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婭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利用得當,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小學生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主要通過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問題,以提高小學教學質量為宗旨,分析小學課堂教學提問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問題;策略分析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問題
1.提問時間的選擇
小學教師經常在課堂上提問,但是一節(jié)課幾十分鐘,學生的狀態(tài)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時間段提問的效果是不同的。小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前五分鐘,往往還沉浸在上課前的事情中,注意力不集中,內心還未平靜,此時教師提問可以使得學生回過神來,進入課堂狀態(tài);在課堂中,學生基本已經進入學習狀態(tài),此時教師提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在課程進入尾端的時候,學生經過幾十分鐘的聽講后,已經感到疲憊了,此時教師的提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提問的內容
提問內容和課程安排密切相關,提問內容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果。在剛上課時,教師提問上堂課的內容,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上堂課知識點的記憶,加強學習和理解,同時可以為本堂課知識點做鋪墊,吸引學生進入課堂中。在學生基本進入課堂狀態(tài)時,教師可以側重提問本堂課的重難點,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分析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保持對課堂的積極性。在課堂將要結束的時候,學生學習狀態(tài)已經從高潮期下滑到了低谷期,注意力分散,教師此時提問一些總結性的問題,可以防止學生產生學習新知識的疲憊心理。
3.提問的對象
教師教學應該既要兼顧總體,又要考慮個別。提問對象要包括全體學生,要能夠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全體學生思考,雖然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上有一定差距,但是每位學生都應該公平對待,不能只顧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也需要得到關注。教師對學生的提問難度應該因人而異。提問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問題難度可以適當加大,加強他們對知識點的思考深度,提問成績一般的學生,問題難度可適當降低,以引導思考為主,提問成績差的學生,問題難度趨向于簡單,以鼓勵學習為主。
4.對答案的評價
每次提問后,教師都應該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及時的總結和評價,體會學生回答的意思,適當?shù)刂赋鰧W生合理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問題,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時候會忽略對學生回答的評價,不注重分析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導致學生對本課堂知識點缺乏系統(tǒng)、完整、清晰的理解與認識。
小學語文側重于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發(fā)展,這也是衡量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標準之一,影響這一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時間、內容、對象、評價因素,還有提問時期、提問頻率,教師本身等因素,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提高提問效果。
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分析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要求教師善于分析學生的差異,針對學生的差異采取有差別的教學方法。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步入學習生涯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關注每位學生,分析每位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并針對這些特征,兼顧全體學生的同時尊重個體差異性。因此,教師在針對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提問時,要求他們對人物性格特征、情境效果、文章結構、作者思想等較有深度的問題能夠有自己的見解,并且能夠較為流暢地表達出來。反之,對相對較差的學生的提問時,要求他們都對人物故事背景、發(fā)生事件等相對簡單的問題獨立準確回答,或者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準確回答。不論哪類學生回答了問題教師都必須給予鼓勵,使他們在語文的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鼓勵他們做到主動學習、積極思考。
2.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是教學課堂的主體,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小學生年紀尚小,獨立能力和自覺性還有待提高,在生活和學習上對家庭和學校的依賴度很高,教師要出于照顧學生心理發(fā)展能力的角度出發(fā),加強和重視與學生的互動,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心理洞察力和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較之于其他任課教師更有機會,必須承擔起輔助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擔。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在教學課堂的主體地位,探究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這也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果的一方面。在小學語文提問中,學生可能無法理解教師的問題,但是教師必須意識到,教師只不過是先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生活經驗、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發(fā)展的比較全面而已,并不是小學生能力不夠。對于這方面,教師應當檢討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有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無耐心地引導鼓勵學生,有無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而不是責怪學生。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小學語文課堂效果才能發(fā)揮到極致。
參考文獻:
[1]王彬.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誤區(qū)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8):248.
[2]趙越超.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10):86-87.
[3]杜令麗.課堂提問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6(11):80-81.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