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山
【摘要】于漪老師曾說過:“語文老師要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口能點火,筆能生花。”不同個性的教師,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會選擇不同的教法。但“借助學生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這是最高教學技巧之所在?!彪m然“教無定法”,但我在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的重要性。因此,我常常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以提高其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 ?學習能力 ?創(chuàng)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90-02
一、識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感興趣,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用“畫一畫”,“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一編”,“演一演”等方法識字;用“看一看”,“寫一寫”,“比一比”,“評一評”,“夸一夸”等方法寫字,在此基礎上進行擴詞和說話練習,課堂上活而不亂、活而有序,形成活潑進取的學習氣氛,變“死學”為“活學”,學生不由自主地熱情高漲,情不自禁地躍躍欲試,不僅字認得快,寫得好,而且潛移默化地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語文基本功也得以提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朗讀是心與心的接觸,情與情的融合。在課堂教學中,我從以下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1.引導多讀,培養(yǎng)語感。
在課堂活動中,我通過讓學生聽錄音讀,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小組齊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指名輪讀,學生自由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要求學生字字落實、句句讀通。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從不會到會,由生到熟,循序漸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誦讀文質(zhì)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朗讀中體會文章內(nèi)涵,感悟作者的情感世界。
2.創(chuàng)設情境,以讀促思。
我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集體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在朗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準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通過“讀”、“思”、“品”、“議”、“說”,調(diào)動學生去感知、理解和欣賞語言,在閱讀中達到審美的享受和思維的開發(fā)。如在教學《女媧補天》一課時,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感官刺激,以及發(fā)揮合理的想象,通過一次又一次不同層次讀的訓練讓學生較好地體驗、感悟,從而讓學生讀起來感同身受,入情入境,然后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
3.探究交流,以讀釋疑。
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在課堂活動中,我通常是先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讀,去想,這樣學生學得就比較主動了。久而久之,學生學會了質(zhì)疑,有了疑,學生就會進入一種積極探索的狀態(tài),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也就逐步養(yǎng)成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
三、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寫作是一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過程?!吧钍亲魑闹尽!敝灰?lián)系生活實際,多說,勤寫,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會逐步提高。
1.營造氛圍,自由表達。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努力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適時適度地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表述的空間,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表達,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說話,各抒己見,我穿針引線,巧妙點撥,耐心引導,積極鼓勵,以促進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fā)。
2.創(chuàng)設情境,讀寫結合。
在作文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層次和實際需求,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地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互遷移,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做一些小練筆,或見聞感受,或讀書心得。從細節(jié)著手,寫一個小片段,先同桌互讀或組內(nèi)交流,然后進行指導,找出優(yōu)點與不足,最后學生自己再去讀,改,品,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習慣成自然”,全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如在寫《春天》的作文教學中,學生常常苦于“無景可寫,無情可抒”。究其原因,即是學生缺乏作文情景的體驗或生活的體驗,我就組織學生到校內(nèi)外看看鮮花嫩草,看看小橋流水,擴展學生的思路,豐富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學生就會產(chǎn)生表達欲望,爭先恐后發(fā)言,再寫《春天》,學生就會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3.加強指導,做好講評。
每次進行作文練習,我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的寫法指導。具體步驟:一是指導審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么,怎么寫。二是指導立意,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么寫,是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種感情,還是贊美一種精神等。三是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審題、立意、選材是作文指導的方向。除此之外,還引導學生用上各種寫作手法、技巧,注重譴詞造句,謀篇布局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毙W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耐心點撥,悉心指導,精心設計,長期訓練,這樣,學生學習能力方可潛移默化地得以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也會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丹.論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8(3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