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雪榮
(吳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初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000)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固定,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他們參與課堂的主要形式是聽講,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導致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不全面,學生礙于教師的權威,不敢與老師親近。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致不高,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常見的現(xiàn)象。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日漸突出,“導學互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使教師由課堂的主導者變?yōu)榱藢W生學習道路上的指導者,而且學生的學習動力逐漸增強,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shù)學學習中,進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與“導學式”教學是不同的?!皩W式”教學是指以教師的引導為主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充分展現(xiàn),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進行自主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訓練。“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側重的是導學與互動的結合,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恰當?shù)?、有效的引導,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進而帶動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初中生而言,數(shù)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也是一門有難度的學科,因為初中數(shù)學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比較復雜、煩瑣。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雖然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但學生常常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學習效率不高,而采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還會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交流思想,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雖然能讓學生積極互動,但教師不能對學生完全放手,讓他們自主交流,因此老師應當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選擇恰當?shù)臅r機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同時,“導學互動”模式的應用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數(shù)學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教師需要認真?zhèn)湔n,在課前對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編制導學提綱,這樣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才能胸有成竹。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基本是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實現(xiàn)的,雖然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也屬于師生互動,但互動教學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學生一直是被提問者,基本上是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在學習,很少進行主動思考或提問,因此,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要想使初中數(shù)學課堂實現(xiàn)良好的師生互動,使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和提高,教師應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啟發(fā)性的提問來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同時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水平、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有一定梯度的問題,以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并能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另外,問題情境可以由教師來創(chuàng)建,也可以由師生共同創(chuàng)建,只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一定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例如,教學蘇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第一章《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蝴蝶、飛機、巴黎鐵塔、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剪紙“喜”字等圖片,然后讓學生尋找這些圖片的共同處,由于這些圖片是學生在生活或電視上常見的事物,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問題的引領下,他們都能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并且很快說出這些都是軸對稱圖形,同時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在這節(jié)課上,教師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通過圖片來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引發(fā)了學生的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在將軸對稱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的能力,使學生不僅可以更快、更好地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和學習進度,還能在課后自覺加強拓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初中數(shù)學“互動導學”模式中,小組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恰當、科學的引導,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各司其職,挖掘了學生的潛力,發(fā)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實現(xiàn)“以導促學”的目的,既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能加強學生間的互動、競爭,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初中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來開展“互動導學”,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學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分式方程》一節(jié)時,首先,教師應按照科學性的原則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其次,教師應依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即通分、約分及分式計算方式,同時讓學生掌握運用分式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次,教師引導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基本性質”“分式值為零的條件”等知識點進行探究;最后,每個小組派代表對本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說明。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開展小組討論和研究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充當旁觀者,而應加入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了解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并在適當?shù)臅r機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引導。另外,每個小組的代表匯報完本組的合作學習結果后,教師應對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并帶領全體學生對各組的疑惑點進行總結、歸納、解答,進而在良好的互動模式中順利高效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課堂檢測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一個有效手段,既能了解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根據(jù)檢查結果及時對導學方式和互動內容進行調整,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對某一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是學習相關知識點的前提,因此,對于知識概念定義的檢查常常作為一堂課開始前的復習內容,一般可采取關鍵詞填空的形式來考查,使學生自主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在復習非負數(shù)性質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這樣設計題目:三種常見的非負數(shù)形式分別是( )( )和( );()和()統(tǒng)稱為非負數(shù)。通過這兩個概念性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回憶已學知識,也能幫助他們對知識點進行內化,進而實現(xiàn)理想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當前,已經(jīng)有很多初中數(shù)學教師認識和體會到了“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并將其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這既是對傳統(tǒng)單一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也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生生互動和師生交流,實現(xiàn)師生共同參與數(shù)學課堂教學與學習的目標。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xù)探索“導學互動”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使其不斷完善,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