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蓮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旨在讓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發(fā)展數感、培養(yǎng)空間觀念,提高運用數學的能力。有效的數學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感受學數學的樂趣并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同時,利用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課,可以激發(fā)學生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培養(yǎng)合作交流意識,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實踐活動 思考 啟發(fā)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122-02
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課,尋找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意識,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本文結合平時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活動教學進行思考,希望能為有效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課提供參考。
一、明確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首要條件,根據教學目標制定難易適中的教學任務。不過任何一項活動都要以教材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利用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目標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操作性強的數學內容作為活動課內容,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第二,數學活動課應重在數學知識的應用,學生在數學的應用過程中,對數學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從而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拓寬學生認知領域,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目標。第三,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尋找數學知識間存在的關系,初步建立數學模型思想,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第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踐活動課要求在正確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鼓勵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學會表達、合作、交流、討論,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
二、豐富課堂實踐活動形式
小學生都是一些六至十二周歲的少年,他們天生就具備一種好奇的心理,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想去探索。就是根據這樣一點,我結合小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的課程類型,提高教學質量。多元化小學數學課堂活動的類型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數學歷史課,數學歷史課可以介紹相關數學知識的由來;各年代人類在數學領域認識的偏差;著名的數學家的故事等。學習數學家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服務人民的高尚情操和愛國情懷。第二,趣味數學課,趣味數學課主要通過形式豐富的趣味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數學,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在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可以是制作立體圖形、調查統(tǒng)計、測量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想與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第三,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結合各種情景開展的實踐應用型活動,主要指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可以配合數學課進行手工制作、數學競賽、調查統(tǒng)計等,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提升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第四,數學思維訓練,在小學數學實踐課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已有的認知結構與能力,科學地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思維方法,提升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
三、在實踐活動中,挖掘學生學習潛能
眾所周知“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數學也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在能力,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利用實踐活動,挖掘學生學習潛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對事物的新鮮感,親切感,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探究,引導學生的動手實踐,通過畫、拼、擺、剪、分、數等一系列活動,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讓學生主動探索,分析推理,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第二,利用實踐活動,進行猜想驗證,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在觀察、操作過程中,探索數學規(guī)律,進行猜想、假設、,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學習,挖掘學生學習潛能。第三,利用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在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
四、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經提煉概括后服務于生活,有些數學知識抽象不容易理解,而教室內資源有限,常常使數學教學陷入傳統(tǒng)的“教師說、學生聽”的模式,學生缺少生活體驗,缺乏活動的感受,缺少發(fā)現的過程和對比的環(huán)節(jié),很難把握既定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身邊生活中的素材,使學生活動場所不僅在教室,可以是操場、家庭、校外、社區(qū)、博物館等,使課本文化知識和真實的活動場所結合起來,在活動中積累經驗,建立直觀感受,拓展思維,提高學習的效率。
總之,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讓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得到提升,讓這些祖國的花朵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讓學生在數學的思考、動手、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實踐課的意義,讓豐富的實踐課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