝,2017(4):251-252.
[5]米磊.初級教材語法項目對比分析[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8.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