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娟
〔關(guān)鍵詞〕認識自我;教學設(shè)計;高中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02-0035-03
【活動理念】
進入高中,學生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學業(yè)的壓力和競爭,曾經(jīng)不少意氣風發(fā)的學生往往會在很多未知前迷失自我,從而失去努力的勇氣和堅持的毅力。如何引導學生更好認識自我,認識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guān)系,關(guān)注自身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連接;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完成人格成長中的種種與自身有關(guān)的任務(wù),健康成長,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wù)。
“認識自我”是一個系列課,由“探尋生命之重”和帶著“我”去旅行兩項內(nèi)容組成。通過學生探索過去、現(xiàn)在、未來,初步完成自我認知的過程。
【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較為客觀、全面認識自我的一些具體方法。
能力目標:能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懂得用悅納、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情感、價值觀目標:在聯(lián)結(jié)、發(fā)展觀念的指導下學會正確認知自我,形成不斷完善個性品質(zhì)的意識和追求。
【活動難點】
認識不同人眼中的自己,辯證地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并認識自身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連接,對未來發(fā)展充滿積極的期待。
【活動對象】
高一學生
【活動準備】
課件、毛根、圖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各位同學,今天給大家?guī)硪患氊悾鐾劣诤幽习碴?,是中國最古老的…?/p>
學生:(各抒己見)兵馬俑、甲骨文、北京人……
教師:就是甲骨文,請大家看看這是個什么字?
學生:“我”字。
教師:幾千年前“我”代表的是手拿武器的商人;在近現(xiàn)代人們又如何認識“我”?魯迅在詩劇《過客》中這樣描述我:從東方來,一路往西、衣衫襤褸、赤足破鞋,我不知道西方有什么,但我不能回頭,那是我唯一的歸處……
同學們,到了今天、此時此刻,坐在教室里的我們,如何來認識“我”?(出示本課主題)
設(shè)計意圖:用猜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思維聚集在課堂。同時,通過“我”字在不同時代的不同闡述,引導學生關(guān)注此時此刻的“我”。
二、做“自己”
教師:請同學們用桌上的一個毛根,選取自己喜歡的顏色,做一個能代表自己的形狀,并和周圍的同學分享。
學生1:我做的是一個內(nèi)在糾結(jié)成一團的車輪,我覺得我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雖然內(nèi)心迷惘混亂但始終保持不斷向前的努力。
學生2:我做的是一把寶劍,因為我希望自己永遠保持勇敢的狀態(tài)。
學生3:我做的是一副眼鏡,我希望自己能有一顆學習的心,去探索未知。
教師:此時此刻,每位同學都找到了自己的狀態(tài),那接下來,請帶好自己,我們要開始旅行了……
設(shè)計意圖:通過毛根的制作,引導學生關(guān)注此時此刻生存的狀態(tài),并給以定位。賦予毛根生命的意義,成為自己的替代物,也便于接下來教學內(nèi)容的開展。
三、帶著“我”去旅行
教師:有人說,每個人就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F(xiàn)在我們就帶上自己,開始旅行的第一站。
第一站:上高中前的我
教師:如果用一種動物來表示,你覺得你以前更像是……(請把代表自己的毛根放在相應(yīng)的卡片上)
思考并分享:為什么像這種動物?這樣的特點給你帶來哪些影響?
學生1:我覺得過去的我更像是這一群飛雁中的一只,因為我很喜歡和同學們在一起,不喜歡孤獨。
學生2:我像這條蛇,總喜歡把自己蜷縮起來,讓我很多時候也覺得很孤獨。
教師:正如同學們說的一樣,回首過去,我們看到了自己滿意或不滿意的狀態(tài),它會提醒我們?nèi)绾稳ミ^好今天。接下來,讓我們繼續(xù)帶上自己走到下一站。
第二站:上高中后的我
教師小調(diào)查:作為“梅中(梅村高級中學)人”,你覺得滿意度怎樣?
滿意——兩臂成90度
不滿意——兩臂平舉
沒感覺——兩臂交叉
設(shè)計意圖:通過社會計量的方法,了解當前對于學生這個社會角色的滿意度。同時引出下面的活動環(huán)節(jié)。
教師:也許目前你對學生的角色并不滿意,沒有關(guān)系,再來找找你還扮演了哪些社會角色,讓你覺得滿意的是哪種?
梅中學生 ××的好朋友 球迷 兒子/女兒 ××社團成員 班委 游戲迷 其他
思考并分享:
(1)請先找出你目前扮演的社會角色
(2)滿意和不滿意的角色分別是什么
(3)目前你希望改進的角色是什么
學生1:我目前比較滿意的是兒子的角色,因為我有不開心的事情不會告訴父母,免得他們擔心。我不滿意的是學生的角色,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學生2:我比較滿意的是××的好朋友 ,因為我熱情和真誠,可能不太滿意的是兒子的角色,經(jīng)常違背父母的意愿做事,讓他們生氣。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社會角色的計量引導學生關(guān)注當前自身的狀態(tài)。通過聆聽,發(fā)現(xiàn)同學的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進行自我調(diào)整。
教師:如果用一種動物來表示,你覺得你現(xiàn)在更像是……
(噓,先不說出來,找你身邊的伙伴,互相合作,讓他觀察一下,你更像哪個動物,和你想的一樣嗎?)
學生1:不一樣,原來在同學眼里我是這樣的。
學生2:動物是一樣的,但是他評價我的特征還是和我自己認為的是有區(qū)別的。
設(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機會讓學生聽到不一樣的自己,意識到自己多面的特點。
教師:僅僅是聽旁邊學生來說你還不過癮吧,接下來我們來給自己更大的機會,來聽到“不一樣的自己”。
活動規(guī)則
1.被評價的同學站起來,接受其他同學的點評
2.可以用這樣的句式:“我發(fā)現(xiàn)你很(挺)……”
3.被評價的同學和每位點評你的同學目光對視,表達真誠、接納
4.組長先示范
5.不重復(fù)前面同學說過的評價詞
6.時間10分鐘
思考并分享:收獲同學們對你的評價,有何新發(fā)現(xiàn)?
設(shè)計意圖:一是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別人眼中不同的自己。二是引導高一的學生學習真誠表達和認真聆聽的社交技能。所以,在規(guī)則里強調(diào)了表達和聆聽的要求。
第三站:未來的“我”
引導語:還記得上節(jié)課“探尋生命之重”中你的選擇嗎?
思考:看到、聽到很多的“我”,成就明天的你,還需做哪些準備......
四、課后延伸
引導語:這次活動課,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請把你的思考和心理準備,用文字表達出來,讓自己更清晰地看到接下來的努力方向。
【活動反思】
通過動手進行毛根制作和觀察動物圖卡,引導學生正面認識自己,也激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從動手、動腦到有話可講。通過昨天、今天、明天三站的旅行,引導學生意識到了每個人發(fā)展的連續(xù)性以及可變性,調(diào)動了學生在群體中關(guān)注自身的意識,也鍛煉了思考、聆聽和表達的能力。從課堂學生反饋效果來看,課堂氛圍熱烈,學生的參與度很高。需要注意的是,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和推進要有效銜接不拖沓,否則一課時就無法完成。
(作者單位: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無錫,214112)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肖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