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津
【摘要】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運用微課輔助教學能夠切實提升教學效率?;诖吮尘?,對運用微課激發(fā)學習興趣;運用微課呈現科學現象興趣;運用微課推進師生互動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微課;應用
微課是一種方式便利、內容豐富的新興教學方式,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微課采用短視頻的形式,針對課本知識點詳細講解,并補充適當拓展知識,充分利用挖掘的各種教學資源。這種視頻和音頻的形式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刻的印象,讓學習過程更為有趣,學習效果顯著強于傳統(tǒng)的板書式教學。因此,教學科學教師要結合具體知識點,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挖掘教學資源,制作內容覆蓋完整知識點又生動有趣的微視頻,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一、運用微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活潑好動、對很多事物都懷有好奇心的小學生來說,如果能調動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就很強,就很愿意投入精力和注意力,就容易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小學科學包含了各種深奧難解的自然現象、各種枯燥的定理與理論解釋,這些都容易影響到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隨之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不能做到主動地學習。很多小學生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對教師來說,想辦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極為重要,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以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枯燥和單一,比如采用微課這樣的全新的教學方式。
1.運用微課拉近學習距離
教育學研究實踐表明,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不熟悉,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不高,自然不能夠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在小學科學教材中,有一些學習內容離學生的學習距離是比較遠的,如果只通過靜態(tài)文字加圖片的形式進行呈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不高的。微課資源具有多元性的特點。對于這一些教學內容,就可以運用微課輔助教學,以此拉近學生與這一些內容的學習距離,從而達到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資源保護與環(huán)境危機”一課教學時借助了微課輔助教學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環(huán)境與資源問題是一個嚴峻的大課題,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卻并不是他們關注的議題范圍,因此本章內容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制作了短視頻,將可愛的動物、美麗的植物、不再純凈的河流與大海、伸手不見五指的霧霾等場景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產生直觀的感受,聯(lián)系生活里的所見所聞,對資源與環(huán)境危機有大致的認識,觸動學生善良單純的心靈。
2.運用微課拉近強化學習感知
對于微課這種全新的方式而言,其典型特征在于形象性以及直觀性,基于視頻的呈現方式能夠為學生帶來聽覺以及視覺層面的刺激,使其獲得更豐富的感官體驗,強化對于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所以,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以微課組織教學,激活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和巖石相關的知識時,可以基于微課的形式向學生呈現自然界中的不同巖石及其風化過程,學生們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更準確地把握導致巖石風化、致使其出現裂縫的不同因素,促進對相關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微課視頻所獨有的優(yōu)勢,能夠展現僅依靠語言并不能實現準確表達的內容,也能夠基于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呈現難以理解和感受的現象,這些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微課推進學習進程
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課的直觀性、生動性和互動性組織學生進行高效化的科學學習,以此推進他們的科學探究學習進程。
1.運用微課呈現科學現象
有很多動態(tài)的自然現象難以用靜態(tài)的圖片來描述清楚,或者因為難以讓學生看到真實的動態(tài)效果,就達不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時微課就派上用場。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微課形式。
例如,在教學火山、地震等科學知識和現象時,可以將火山噴發(fā)時的動態(tài)視頻,和與火山噴發(fā)的相關科學知識放進微視頻里;可以將地震發(fā)生時的真實視頻,地震的新聞報道和地震發(fā)生時的自我保護措施放進微視頻里。在課堂展示相關科學知識的微視頻,讓學生更直觀、更貼近真實地理解火山和地震的相關知識,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還可以做成微課的有學生難以看到的場景或是短期無法獲得的場景。例如,在教學“校園里的植物”一課時,由于一些因素限制,有時候天氣原因使得學生不便于外出觀察,亦或者學生難以實現在較短的時間內觀察到校園里品種繁多的植物;或者是校園里的植物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制作微課,錄制學校的植物;或者比較有觀察價值的校外的植物,制作視頻時教師可以充當觀察引導員的角色,配上恰當的旁白,引導學生跟隨正確的思路,從微課中了解到校園里或者校外更多的植物。
2.運用微課推進師生互動
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僅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導向。微課可以讓原本傳統(tǒng)模式上略為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其間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與學生互動,拉近師生關系,讓課堂氛圍更為熱烈,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進行“氣象”相關知識教學時,可以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下載相關視頻資料,制作成微課視頻在課堂上展示。比如具體講到“當風力是三四級的時候,路邊的小樹會隨風擺動”,“當風力達到八級時,力量能吹斷樹木”。尋找素材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參與,觀察生活,收集身邊的例子,并用照片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這個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識,還能鼓勵學生在熱愛學習的同時熱愛生活。
三、運用微課優(yōu)化實驗教學
微課本身短小精悍,同時又充滿著生動性和趣味性,觀看時不受時間以及空間層面的限制,因此能夠就科學實驗知識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學習。通過微課,能夠明確科學實驗學習的目的性,幫助學生了解實驗的針對性,還有助于強化實驗教學效果。基于這一背景,教師應當強化科學實驗教學中微課的靈活運用并就此展開深入研究,這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