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應該有正確的閱讀能力,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終目標。閱讀理解繼續(xù)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
關鍵詞: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作為小學生,他們對生活都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如果我們一味地只是教,讓他們只知道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都是不符合我們現代教育的,更不利于他們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積極培養(yǎng)他們對生活的解讀,對社會的解讀,對人生的解讀,讓他們成為有用之才。
一、 認真閱讀原文
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在瀏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學會速讀,切忌文章都沒完整地閱讀過,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
按照文章的寫作順序閱讀,因為這種閱讀方法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jié)省了閱讀時間,效果好,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fā),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做出準確的判斷。
我認為先看閱讀材料比較好,因為仔細研讀閱讀材料,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內容,這是解答閱讀題的至為關鍵的第一步。研讀閱讀原文,整體感知原文是因為所有閱讀理解習題的答案都是顯現或隱藏在原文之中的。這是解答閱讀題的一個總原則。如果有了這樣清醒的意識,那么在解答問題時就不會擔心找不到答案了。
二、 學會品讀關鍵詞句
認真閱讀理解中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后重點品讀理解與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和范圍,找到重點語句欣賞。
認準關鍵詞句,把握其基本意義,認清它們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根據上下文琢磨它們的升華意義,學生特別是要學會在閱讀文字材料中發(fā)現有效信息,即是對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的文字和內容。
對原文進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結構,確定該詞的詞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時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這樣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或者自己稍微概括來作答,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整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當出現對關鍵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時候,可從兩個方面來思考,第一是結構方面,第二是內容表達方式方面。從結構方面,要明確句子所處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說關鍵語句處在文章的開頭,常常具有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處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間,則是或強調突出,或呼應上文、或承上啟下,處在文章的結尾,往往有點題、照應開頭、深化主題等作用。從內容表達方式方面,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辭手法,可從修辭手法的作用方面來解答,比如采用比喻、擬人的句子是為了使文章生動形象,采用反復的修辭手法的句子是為了強調,采用排比修辭手法的句子是為了增強文章氣勢等。
三、 認真審題
學生認真審視語文閱讀理解所要求回答的問題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要做到細讀文章的內容,機智從容答題。
所謂試題的審題,就是要仔細研讀試題,從題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去揣摩和了解命題者的命題意圖,準確把握試題的命題思路、方向、范圍、角度、重點、條件等,為準確答題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辞孱}目要求,并不是只要簡單把題目逐字逐句讀清楚就行了,而是要進行認真慎重的思考,學會從題目中提煉有效的答題信息,并且對這些信息進行必要的分析和處理,準確找到答題的切入口,從而完成試題的解答。
排除生詞的障礙,遇到生詞要通過上下文,大膽地對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個別詞義、語義和句義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還可以通過構詞常識大膽猜測。
四、 規(guī)范答題
讓學生在根據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相應的問題,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才能得分。不亂答,亂答也不得分。學生不聯系語文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沒有成績。
就要根據題目要求,通過分析、歸納、推理等各種思維活動,盡量完整的提煉出答題要點,不要有任何遺漏。因為有不少表述題,在評卷時往往采用,踩點得分的原則,答到幾點給幾分,因此,為了保證答題的完整性,就要把問題的要點一一列出,然后將它們組織成一段條理清晰的文字來回答。
簡明性,即語言要簡明,不啰唆,用最少的語句傳遞更多的信息。條理性即回答問題時,如果有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定要有條理地寫出來,不要不分主次,不分輕重胡亂堆砌語句。
言之有據,持之有理。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憑空瞎說。語文閱讀理解得分的主動權在我們同學們手中,關鍵是在于你有沒有“言之有據”地來作答。
注意組織規(guī)范語言答題,認真書寫。答案基本考慮成熟之后,還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語言。語言簡潔明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檢查答題有無疏漏,研究其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對照各題目推測判斷,確保無誤。
總之,閱讀具有獲取知識、積累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價值。具有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使小學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長、潛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以適應和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zhàn)和需要的意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關向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誤區(qū)分析及科學指導策略探討[J].治學之法:2012,3.
[3]繆振東.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開拓課外閱讀空間[J].新語文學習(小學教師版),2006(1).
作者簡介:
黎亮晶,浙江省蘭溪市,浙江省蘭溪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