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把每位公民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當成其畢生追求的目標,他的教育思想為中國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幼兒教育中踐行陶行知思想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教師的使命。針對學前教育過程中幼兒泥塑教育展開研究,首先從泥塑的歷史背景引入主題;其次對泥塑教育的作用以及現(xiàn)狀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再次對泥塑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主要從方法和案例兩方面展開研究;最后,總結說明泥塑藝術教育在現(xiàn)今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陶行知思想;幼兒教育;泥塑教學;藝術
對于幼兒來講,游戲本身能夠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樂趣,如果他們能夠在游戲中學到一些知識技能,甚至培養(yǎng)他們的全面素質(zhì)教育,為以后應對我國基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是成功的幼兒教育。泥塑活動的開展是以游戲的形式,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創(chuàng)造自己喜歡的造型,從而鍛煉他們的動手思考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泥塑也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愛國情懷。
一、 泥塑教學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說:“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這就要求人要有獨立性、自主性,而不是隨大流千篇一律。自主性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涉及政治學、哲學、法倫理學等多個領域。陶先生強調(diào),學校不要被圍墻圍起來,應該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用心感受大自然。
泥塑藝術是由傳統(tǒng)文化走進課堂,幼兒在進行泥塑活動中,我們往往比較注重技能的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常常忽略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這樣幼兒往往會對泥塑活動漸漸的不感興趣,致使我國幼兒泥塑活動不能有效發(fā)展。教師教學泥塑活動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目標:首先,要讓幼兒從小熱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其次,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最后,為以后藝術的發(fā)展教育奠定基礎。
二、 泥塑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 泥塑教學的策略研究
1. 教學活動的選擇
在進行泥塑教育內(nèi)容選擇的時候,要對內(nèi)容進行篩選,內(nèi)容難度應該適中,必須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況,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興趣,
才能使他們更好地吸收教學內(nèi)容,然后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和升華出新的東西。在進行幼兒泥塑教育時,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最好含有兩方面:其一是選擇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的泥塑,其二是讓孩子自由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最好以黏土作為材料來進行教學。這兩部分內(nèi)容在進行時,都要結合實際,這樣泥塑藝術才能更好地被幼兒所接受。幼兒在泥塑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也能夠找到自我,找到自信,將自己的想法表現(xiàn)出來。
2. 教學方法的策略研究
對于一門教育來講,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在進行幼兒泥塑教育時,需要采用以下幾點策略:第一就是多開展一些教學活動之外的游戲,這是對于教學活動的一種延伸,從而也能很好地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熱愛泥塑活動,在活動延伸中,幼兒不僅能夠玩得開心,也能夠鞏固他們在活動中所學的知識。
課外活動固然重要,還存在幾個必須應用的學習方法策略,如情境教學方,讓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下參與其中,切身體會;主題教學方,意思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目標明確,有一個固定的主題,圍繞著它來展開教學。這些方法對于更好地開展幼兒泥塑教育都是至關重要的,有劃時代的意義。
(二) 泥塑教學的探索案例——泥塑欣賞
泥塑活動是一門需要幼兒親手實踐的活動,幼兒在進行泥塑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他們能夠從中了解到泥塑藝術所帶來的樂趣,了解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奧秘以及博大精深,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幼兒的民族榮譽感,從泥塑教學活動中也能培養(yǎng)幼兒對于泥塑基本技能,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榮譽感,這就是開展幼兒泥塑教育活動的真正意義。
幼兒的情況分析:對于幼兒來說,剛接觸新的事物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了解事物的方式相對比較的緩慢,在進行泥塑的欣賞過程中,幼兒們都是各說各的,沒有進行思考就會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教學活動中能完成的目標有以下幾點:使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泥塑模型的內(nèi)在特點,了解它們所表達出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以及背景,從而提升幼兒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泥塑教學活動的重點及難點:泥塑作品的情感表現(xiàn)為重點內(nèi)容,泥塑語言的理解為其難點。在進行泥塑教學活動中所需要的物品:泥塑模板及泥塑制作所需要的工具等。在活動中,首先要讓幼兒對泥塑進行欣賞,讓他們被泥塑深深地吸引,然后對其進行評價,最后教師展示的泥塑作品要有所提示,從而讓幼兒自行創(chuàng)作,制作新的泥塑作品。
教師可以依據(jù)不同的作品來理解他們的制作方式,主要有四個步驟:打泥,塑泥,上底色,彩繪。以“泥咕彩繪咕”為例來講解泥塑作品的文化以及制作過程,展示“泥咕彩繪咕”的塑泥以及彩繪過程。
在對泥塑作品當觀賞分析后,讓孩子們進行創(chuàng)作,在孩子們對泥塑觀察一番之后,根據(jù)他們所學的技法自由制作,教師從旁給予適當?shù)闹笇В屗麄冏龀隽钭约簼M意的作品。除了制作之外,提高孩子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另一途徑就是進行討論,讓幼兒來依次介紹自己的作品,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表揚鼓勵,并進行最后總結。
三、 結論
現(xiàn)代社會,學前教育已經(jīng)受到家長們的高度重視,泥塑藝術也被大家所推崇,泥塑的推廣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我價值,從而來培養(yǎng)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泥塑不僅能鍛煉幼兒的手工,還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開拓幼兒的思維,因此,幼兒泥塑活動的開展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泥塑活動存在的基本技能進行展開,圍繞主題多層次、多元化展開。
參考文獻:
[1]張希清,郭忠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M].??冢耗戏匠霭嫔?,2003:229.
[2]趙健磊,張宏岳.中國民間泥塑技法[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周嬌,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fā)區(qū)東部新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