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啟輝
摘 要:生物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優(yōu)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是新時期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立足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從“問題+任務”“生活+任務“式教學的構建,闡述了新課改下任務驅動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任務驅動;有效教學;實踐應用
在新課改、新高考方案實施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優(yōu)化與調整,是基于教學改革的內(nèi)在需求,也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構建策略。傳統(tǒng)高中生物教學,以教師為主體,教與學的隔離,弱化了學生有效學習的開展。為此,以生為本,構建開放式多元化的高中生物教學,是促進教與學良性互動的著力點,更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以任務作為驅動因子,引導學生在任務的探究中,自主學習、發(fā)散思維,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對任務驅動教學的研究,就如何在生物教學中實踐,做了如下闡述。
一、以生為本,構建問題情境,實現(xiàn)“問題+任務”式教學
問題是教學任務的載體,通過構建問題情境,以問題任務作為驅動因子,搭建以問促探的教學環(huán)境。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生本理念的踐行,旨在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以開放式的教學視野,實現(xiàn)以問促探,在探究性教學中,自主完成任務,強化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轉變角色定位,通過教師“問”,學生“探”的教學形態(tài),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助力有效生物教學的實現(xiàn)。因此,以問題為載體,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問題+任務”的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
【案例】在“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的課時教學中,教師以問題情境的構建為依托,展開問題驅動式教學,以盤活僵化的課堂,實現(xiàn)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情境:學生觀察如圖所示的植物向水性生長圖片。引導學生由圖可以想到什么?
教師在情境之下,通過問題因子,構建任務驅動式教學。
問題:學生指出植物向光性生長、向地性生長的外界刺激是什么?植物外界刺激的方向與植物生長方向的關系?
學生帶著問題,展開自主探究,就教師的“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并盤活了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任務中,完成知識學習,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提高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問題任務的循序漸進,符合高中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讓問題的實踐探究更加具有趣味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tǒng)僵化的生物課堂,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問題+任務”的方式,更好地引導學生通過問題探究實現(xiàn)有效學習,在任務的完成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讓學生從中獲得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生物學科情感。學生主動走進生物學科,在自主探究中實現(xiàn)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也進一步強化對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重要切入口,應在實踐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二、緊扣生活,構建生活化教學,實現(xiàn)“生活+任務”式教學
生物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緊扣學生生活實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有效教學的推進創(chuàng)造良好的內(nèi)外條件。以生活作為任務載體,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元素中,更好地實踐探究,拉近與生物學科之間的距離。從實際來看,很多學生對生物學科缺乏興趣,知識枯燥、內(nèi)容抽象,成為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印象。為此,教師要轉變教學切入點,以生活元素為載體,通過“生活+任務”的方式,為學生的“學”構建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有效學習的
實現(xiàn)。
【案例】在“呼吸作用”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就緊扣生活,以“家庭制作甜酒”作為教學的切入口,展開任務驅動式教學。制作過程:現(xiàn)將大米煮熟,盛入缸中,冷卻至35℃之時,向缸中加入酒曲,攪拌均勻,并在米飯中挖一個洞之后加蓋。從生活入手,通過生活情境,讓學生瞬間走進生物課堂,在熟悉的生活元素中探尋生物知識。
師:(1)為何需要在米飯冷卻之后,加入酒曲?加入酒曲之后,又為何要進行保溫加蓋呢?
(2)在米缸之中為何要挖一個洞,有何作用?
教師從生活入手,引導學生通過任務,去思考、去探究,進而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導入課堂,讓課堂學習氛圍高漲,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從生活入手,立足教材知識,探究其中的生物知識,進而更好地強化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懂得如何透過生活學生物,如何利用生物解決實際問題,從中逐漸體會到生物學習的樂趣。
生活有著豐富的探究因子,這決定了生活化的生物教學,有助于驅動教與學的有效開展,也讓任務驅動式教學,能夠更好地助力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學要緊扣生活,盤活課堂生物教學。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學應踐行“生本”理念,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視野,推動教學的改革發(fā)展。任務驅動式教學的實踐應用,有助于構建開放式、多元化的生物課堂,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以及新高考方案的出臺,優(yōu)化傳統(tǒng)生物教學,構建創(chuàng)新型生物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以“問題”“生活”為載體元素,創(chuàng)設驅動因子,盤活僵化的生物課堂,為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創(chuàng)設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楊崗樓.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2013(8).
[2]肖安慶.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5(10).
[3]何蘭平.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對策[J].才智,2016(2).
[4]魏進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6(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