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個人所從事的學科教學中應用更加新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其中思維導圖作為能幫助學生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相對其他學習總結(jié)行為更加簡單和高效,因此頗受教師和學生群體的青睞。英語作為語言應用型學科,聽、說、讀、寫譯都是學生在相應學習過程中所要學習掌握的基礎技能,其中閱讀對拓展學生文化眼界、提高學生語言信息獲取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本文將從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出發(fā),從學科特點、學生當前學習需求等多方面來具體闡述如何通過思維導圖來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希望能以此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群體的相關教學理念依然停留在較為單一的零散式剖析教學,即選擇性地將文章中的重點語法結(jié)構(gòu)和單詞進行講解,文章的全面性和整體性都難以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導致部分學生在個人獨立的閱讀行為中出現(xiàn)難以提取文章核心的問題。思維導圖作為通過圖文形式來表現(xiàn)各級主題關系的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學生的思考潛能,對促進學生實現(xiàn)高效閱讀有著不可小覷的積極作用。對此教師應重視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引導作用,最終實現(xiàn)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 基于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相關教師群體基本都將閱讀教學與其他部分教學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同時部分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和補充對應的語法內(nèi)容,這樣套路式的閱讀教學讓許多學生都提不起主動配合教師教學活動的興趣,最終使得自身的閱讀行為和思想越發(fā)模板化。且高中生群體的學習壓力較大,他們的學習思想也更偏向于快速解決學習問題,因此自身在進行英語閱讀時也是采取零散式閱讀,閱讀質(zhì)量相對較低。
例如,教師在進行外研版“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這一部分教學時,該單元的教學主題是“進入高中的第一天”,這個主題對剛步入高中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意義。而該單元中所對應的閱讀文章也是與單元標題相對應的內(nèi)容,講述的是高中生Li Kang對自己第一天高中生活經(jīng)歷的描述。首先教師在開展該閱讀文章教學時,可以先讓班級學生快速通讀全文,而后請學生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描述順序來回憶自己進入高中的第一天經(jīng)歷。很多學生的回憶內(nèi)容都是雜亂無章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來嘗試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進行表達與記錄。教師請學生以“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為導圖核心,剩余分支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部分學生可能會以時間作為導圖分支,通過時間來明確記錄高中生活第一天所發(fā)生的經(jīng)歷,而部分學生也會選擇以具體事件來作為導圖分支。學生經(jīng)過專屬個人的思維導圖定制后,對接下來的閱讀內(nèi)容也會有更加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后續(xù)的教學活動開展也會更為順利。
思維導圖的教學核心在于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同時思維導圖也有多種形式如填空式、樹狀式,這些多元化的思維導圖能幫助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用更為有趣的形式來設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 基于思維導圖實現(xiàn)學生閱讀信息收集高效化
高中生群體的英語基礎相對初中、小學時期更加牢固,初中階段的學生是要通過知識學習來促進個人閱讀效率的提高,但在高中時期,學生更要做到的是通過閱讀來獲取個人所要學習的知識,因此閱讀對高中生群體的英語水平提升的積極影響不容小覷。通過觀察平時班級學生的英語閱讀情況,教師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存在放下對應的閱讀文章后就只會剩下“似曾相識”的感覺,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只能做到閱讀信息提取中的“再認”目標,卻很難達成更進一步的“回想”目標,這表明學生在閱讀中很難獨立完成閱讀知識與信息的層次構(gòu)建。同時部分教師在安排學生記錄閱讀筆記的過程中,往往會讓他們選擇應用標準線性筆記,這讓學生在后續(xù)回顧時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再次搜索關鍵詞、閱讀重點等,這樣的閱讀筆記方式效率相對低下。
例如,教師在進行《新概念英語》“The Verrazano Bridge”的閱讀教學時,該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世界上最長的吊橋“維拉薩諾橋”,其中涉及對橋的建筑特點與結(jié)構(gòu)等重要信息,整篇文章的有效信息量較大,所以學生在對應的閱讀學習中具有一定難度。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快速閱讀全文,并進行其中重點單詞如flow等進行詞義解釋和對應的語法應用講解,隨后就開始對應的閱讀教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整體呈現(xiàn)全篇文章的主要信息。
導圖以“The Verrazano Bridge”為核心向外延伸,讓學生了解橋的結(jié)構(gòu)和特點,再通過結(jié)構(gòu)與特點延伸五個關鍵詞two towers, four cables, size and strength, length, simple and elegant,通過以上內(nèi)容讓學生對全文信息有大致了解,隨后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在對應的五個關鍵詞后進行更細節(jié)化的延伸拓展。然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就能掌握更多的文章結(jié)構(gòu)關聯(lián),同時也能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的重點單詞和句型語法,并更加深刻地掌握導圖中所出現(xiàn)的詞匯和短語之間的關聯(lián),最終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實現(xiàn)對個人知識遷移能力的有效鍛煉。
對此教師可以嘗試通過思維導圖來實現(xiàn)高效的學生閱讀信息收集,讓學生通過圖像、顏色、關鍵詞等來構(gòu)建完整的閱讀思維導圖,以此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建立起真正的知識網(wǎng)絡。
三、 基于思維導圖強化學生閱讀思考能力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能將思維可視化的重要學習工具,如果教師運用得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思考積極性。部分教師在選擇應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往往會直接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思維導圖,在此種情況下的思維導圖只能幫助學生對全文脈絡有更加清楚的認識,但卻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實際上,教師在相關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更為重要的作用是作為引導者,閱讀與思考的主體對象依舊是學生,因此在閱讀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導圖制作的大方向,但文章的細節(jié)閱讀和對應的導圖細化仍需要學生通過個人思考來完成。這樣的導圖制作就需要學生擺脫以往的零散閱讀方式,站在全文角度對文章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等進行全面剖析。
例如,教師在進行外研版“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該單元的閱讀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世界肢體語言與文化交流的差異性,其中提到多種學生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的肢體語言在世界交流范圍中的不同作用。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以討論小組的形式進行,接下來的課堂閱讀學習,而后教師再將文章中的重點單詞和語法進行講解,緊接著就可組織學生來自主進行以設計思維導圖為主的文章閱讀學習。教師可以適當?shù)刂笇W生在制作思維導圖核心時圍繞“Body language”和“Communication”這兩大關鍵詞展開對應的思考與設計。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在不斷完善思維導圖的環(huán)節(jié)中,認識到肢體語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能表現(xiàn)的交流作用是不同的,此時學生就會在思維導圖中將肢體語言與文化交流的關系一一對應。不僅如此,教師也可適當?shù)貐⑴c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同一肢體語言在不同國家地區(qū)的應用,以此為學生拓寬文化眼界。
對此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將思維導圖作為學生表達個人思考結(jié)果的主要形式,最終實現(xiàn)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這一教學目標。
四、 基于思維導圖拓展學生課外閱讀量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所采取的閱讀教學范圍都局限在試卷、習題和教材中,并沒有進行閱讀拓展教學的意識,導致學生的文化接收能力被限制在一個狹小范圍內(nèi)。同時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雖然能夠幫助學生較好地完成應試教育的閱讀學習要求,但在近年來我國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下,課外閱讀成為提高學生詞匯量、增強學生文化包容意識的重要渠道,單一的教材閱讀已經(jīng)逐漸無法滿足學生當前的閱讀需求。
例如,教師可以請學生在課后任意選擇在自己英語閱讀基礎范圍內(nèi)的雜志、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同時學生要將自己所預先準備好的書單匯總給教師,以此方便教師能更加詳細地了解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要重點強調(diào)應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思考的必要性,同時說明導圖內(nèi)容不受限制,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讀后感制作成簡單的思維導圖,也可以是將自己在對應的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點句型和陌生單詞作為知識導圖,導圖圖文形式根據(jù)學生的個人意愿進行自由發(fā)揮,重點是要讓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完整的英語課后閱讀環(huán)節(jié)中。同時為能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教師也要提前閱讀學生所提交的書單,并定期抽查學生的閱讀導圖制作情況,同時還要針對導圖內(nèi)容與學生進行閱讀交流,以此讓學生在閱讀導圖的制作過程中更加凝練自身的閱讀思維應用,從而在課后閱讀中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所在。
學生個體的理解記憶能力、英語閱讀基礎等都有著一定的差異,而思維導圖作為直觀表現(xiàn)學生閱讀思維的工具,也是學生進行有效課外英語閱讀的一大助力。對此教師應重視拓展學生課外閱讀量對促進學生英語水平提高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課后學會用思維導圖來總結(jié)閱讀信息,進而實現(xiàn)幫助學生夯實英語閱讀基礎。
五、 結(jié)語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在應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閱讀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詞匯、語法等知識點的理解記憶,促使學生在日積月累中逐漸找到適合個人思維的閱讀思考方向,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師也要針對思維導圖的形式、內(nèi)容等特點來設計更為高效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接觸思維導圖應用的過程中開始真正思考英語閱讀對自身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意義所在,盡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考興趣,最終徹底落實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董娜.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中學生英語,2018.
[2]陳燕.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校園英語,2017.
作者簡介:麥碧青,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市坪山區(qū)坪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