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秋
摘 要:數學高效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要精備課、深挖內容、巧設計、重過程、提素質、獻關愛、多角度練習等策略。
關鍵詞: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教學設計 興趣培養(yǎng)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抽象的學科, 又是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它能訓練人們思維、能在生活各個角落出現:大到衛(wèi)星的建造、建筑工程的設計、小到我們每天生活中買一塊糖、計算天數等等。好多人都說數學不好學、學不會。想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就要求我們教者應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要成果。通過數學課堂學習及生活經驗的積累,能把抽象的數學運算轉化為現實的知識,并可以使人的思維縝密、嚴謹理性,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萬事萬物,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事物,同時,我們現在強調人的全方面的發(fā)展及學科的整合。
在新教育形勢下,要求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盡可能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潛力、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深入探究,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就要求在40分鐘課堂中,不僅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內容,還要讓學生達到既定的三維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中,深度吸收、發(fā)揮極致。
一、備課要精
教師上課前應做出充分準備,準備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等。教學目標要把握準確,學生應該達到一個什么程度,我們心中要有數,還能探尋哪些知識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掌握,學生對連帶知識掌握程度又怎樣,學生在課堂聽課狀態(tài)又怎樣,接受知識的能力有怎樣,所以在課前我們要做出充足的準備。
1.教材內容要深入挖掘,豐富教學資源
教材內容因為地域差異、民族的差異、認知的差異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所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內容的設置,提出可行性的問題,讓問題串步步深入,將學生的思維帶到正確的軌道中,把高質量的問題串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深入的思考,讓知識更加邏輯化,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學會探究問題。從而達到課堂實實在在的高效率。
2.發(fā)揮教師主導,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數學學習過程
發(fā)揮教師主導是精準而靈活把握好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節(jié)奏等的駕馭尺度,教學過程是否合理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情感體驗目標的達成等。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度和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對知識運用情況不同,教師應整體把握學習內容,適當取舍,增加對學生有發(fā)展的內容,刪減偏離生活實際的內容,只要知識點傳達到孩子頭腦中,能掌握運用就是好的教學內容。學生在經歷一節(jié)完整的數學學習過程后會有很深的反饋,會綻放出充實和睿智。合理調控學生對課程核心內容與關鍵問題學習的力度與時長,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隨時調節(jié)學習進程,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也不讓一個學生“吃不飽”,要讓學生在感悟和思維跳躍中享受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達到課堂全方位的高效。
二、巧設計
數學教學過程設計是上好課的前提,首先要設計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的環(huán)節(jié)。要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入,讓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高,當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就高,積極性也會濃。從而能喚醒學生的探究欲望。其次是數學的思維方式貼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情境的引入、合理的問題串都能迫使學生深入思考,達到鍛煉每一個孩子的探索求知的大腦細胞。再次是要學會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不緊學到書中基本知識,也要讓學生得到創(chuàng)造的體驗,讓一部分學生的思維能開疆擴土。讓本可以稍微開放的花苞更加綻放。最后是體驗中增長知識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下,我們要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設計可操作的、能體驗的活動,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在體驗中提高興趣。
三、教學過程要活
數學的高效學習不僅要求我們自身素質的提升,備好課、教學設計考慮要全,更需要完美的、多角度的教學過程。
1.目標導學
學習目標是學生一堂課中高效學習的起點。以目標為依據用目標導學,提高學習的目的性。教育家布盧姆將教學目標從低級到高級依次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白R記、理解”是低階的基礎性目標,學生的數學深度學習不應是機械識記、模仿,簡單地提取,而應對知識有所批判、有所創(chuàng)造.專家認為,元認知、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都屬于高階學習活動。例如教學《小數加減法時》,學生根據這樣的目標由淺入深,展開深度學習。目標1: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了解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目標2: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目標3:閱讀資料,畫圖解析計算過程,這樣的目標定位,學生能準確把握重難點,在學習過程中知道要學什么,達到一個什么程度。
2.激發(fā)興趣
在一節(jié)數學課中,可能有部分設計點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但學生的注意力只有10分鐘,最多到15分鐘,所以要時時刻刻關注自己教學過程中的興趣點要一個接著一個,不然枯燥、抽象的數學一定會讓人犯困。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和學生一起畫圓,這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圓是一種曲線的平面圖形,借助畫圓工具,建立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通過和學生一起動手玩,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讓抽象的平面圖形變得更加具體,真實。認識圓的有關知識后,又是枯燥的計算,這是可以拿學生身邊感興趣的操場跑道、自行車輪、月餅、西瓜等圓形事物來求解圓的知識,進一步加深知識的理解。興趣濃厚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效果,從而讓我們的課堂目標落實到位。
3. 小組合作、齊頭并進
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的。小組合作學習這是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它能滿足學生的對知識的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或許老師講的不會聽明白,但同學間的語言可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會增進學生間情感的提升。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師與生互助合作,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傾注愛心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要把關愛付之行動,微笑掛在臉上,讓會心的眼神傾注到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在愛心的關注下,學生會健康向上發(fā)展,會主動和老師溝通,在他的心中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和藹可親的朋友,我們的課堂才會更加有情趣和高效。
確實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從自身的素質提高上起步,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研究教學技藝,設計精美的教學設計,在課堂活動中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數學課堂高效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