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當前的教育體制可知,學校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綜合型素質人才。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能夠大幅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這個角度來談,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便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帶動學生去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诖?,本文對在教學活動之中該如何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引發(fā)教師在這方面更多的重視與思考。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育;方法
一、 興趣是學習的驅動力,教師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導者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驅動力,學生也只有在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情況下,才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興趣能夠對學習形成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甚至成為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對學習活動產生興趣,以及從學習活動之中產生的興趣是兩個不同的方面。從這個角度來看,興趣既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原因,亦是學生學習過程之中可能產生的結果。
探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并非本文的重點,在此我們主要是探討教育對學習的帶動,即教師該如何在教學活動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個話題,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教師作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體以及主導者卻是大家的共識。因為只有不同科目的教師才對課程的教學內容、學習方法,以及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了如指掌,所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加強教師自身的建設。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首要的因素即是教師需教的有趣。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經過多年教育工作的浸潤,必然會積累相當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方法,與此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職業(yè)倦怠”,這種倦怠會較為直接地反映到教學活動之中,使得課堂教學陷入沉悶乏味。擺脫“職業(yè)倦怠”是提高教師教學趣味性的必要途徑,這就需要教師積極調整自身心態(tài)、舒緩教學壓力,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之中。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很多教師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往往表現(xiàn)出單調、反復等套路,使得知識傳授缺乏應有的表現(xiàn)力,讓學生對接收知識產生一種抵觸感,總結來說即是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卻很少有涉及“興趣”方面的內容。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在現(xiàn)今的教育體制之下,教師的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均較為苛重是一個難以忽略的事實,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放棄“興趣”在教學活動之中的滲入。假設課堂教學活動徹底演變成一名了無生氣的教師拖著數(shù)十名死氣沉沉的學生踏往尋求知識的路途之上,這絕非廣大教師所愿意看見的現(xiàn)象,也并非無數(shù)學生所樂于接受的現(xiàn)象。
在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無關于教學內容的深淺、教學對象能力的高低、課時的松緊,只需要教師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投入度,讓學生在學習之中感到快樂即可??鞓肥菍W生學習興趣中所能產生的最直接的情緒元素,而這種情緒元素會反過來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
二、 教師的教學狀態(tài)與方法決定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維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教師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較為直接地表現(xiàn)在言行舉止之中。這一點看上去似乎與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并無直接聯(lián)系,但在我看來,學生的學習最初是受到形象思維的影響,在教學活動開始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于教師身上,教師的形象以及言行舉止會對學生學習一門學科的興趣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之中維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該科目的學習產生一個基礎的興趣。
(二) 教學過程的趣味化
教學過程的趣味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它并非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在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之中滲入趣味化的內容,使課堂教學富有趣味,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感到快樂,而學生一旦感受到了快樂,必然就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并長時間地維持下去。
誠然,教學活動必須具備一定的嚴肅性,教學活動中過剩的快樂往往會對教學活動造成損害。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將知識轉化為社會生產力,讓生活更加快樂且富有趣味性。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兩者亦是殊途同歸,具有較高的共性,所以在教學活動之中適宜的趣味性是可以被允許的。
關于教學過程趣味化的研究較多,觀點不一,以下是根據筆者自身教學經驗所總結的兩點主要因素:首先,教學的內容是嚴謹?shù)?,但教學的案例卻是靈活的。所有知識一旦學習到了深處,自然而然便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若無學習興趣的支持,是難以深入研究下去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嚴謹?shù)慕虒W與靈活的教學案例進行搭配卻可以產生不一樣的效果,符合知識內容且新鮮有趣的教學案例能夠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赡苡腥藭枺⒎撬械慕虒W內容都有教學案例可依。但實際來說,教學內容決定著教學的形式,任何知識內容均有其外在的表象可以依托,這是任何知識內容存在的必然規(guī)律。
其次,教學的原則不可動搖,但教學的方法卻是可以多樣性且趣味化的。常年的教學讓我較為深刻地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可以接受教師長年累月地使用同一個教學方法。這是由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多樣化且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加以刺激。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是指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則是指以完成教學目標為基礎,針對學生的具體特征,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
三、 結束語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即是世上最幸運的人。”這句話放在教學活動之中也同樣適用,同時這也是本文所要表達的基本意思:重視興趣對學生學習活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探尋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郭忠志.淺談如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構建語文高效課堂[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三卷)[C],2017:1.
[2]王少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的實際應用[A].吉林市東方智慧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一等獎論文集[C].吉林市東方智慧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2016:4.
[3]楊艷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知識的重要保障[A].吉林市東方智慧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二等獎論文集[C].吉林市東方智慧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2016:5.
作者簡介:胡天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北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