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芳
(甘肅省臨夏州回民中學 731100)
這一模式主要包括物理課堂中依次進行的六個環(huán)節(jié):導,思,議,展,評,檢;導是課程起點.導包括導入和導學.導入,即上課之后教師用簡潔的語言實現(xiàn)舊知向新知的導入.導學即教師用簡潔的話告知學生當堂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自學要求、思考題目、解決的問題和思考時間;思即研讀深思,自主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強調學生的獨立思考;議即小組討論合作互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小組討論、互幫互助、解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焦點問題.高效課堂是以精心組織的班級文化和小組文化為支撐的;展即激情踴躍,展示所學.學生根據(jù)自學和小組討論情況,或代表個人,或代表小組通過口頭表述或到黑板上板書,展示學習成果;評即點評導學.到了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才可以走到前臺進行點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從自學合作,參與度等方面對小組進行評價激勵,接著點評精講學生展示中暴漏的問題和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順勢講方法、講線索、將框架.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要精講,語言要精練;檢即檢測反饋,內化所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檢驗本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目標落實的如何.
本次調查選取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回民中學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理科重點班與理科普通班同學為調查對象.同時編寫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導學案使用情況調查問卷》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情況調查問卷》,兩個調查問卷在每個年級各發(fā)下問卷60份,回收問卷120份,全部為有效答卷.調查學生素質層面比較廣,數(shù)據(jù)反饋真實可信.除發(fā)放問卷外,還查閱收集了大量近幾年來中學物理教學內容方法方面的有關資料、有關物理教育教學方面的期刊、各省的教育期刊以及教育理論研究期刊等.
1.《“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導學案使用情況調查問卷》情況
(1)主要調查內容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導學案使用情況調查問卷》中,我們主要針對“學生是否贊同使用導學案”,“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學生是否能課前主動預習”、“學生能否按老師要求比較認真完成導學案的預習部分”、“使用導學案后自己的學習能力是否進步”、“使用導學案后自己的聽課效率是否提高”、“使用導學案后是否加重了學習負擔”等內容進行了問卷.
(2)結論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53.3%的學生贊同使用導學案;能課前主動預習的學生達55%;能按老師要求比較認真完成導學案的預習部分有76.7%;認為自己學習能力進步的有51.7%;聽課效率提高的有51.7%;認為導學案加重了負擔的有63.3%.
從而得出如下結論.
①好的方面,相比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使用了導學案后,預習有任務有要求了,部分學生能找出自己不會的物理問題了,也變得自信了,小組討論時敢說自己的做法了、愿意參與了;學生使用了導學案后,課堂上敢展示、敢發(fā)言了;使用了導學案后,學生對自己物理成績的提高更有信心了,習慣變好了;使用了導學案后,優(yōu)等生的優(yōu)勢更大,部分學困生也積極參與學習了.
②困惑或問題,部分導學案的有些物理題難度太大,學生無法獨立完成,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部分導學案設計時沒有注重層次性,且內容太多;導學案容易丟失;部分導學案設計的問題不具體、抽象,學生不好回答或操作.
(3)建議
針對問卷反映出來的不利方面,作為物理教師應該選擇典型且難度適中的物理試題,切忌多、難,以防學生課業(yè)負擔太重和無法下手做,甚至相互抄襲;導學案的設計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導學案中設計的問題要具體,不能過于抽象或模棱兩可;教師要多督促檢查導學案,以防抄襲;教師要學生用一定的工具保存導學案,如:檔案袋、夾子等等,以防學生丟失導學案.
2.《“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情況調查問卷》情況
(1)主要調查內容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情況調查問卷》中,我們主要針對該模式授課學生是否適應、學生對該教學模式中的六環(huán)節(jié)(導、思、議、展、評、檢)有何看法、該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提高了上課效率、該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等方面進行了較全面的調查.
(2)結論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對于該課堂教學模式,78%的學生認為該模式適應自己學習物理;72%的學生認為實施該模式教學后,自己的上課效率有了很大或較大提高;69%的學生認為實施該模式教學后,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有了提高;52%的學生認為該課堂教學模式的“檢”環(huán)節(jié)中設置的題目太難或難.
①好的方面,相比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物理教師使用了該課堂教學模式后,一方面,真正地實現(xiàn)了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課堂內通過小組間的相互討論,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又融洽了同學們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更多的是授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歸納方法;另一方面,課堂不再是老師一人唱戲,而是學生真正的參與到了課堂學習中來.尤其是使部分差生從一個旁觀者,成了學習的參與者,并且還能代表小組發(fā)言,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當這部分學生也參與進了學習中來,課堂氣氛就更活躍了,學生動起來了,學習就好辦了.
②存在的問題,部分教師實施各環(huán)節(jié)時由于過于死板,甚至“死套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浪費課堂寶貴時間的情況;教師在使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如在讓學生“議”之前,如何將問題分配的更科學,讓學生討論問題更明確還能兼顧到課堂容量的問題等問題不好解決.
(3)建議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堂上能隨機應變,對于課堂六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節(jié)點要根據(jù)物理課堂內容靈活機動的安排實施,不一定每節(jié)課每個時間節(jié)點都一成不變、過于死板,避免因刻意遵守時間節(jié)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體現(xiàn)的特點;教師要客觀對待物理授課內容差異,如要物理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等課型的不一樣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復習課中的“評”的環(huán)節(jié)中要允許多形式樣化,可采取自評、同學評、教師評等多種不同形式,若復習課中的問題較簡單,大家都會時,可以不進行“展”.
總之,“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一些困惑,但是,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的確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掌提高了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