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創(chuàng)新,教與學的活動在不斷地演變和發(fā)展,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教育云的應用也日益普及。去年11月,我市正式運行河源市教育云平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借助河源市教育云平臺進行備課、導學、授課、互動和反饋,能夠讓我們的教學更加全面、生動和高效。然而由于該平臺在我市尚處于初始推廣階段,為使該平臺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市小學英語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文將通過課例從同步備課、課前導學、互動課堂和課后作業(yè)等方面著手,簡要分析其運用過程。
關鍵詞:例談;河源市教育云平臺;小學英語教學;運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創(chuàng)新,教與學的活動在不斷地演變和發(fā)展,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教育云的應用也日益普及。2018年11月,我市正式運用河源市教育云平臺,此平臺是以云計算為基礎,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深度融合,搭建涵蓋核心應用,同時匯聚第三方優(yōu)質(zhì)資源及應用,面向教育機構(gòu)、老師、學生、家長提供一站式服務的教育云平臺,它不僅具有強大的空間存儲以及資源整合的功能,而且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優(yōu)勢。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借助其進行備課、導學、授課、課堂互動和作業(yè)布置,能夠讓我們的教學更加全面、生動和高效。然而由于該平臺在我市尚處于初始推廣階段,為使其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市小學英語教學,本文主要通過筆者對該平臺的初步探索運用,通過具體課例(PEP四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簡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如何運用該云平臺,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教學改革。
1 同步備課
備課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關系到整個課堂的成敗。隨著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備課方式可以供教師選擇。如Microsoft Office軟件、WPS Office軟件、希沃白板等,但是它們的功能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實現(xiàn)教師開放式和一站式備課。河源市教育云平臺“同步備課”板塊不僅具有以上幾種技術的常用功能,還具有引用教材、調(diào)用資源、互動試題、學科工具(知識導圖、學科工具、英語詞典)等其他方便又實用的功能,輕松實現(xiàn)一站式備課。以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為例,筆者備課時直接通過平臺“同步備課”板塊,點擊“引用教材”、“調(diào)用資源”便輕而易舉地將本課教材內(nèi)容、課文音頻、動畫等資源直接拖曳到課件中使用(如圖1和圖2所示),無需東拼西湊,反復復制、粘貼,既省時又省力。
2 課前導學
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導學是教學實施的重要一步,其實質(zhì)是落實“先學后講、教學合一”的教學理念,其原則是以素質(zhì)教育為核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通過師生口耳相傳的預習并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核心理念。以往學生實施預習多以或者只能以書本和相關參考資料為主,基本只能借助參考書將詞句翻譯成中文,這樣單一的預習手段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而河源市教育云平臺集聲、像、文于一體“課前導學”板塊,不僅突破了這些束縛,有效實現(xiàn)了課前資源共享,還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落實“先學后講、教學合一”的教學理念。如筆者進行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導學時,便把相關歌曲的動畫、單詞的圖片等資料伴隨導學任務推送給學生,學生接收后根據(jù)相關資料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歌曲跟唱、詞句復習等任務(如圖3所示),為接下來的課堂活動順利開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3 互動課堂
新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體驗、探究展示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1]。利用河源市教育云平臺“互動課堂”板塊進行課堂教學,輕而易舉地就能實現(xiàn)以上目標。其資源、學科工具功能有助于豐富教學內(nèi)容,完善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光榮榜、小組評分、分組選人等功能重點給每個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并能在課堂中進行及時評價反饋。豐富多樣的功能,使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更為直觀、生動、形象,教學過程更顯公平公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英語課堂教學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zhuǎn)變,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個性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zhuǎn)變。如在講授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過程中,筆者首先在“我的資源”拖曳導學時已推送給學生地歌曲《My friends》進行熱身互動,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如圖4所示);然后利用Catching mouse游戲復習描述朋友的詞匯時,運用“互動課堂”板塊中的“隨機挑人”工具隨機挑選學生作答,并及時給予評分,此舉很快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連平時羞于回答問題的學生都不禁頻頻舉手,躍躍欲試(如圖5和圖6所示);而在引入新課前,筆者還通過Let's make a super model(“超級模特”游戲)活動將學生進行分組,引導他們合作完成超級模特描繪,然后上臺進行展示,并及時給予評價(如圖7所示)。以上幾個互動,使學生系統(tǒng)地鞏固了舊知的同時初步感知了新知,教師再借助音頻引導他們自主完成Read and match部分任務便已是水到渠成。
4 課后作業(yè)
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布置方式,往往只關注基礎忽視能力,作業(yè)雖多效果卻不盡人意。河源市教育云平臺“布置作業(yè)”板塊,作業(yè)內(nèi)容豐富多樣,它不再僅僅局限于抄抄寫寫、讀讀背背,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聽、說、讀、寫、看全方面布置符合其學習實際的開放式作業(yè),這樣不僅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和自主發(fā)展空間(如圖8所示)。
在初步運用河源市教育云平臺教學的這一年里,筆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給英語教學工作帶來變化——備課時間比以往縮短了50%左右,學生作業(yè)完成率增加了10%左右,課堂氛圍活躍度、師生關系和諧度都明顯得到了提升......總而言之,它所帶來的全新課堂教學模式是傳統(tǒng)課堂無法比擬的,它所能呈現(xiàn)給我們的也絕不僅僅局限于上述板塊和功能。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發(fā)展都具一定的曲折性,該平臺給教學帶來高效和便利的同時也對教師、學生、學校和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善于把握時間與環(huán)節(jié),學生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學校要做好全面的技術支持,家庭要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只有充分解決上問題,才能讓河源市教育云平臺真正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教學改革![2]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26.
[2]季寧.運用“學樂云”平臺創(chuàng)建生動地小學英語課堂[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22):27-37.
作者簡介
曾惠琴(1989-),女,廣東河源市連平縣,小學英語二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