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霞
摘要:繪本是以圖畫與文字結(jié)合,符合兒童認知特點、表現(xiàn)兒童生活的一類閱讀文本,具有文學性、藝術(shù)性、生活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點,是低齡兒童不可或缺的啟蒙讀本。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發(fā)揮自身教學藝術(shù),不斷完善教學指導策略,提高繪本閱讀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兒童; ?繪本; ?閱讀; ?快樂
新西蘭教育家多羅西·懷特說:“繪本讀物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蹦敲矗绾芜M行有效的繪本閱讀教學,讓低年級小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呢?
一、繪本閱讀的重要性
1.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善于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獨立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慢慢養(yǎng)成穩(wěn)定的閱讀習慣。比如,在講《巫婆的孩子》這本書時,教師這樣的開頭:“巫婆有三個孩子,哥哥、姐姐、妹妹,他們?nèi)ス珗@玩,看到惡魔后紛紛躲起來,然后悄悄想辦法對付惡魔,那么該是什么樣的辦法呢?請小朋友們自己想象一下,好不好?”這樣小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調(diào)動起來,紛紛說出自己的辦法。繪本具有獨特的吸引小學生的魅力,能夠讓更多的孩子捧起書本,喜歡上閱讀。
2.打開小學生的心靈
低年級學生感情豐富,但是知識和閱歷尚短,在他們的眼里文字就是抽象的符號,繪本可以將這種抽象的符號形象化,方便小學生理解。比如,在講《太陽是大家的》這首詩歌時,詩句雖然簡短,但是內(nèi)容深奧,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范圍,小學生很難理解戰(zhàn)爭的恐怖和和平的可貴,也很難理解渴望和平的那種強烈心聲,這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與戰(zhàn)爭相關(guān)的繪本,比如《安娜的新大衣》、《鐵絲網(wǎng)上的小花》等,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閱讀。
3.引導小學生進行寫話
有些低年級學生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看圖寫話,即使能夠?qū)懗鰱|西來,一般也是東拼西湊,語句不通順,內(nèi)容枯燥,這時教師不妨把繪本閱讀引進到寫作教學中,幫助學生克服對寫話的懼怕心理,成功地引導小學生從說向?qū)戇M行跨越。比如,在講解《我爸爸》這部范本時,讓學生在口頭上先說說“爸爸”的外貌特點,然后再看圖,了解“我爸爸”的具體形象和特點。
二、“悅”讀:借孩子明亮的眼睛
1.結(jié)合圖畫完善讀
圖文并茂性是繪本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其中圖像往往是故事情節(jié)的重要體現(xiàn)。在閱讀指導中,教師必須將圖畫與文字結(jié)合起來,強調(diào)畫面的連貫性與完整性,利用圖畫幫助學生讀懂、讀通繪本。例如,在閱讀《蚯蚓的日記》一文時,學生僅靠文本很難理解第二篇日記中說的“我們鉆地道的時候,同時也照顧了地球”,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看看蚯蚓在鉆地道的時候“說”了什么,仔細想想為什么松土是幫地球“呼吸”。通過結(jié)合圖畫,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發(fā)掘繪本內(nèi)涵,更好地完成相關(guān)的閱讀任務。
2.結(jié)合情境體會讀
在繪本閱讀時,教師可以運用一定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形象生動、情感豐富的環(huán)境中開展繪本閱讀,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實現(xiàn)認知與情感的雙重發(fā)展。例如,在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這一文本時,讓學生先結(jié)合圖畫默讀一遍文本,再組建四人小組,一個人扮演爺爺,一個人扮演媽媽,一個人扮演約瑟,一個人進行旁白,以此開展對話。通過構(gòu)建角色扮演情境,讓學生先站在旁觀者角度了解整個故事,再進行角色代入,融入故事之中去回味整個情節(jié),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抓住其中情感,體會語境、思想,提高閱讀質(zhì)量及趣味性。
三、猜測:贈孩子想象的翅膀
1.猜無字圖畫
一本好的繪本,首先在視覺上引起孩子的愉悅情緒。如五味太郎的《鯨魚》、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等,他們運用各種手法,或水彩,或素描,或手繪,或線描,或剪貼,給孩子們呈現(xiàn)了一場場美不勝收的“視覺饗宴”。
2.猜故事情節(jié)
繪本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結(jié)構(gòu)完整、內(nèi)容豐富的故事組成,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是孩子熟悉的小玩具、小動物、和自己同齡的玩伴;故事的情節(jié)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甚至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所以,讓孩子們猜猜故事情節(jié),是一種很切合實際的教學方式。
3.猜空白處
圖畫和文字的留白是繪本中常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正如彭懿所說“空白,反而會產(chǎn)生一種無形當有形的效果”。留白提供給孩子無限想象、創(chuàng)造的空間,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緊抓這些能引發(fā)學生想象的空白點,讓學生補白,讀懂繪本的空白處所藏著的弦外之音,并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想象,可能會收獲別樣的精彩。四、表演:還孩子靈動的雙手
“坐不住”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對此,我們在繪本閱讀中都會讓學生以角色扮演和身體動作等方式對能引起強烈情感共鳴的故事情節(jié)或人物作出回應。這樣的方式能促進學生更深入地探究繪本。我們促使小學生喜歡上繪本,進而學會閱讀,陶醉于閱讀,關(guān)鍵還必須讓學生“動起來”,積極參與進去,在閱讀中體驗快樂,在體驗中快樂成長。
1.角色表演型
有些繪本的人物形象鮮明,故事精彩紛呈,尤其是對話豐富的繪本非常適合孩子們表演型閱讀。教師應該及時并且鼓勵孩子們進行改編,然后以表演的方式表達出來,以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表演天分。
2.情境表演型
在繪本閱讀中,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這情境有著具體的場景、生動的表演、形象的人物,使學生們猶如身臨其境,從而能夠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寓樂于學,寓學于樂,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五、評價:激孩子閱讀的興趣
1..多彩的展示活動。為讓學生保持和提升閱讀興趣與積極性,同時提高閱讀能力及水平,應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如讓學生學做閱讀積累小報,記錄好詞、佳句、美段等,并將小報進行設計、裝飾,參加展評。此外,還可利用紅領(lǐng)巾廣播、校園網(wǎng)絡等多種媒體,以活潑的形式介紹新書,介紹讀書的故事,交流讀書的心得,等等,讓學生有一個既能汲取知識又可展示才華的自由空間。
2..積極的閱讀評價。讓學生參與閱讀評價,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在繪本閱讀評價中,可采用等級和評語相結(jié)合的方法,使學生及其同伴、家長、教師成為評價的主體;通過多元主體的評價活動,學生可以隨時對照教學目標,發(fā)現(xiàn)和認識自己的進步和不足。
總之,繪本閱讀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不僅能讓孩子們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意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更能讓他們開闊眼界,豐富情感,建立起對閱讀的熱愛。同時,繪本閱讀既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能力,也對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