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慧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閱讀與寫作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獨立。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整合閱讀與寫作教學,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及研究者長期思考的問題。本文探究了兩者有效整合的策略,讓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相互作用,以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作文訓練? ?整合策略
學生通過廣泛閱讀能獲取大量的信息,通過寫作將所看、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形成文字。由此看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就如同走路的兩條腿,兩者只有密切配合,學生語文綜合水平才會有質的飛躍。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中更加注重訓練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與寫作方法。
一、小學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初探
1.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關系
首先,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教學目標趨于一致。閱讀教學的重點在于閱讀文章,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手法,而作文訓練的目標也是如此,即教師訓練學生怎么寫、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寫、要表達什么情感等。
其次,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教學過程趨于吻合。兩者都是考查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閱讀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理解和把握文章內容,而作文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作文題目。
最后,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而作文訓練能加深學生對閱讀的理解。閱讀是一個逐步累積的過程,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還可以訓練語言組織能力,寫作時容易下筆。因此,學生要想寫出一篇好的寫作,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學生只有多思考、多閱讀材料,并努力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技巧,學會活學活用。如此一來,學生的作文水平才能逐步提升。
2.閱讀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小學生的閱讀量小,寫作素材儲備不足。如果學生從小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就難以保障足夠的閱讀量,在寫作中也難以做到文如泉涌,作品讓人眼前一亮。
其次,學生模仿成慣性,創(chuàng)新較少。由于小學生接觸事物較為簡單,思維單純,在寫作時往往會參考一些作文范文,但是如果所有小學生都按照一個模板或幾個模板進行寫作的話,寫作就成了閉門造車,失去了實際意義,更別談提升寫作能力了。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的整合策略
1.鼓勵學生進行仿寫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經典課文都是學生寫作的參考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中的好詞好句、有哲理的段落轉化為自己的語言,然后運用到寫作中。因此,學生要加強記憶課文的好詞好句,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如《草原》是一篇描寫景物與人的文章,詳細展現(xiàn)了蒙古草原柔美、奔放的特點和蒙漢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這篇文章很適合學生仿寫。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將優(yōu)美、富有哲理的句子和段落摘錄下來,并進行仿寫,再逐步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如《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文對樟樹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樟樹的可貴之處,也深刻表達了人們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那么,學生平時在描寫人物時也可以進行仿寫,以物寫人,從側面描寫人物形象。
2.在寫作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相輔相成,有效的寫作訓練能強化學生的閱讀思考和理解能力,增進與作者的共情,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如在教學《第一次抱母親》時,教師可在課前讓學生先寫一篇關于母親的文章,并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自己寫得比較好的片段。這樣,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表達情感,并且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通過作文訓練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小學生對童話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興趣較濃,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故事新編、演繹小劇場,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結語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很容易忽視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內在聯(lián)系,主要采用獨立授課,致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其實密不可分,兩者并非獨立的教學內容,所以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擴充閱讀量,積累閱讀素材,不斷進行仿寫,掌握寫作技巧,并在作文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從更深層次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汪琳.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3).
[2]羅清海.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研究[J].神州,2017,(25).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qū)雙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